如果說國產車近日最為熱鬧的車款級距,莫過於以中型房車為首要的重點,這個早些年列為國產車廠兵家必爭之地的戰場,近年來受到休旅車市場膨脹而壓縮,但根據國人對於「四門房車」仍有一定的喜好及需求,各車廠仍不輕言放棄的陸續推出各式車款。像是去年10月進化到11.5代、長期穩居該級距銷售冠軍的Altis,以及近日登台的Hyundai Elantra,招牌的入門價64.9萬元、全車系標配六氣囊、循跡系統,都是不容小覷的強勁對手。不過戰火煙硝還沒淡去,擁有近25年歷史的Mitsubishi Lancer,推出全新大改款車型「Grand Lancer」,全新樣貌和囊括自家最佳資源於一身的戰力,再次吹皺國產中型房車市場的一池春水!
為什麼我要用「台客精神」來形容Grand Lancer?如果你是五、六年級(七年級前段班)的網友,一定對當時五、六代喜美,Lancer、Virage當道的那段時期相當熟悉,暱稱「L/V」車系的Lancer和Virage,當時外觀一定要換組「EVO Look」(或叫EVQ)空力大包,搭配炫目車燈和「懂滋懂滋」重低音響才夠稱頭,如果對動力有需求的玩家,原廠就有手排或是移植日規手排只是小兒科,像是原廠引擎外掛渦輪,還是流用4G93T日規引擎、或是Evo.搭載的4G63心臟的玩家,都是大有人在,儼然與一樣好開好改的「喜美」,成為台客精神的不二代表。不過可惜的是,Civic進入九代之後,銷售狀況不算理想,十代Civic更因售價偏高、總代理索性改進其它車型補足陣線,現今能夠繼續延續「台客精神」招牌的車款,僅剩下Lancer獨挑大樑!
從1993年開始,外型取材日本第三代Lancer Evolution的Lancer國產上市後,憑著動感的外型、不錯的配備及1.6升動力,推出後就深獲消費者青睞,並在1994年榮獲「94年度風雲車」的美譽,隔年更在成龍霹靂火電影的推波助瀾,讓中華三菱在1996年以分線的方式,推出Lancer及搭載1.8升引擎的Virage,連袂進軍國產房車的市場,同時也因與日本母廠的緊密配合,之後推出的車款幾乎都可瞧見日本車型的形影。不過因為現今與日本Lancer規劃分流,此次Grand Lancer為台灣自主改款,所以不論外型、動力配置、底盤調校、配備售價等的設定,幾乎都由中華三菱自行規劃,雖然引擎、變速箱等重要硬體,仍是援引國外廠商而來,但嚴格來說,與其說Grand Lancer大改款,倒不如說它是國產品牌自行生產的MIT全新車型。
此次Grand Lancer的最大賣點,即是中華三菱將現行自家一線級的產品,幾乎全數推出及囊括,像是來自日規Lancer Sportback的4J10引擎、大改款Outlander新搭載的CVT8變速箱、前代用料比一般Fortis更佳的第二代MDSS懸吊結構,以及源自日本母廠協力的底盤與避震器設定,並非只有外觀、內裝、配備等這些肉眼即知的重要項目。
1.8升4J10引擎、Jatco CVT8變速箱
自從Lancer改名為Fortis之後,原本1.6升、1.8升二款引擎的規劃,改為1.8升及2.0升二種配置,此次Grand Lancer與前代動力架構的最大差異,就是將原本的4B10(1.8升)、4B11(2.0升)引擎系統,改換日規Lancer Sportback所搭載的4J10齣力平台,將先前二種不同排氣量的編成,改為單一1.8升引擎的配置,迎合國人頗在乎的牌照燃料稅要求,出力表現方面,則是從先前的143hp/18.2kgm略為下降到140hp/17.9kgm,不過藉著引擎科技及變速箱等的配備設定,依舊擁有不差的出力表現。
這顆代號4J10的1.8升引擎,比起前代採用的4B10系統,二者排氣量皆同為1798c.c.(缸徑x衝程皆為86x77.4mm),主要差異在於上座的DOHC雙凸輪軸的系統,改為SOHC單凸輪軸的設計。以進排氣效率來看,DOHC自然比SOHC較為優秀了些,加上原本4B10即在進、排氣側設有可變氣門正時的機構,4J10在「少了一根凸輪軸」的情形,又要有能媲美4B10引擎出力,原廠則為其追加可變氣門揚程的設計,同時也在電腦設定下,最大扭力峰值比4B10略早浮現(42504200rpm),最大馬力峰值維持6000rpm,實際比較下二者出力表現幾乎差不多。
熟悉引擎原理的人都知道,控制進、排氣門啟閉時間的可變氣門正時,最常見的方式,就是藉著改變進氣門的時間,給予引擎比較好的低速扭力,或是高轉速時所需的進氣量,但再怎麼改變氣門開閉時間,能夠得到的進氣量仍是有限。所以與其改變進氣時間,倒不如把凸輪軸揚程加大增加進氣量來的直接,不過太大的凸輪軸揚程,會讓低速進氣量過多而怠速不穩,所以能夠切換不同凸輪軸揚程的「可變氣門揚程」,在低速時以一般的揚程角度,在需要大動力的時候再切到較大角度的凸輪,瞬間增加單位時間的進氣量,給予引擎足夠的進氣量,是個魚與熊掌兼得的引擎科技。
除了引擎架構的不同,此次Grand Lancer也將前代採用的CVT變速箱予以改換,以強化車輛的輸出效能。先前使用的CVT變速箱為Jatco出品的CVT2型式,這款定位為小型車及小排氣量車款的變速系統,雖然重量負擔比較輕,但能承受的輸出動力較低,動力傳遞及耐用度的表現自然不佳。此次改款所採用的CVT8型式,是專門對應排氣量2.0~3.5升的大型前驅車款變速箱,像是先前改款的Outlander就是使用這具變速系統,雖然重量成長到90.1公斤,但藉著降低摩擦力以及齒比的修改,能夠給予更直接有感的加速表現,亦可以提升10%燃油經濟性。
先前變速齒比為2.349~0.394,改換CVT8變速箱的齒比為2.631~0.378,從齒比設定來看,由於2.349加大為2.631,有助於起步及加速的出力表現,至於末齒比的0.394降低為0.378,則有助於高速巡航時的油耗表現,因此更為寬廣的變速區帶,也能帶來更適合不同駕駛環境的檔位齒比。根據原廠提供的數據,先前變速箱在時速100km/h轉速為2030rpm,改款後的轉速則為1950rom,若提高到110km/h的轉速則從2210rpm降到2100rpm。此外為了加強傳輸效能,變速鋼帶的寬度從30mm縮窄為24mm以減少摩擦力,同時也因應減少齒輪運轉時的阻力,在變速箱裡加裝擋板降低油位,讓差速器齒輪的運轉更為順暢。
實測10.59秒破百、動力平順線性
單從帳面數據來看,Grand Lancer動力輸出的確略低於改款前的Fortis,不過這個-3hp/-0.3kgm數字差距,實際駕駛時幾乎感受不到,甚至因為變速箱的升級、扭力峰值提前的關係,起步的反應和低速的輸出動力,還略比先前輕快一些。如果要清楚細分差異,由於變速系統的改換,以往踩下油門、推動車身的那個遲滯感,改款後的Grand Lancer顯得比較直接一些,而且在D模式定速行駛的時候,如果突然想要臨時超車或加速閃避,當大腳油門到底的同時,引擎轉速就幾乎同步的拉起,雖然動力表現稱不上有力,但卻也算得上順暢有感,先前的那種些微空窗感的情形也減少頗多,加上高速輸出的表現也算延伸性十足,並不會因為「雙凸改成單凸」而顯得高速動力有所打折。
值得一提的,這具引擎雖然出力比先前略有降低,但運作質感和輸出動力的表現,我認為有一定的水準,當我在緊湊的山路裡試駕,入、出彎的檔位多半在二檔的4~6000rpm間,偶有機會才會換上三檔繼續衝刺。這個出力區帶算是Grand Lancer比較有感的地方,可以利用油門開度的深淺,讓車輛順暢的過彎,而且頻繁的在中高轉速狀態運作,引擎出力也不至於聲嘶力竭或有明顯減損。此外也因為了顧及變速箱的傳輸效能及耐用度,這顆CVT8變速箱設有節溫器的配置,在冷卻水的控制下油溫不至於過高而介入保護無法退檔,沒有之前激烈駕駛過熱而無法退檔的尷尬情形。
不過我覺得Grand Lancer動力層面還有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像是變速箱在D模式的時候,雖然臨時需要動力的退檔拉轉同步性算是不錯,但若沒有繼續深踩油門,就會立刻跳回原本的低轉速狀態,無法長時間善用引擎牽引力,只能認份按下方向盤前的換檔撥片,以手動方式進行操駕。此外在D模式又因按下換檔撥片進入手動模式後,就會一直保持在手排狀態,需持續按壓升檔撥片約二秒才會再跳回D模式,不過即便是D模式進入手動狀態,還是直接把排檔頭左切進入MT模式,當引擎轉速過高的時候,還是會升檔而不會斷油,熱血度稍嫌不足。
另外同樣是手動模式下的問題,這具CVT變速箱在手排模式可以模擬六個檔位狀態,加速時候的升檔反應算是直接,幾乎在按下換檔撥片的時候,變速箱檔位就同步升檔,不過在退檔的跳檔跟進性就有些慢了拍,例如:在山路裡以稍微高速狀態行駛,突然劇烈減速並連續退檔的時候,反應就沒像升檔那樣明快,尤其在連退二檔,或是三退二檔(甚至二退一檔)的高轉速狀態,需要稍微「等一下」才能利用引擎牽引力入、出彎,無法以更俐落的步調操駕劈彎,不過以上情形是在激烈操駕的情形才會發生,但若在一般行車狀態,個人覺得已經足夠滿足多數駕駛人的需求。
車涯P-Gear實測 0~100km/h 10.59秒@170.33公尺
以Lancer的140hp/17.9kgm動力來看,0~100km/h跑出10.59秒成績,其實仍有些進步空間,主要影響的關鍵,仍是CVT變速箱在起跑時的限制,在我以左腳煞車、右腳油門到底拉轉的狀態,引擎轉速最多約2200~2300rpm左右就會定止,這時鬆開煞車、持續抵緊油門,引擎轉速會刻意降至2000rpm甚至再低一點才會繼續爬升,讓起跑時的出力有所減損,加速成績約莫11.5~11.6秒之間。不過我發現若當引擎轉速一過2100~2200rpm就馬上釋放煞車,轉速幾乎不太會掉的就開始起跑,由於加速動力「比較一氣呵成」,因此即測試出10.59秒的加速成績,主要關鍵仍是CVT對於動力的保護所影響。
第二代MDSS懸吊、旗艦型避震器日本調校
底盤懸吊的配置及設定,同樣是此次國人自行大改款Grand Lancer的著重要點!基本上來說,Grand Lamcer的底盤平台,大抵仍是維持前代的範疇,依舊為前麥花臣、後多連桿,並均附防傾桿的配置,不過針對避震器、防傾桿的調校設置,甚至像是副車架、三角架這類大結構的襯套,以及旗艦型專屬的「母廠調校部件」,也都進行大規模的調整及升級,所以單就駕駛回饋的感受,依舊有著明顯的改變及提升。
在延續前代平台的配置之餘,Grand Lancer也進行一定程度的升級改造,前麥花臣、後多連桿的懸吊配置,算是同級對手中少見的設計,後多連桿的懸吊架構,比起非獨立的拖曳臂擁有較佳的輪胎貼地性,以及不因左右邊避震器作動狀態不同,影響到操控穩定性,同時也針對主要結構的副車架、三角架襯套,改換材質較為紮實的部品,強化底盤剛性及穩定度。
前麥花臣+防傾桿
後多連桿+防傾桿
Grand Lancer懸吊系統的改變分為16吋輪圈(經典、豪華、時尚型),以及配置18吋圈胎的旗艦型二種配置,16吋輪圈的避震器本體,採用前代配置比一般車型更優異的Fortis iO部品,至於旗艦型車款的避震器,則是委請日本母廠針對桶身的阻尼及彈簧磅數,予以加強及調整,連同煞車系統的碟盤尺寸,也從一般版本的前15、後14吋的尺碼,加大為前、後16吋的盤徑規格。
再搭配同樣為日本三菱針對懸吊、煞車系統的改變,所特別配置的Bridgestone普利司通T001跑胎,規格為215/45R18的設定,至於抑制過彎側傾的防傾桿,Grand Lancer則統一配備前21、後20mm的型式,比起前代強調運動性能的Fortis iO配置的管徑略微加粗(前20、後18mm),有著更優秀的操控動態表現。
除了底盤懸吊的修改強化,對於車頭轉向影響甚多的轉向系統,Grand Lancer則將先前配置的HPS液壓控制改為常見的EPS電子輔助系統,單就轉向手感而言,原本稍嫌重手的回饋感受,在採用電子輔助系統之後,轉動方向盤不再那麼費力,同時也藉助電子設定輔助的關係,低速好控制也不過於輕浮(再重手一點點會更好),高速表現也稱得上穩定。同時也在捨棄由曲軸推動的方向機液壓泵浦之後,讓引擎動力減少些微負擔,油耗表現也因此再精進,也沒有液壓系統所需的泵浦及周邊配置,節省後續維修保養的麻煩。
另外讓我印象深刻的另一重點,就是Grand Lancer行駛時的靜肅性比前代也有明顯提升,從上面這張官方提供照片來看,原廠利用隔音棉(引擎飾蓋、擋火牆、中央扶手下方)、墊材加厚(頂蓬、後擋置物板及置物海綿),以及在輪拱內部追加隔音板及隔音漆的方式,杜絕從路面、結構及引擎等的噪音從車外傳入車內,營造更具質感的駕駛品質。
操控表現成熟、輕鬆好開好上手
和動力輸出的些微差距不同,Grand Lancer操控感受的差異,比起前代的改變則相當有感,如果你曾經開過Fortis或設定較動感的Fortis iO,一定對它稍嫌重手的方向盤手感,以及回饋較為硬派的避震器設定,還有整體來說偏重於安定的沉穩動態印象深刻。在透過底盤及懸吊等諸多系統的改良精進,Grand Lancer開起來的最大特色,就是變得相當輕鬆且好駕馭,除了平易近人的轉向手感,對於路面回傳的彈跳震動,大部分都是「一個坑洞一次」的吸收處理,顯得十分穩定且成熟,不僅不至於影響到行車動態,也給予更舒適的乘坐感受。
從上面三張連續過彎的動態來看,很明顯的發現,Grand Lancer在過彎時、重心左右變換的側傾情形,表現並不算過於強烈且在接受範圍內,這主要是避震器和防傾桿的強化升級,帶來較佳的抗側傾表現。此外也因後懸吊為多連桿的關係,車尾動態也顯得較為穩定,搭配同樣貼地性不差的前懸吊,
就算以逼近極限的方式鼓催,車身也不至於出現不穩定的情形(就算有也是超過輪胎抓地力極限)。
雖然Grand Lancer沒有犀利過癮的轉向,也沒有主動甚至滑溜的後輪動態,駕駛感受也不算刺激動感,但它將一部車的轉向反應、避震器回饋、車尾跟進性等的操控要物,都拿捏在一個均衡的狀態,動態表現稱得上和諧受控,上手難度不高且易於操駕,是部可以很輕鬆駕駛的車款。
自主設計的家族化外貌
從先前Outlander上市開始,Mitsubishi就以「動態護盾 Dynamic Shiled」的設計風格,灌注在旗下的車款,此次大改款Grand Lancer自然也是採用此外觀特色而生,具有大型LED晝行燈的頭燈組、搭配大面積的鍍鉻水箱飾條,輔以鋼琴烤漆處理飾板及網格護柵,營造出較為厚實且放大的車頭扮相。
大面積的鍍鉻水箱罩飾條,搭配從左右燈組下方延伸至下方的S型飾條所勾勒,加上中央碩大的三菱廠徽,即是招牌的「動態護盾Dynamic Shield」新世代家族特徵。
全新造型的頭燈組,內部設計二組LED晝行燈條,以及附水平調整及光感應啟閉的LED頭燈,此配備為時尚型及旗艦型車款標準配置。
為了營造較為動感的外觀氣息,在車側的前後車門及前葉子板處,採用一組C型的腰線予以勾勒,並在前葉子板處追加仿散熱孔的V字凹槽,再施以電鍍飾片予以點綴。
至於車尾部分,同樣是揚棄先前造型而重新設計,醒目的雙條LED燈條的大型尾燈,搭配菱角分明的尾廂線條,塑造出比照車頭一樣厚實的視覺效果,不過稍嫌可惜的是,比起型態渾厚的尾廂造型,後保險桿的線條設計,以及黑色網格飾柵的配置,造型就稍微保守了些,過於緊縮的設計也給人有點頭重腳輕的失衡感覺。
以C字造型設計的尾燈組,內部設有二組LED燈條,照明及視覺辨識度相當高,同時外部與後葉子板結合的地方,也設有三條小型鯊魚鰭的突出造型。
後保險桿不在採用以往與車尾分別設計的規劃,而是採用與車尾整合的新式設計概念,下方則納入黑色橫條的網格氣壩予以點綴,不過因為線條的勾勒設計及黑色給予人較為內縮的視覺效果,反而有點上大下小的頭重腳輕感受。
全新高科技內在、被動安全可再精進
此次Grand Lancer的外觀及內裝,全都是由國人自行設計及開發而成,而從Grand Lancer的車艙輪廓來看,利用許多對襯的線條及不同組成元件的鋪陳,除此之外,也特別針對駕駛人的操作介面,予以直覺且簡單化的操作設計,搭配環顧在車艙周圍的銀色飾板、橘紅色的縫線等的處理手法,營造較為年輕及動感的視覺效果。
Smart極智數位儀錶
雙環
星空
單環
Grand Lancer是國產車中率先採用現今多數高級進口車,所採用的數位液晶儀錶板,以10.2吋TFT顯示器取代傳統的類比介面,且提供三種不同呈現風格的模式,並可以依照自己需求,切換不同功能於顯示介面上。
Smart極智數位儀錶板影片
方向盤左右二端均設有快捷鍵的設計,主要針對影音功能的切換及音量調節,以及定速巡航功能的啟閉及切換功能,為了讓駕駛人亦於操駕,在左右二端握柄處也設有指扣的設計,而換檔快撥鍵的尺碼設計也算得宜,可以切換所需的檔位設定。
左方為左右後照鏡的調整及收折功能,再來是儀錶介面的切換及調整的整合按鍵,最右則為全車系標準配置的電子循跡系統。
這款為台灣廠商製作的八吋螢幕,為觸控式設計,操作反應和滑動的直覺度有一定水準,可以顯示多種影音功能及輸入介面的不同素材,至於像是導航、數位電視、隨身碟內照片,以及可以透過聲控啟動的語音命令功能,甚至加價選配的行車紀錄器的影像,都可從螢幕上直接控制及得知。
由於試駕車款為旗艦版本的關係,空調為雙區恆溫的配置,至於其他車型皆為單區恆溫的設計。
中控台下方的收折蓋下,設有一個小型置物空間,同時也具有可與中央螢幕連結的HDMI插槽,以及12V電源的插孔。
排檔介面的周圍,採用銀色霧面飾板,至於中央排檔部分則為黑色鋼琴烤漆面板,至於排檔操作的模式,除了D模式之外亦可將排檔向左推進,即可進入模擬六檔的手排模式狀態。
中船部分則設有二個置杯架空間,後方則為車側來車警示系統的切換開關。
中央扶手下方的空間採用二層式的設計,上方為可拆卸的小型置物面板,可供放置零錢等小物品,下方的空間則可擺放大型的雜物,同時內部也設有一組USB插座,可供車內乘客與手機充電或是讀取隨身碟。
座椅造型藉著不同皮料的顏色及橘紅縫線的穿插規劃,剪裁出算是動感的造型,泡棉的支撐性稍微偏軟了些,包覆性則僅適合一般駕駛之用,至於調整座椅方式則全車系皆為手動調整。
防夾天窗同樣是旗艦車型專屬的配置。
後方座椅造型同樣比照前方的規劃處理,由於椅面和椅背的造型算是平整,所以若在二方座椅中央再坐入第三名成人,短距離的乘坐也不至於不舒服。
後座乘坐空間的表現,找來身高172的羅伯江示範,他在副駕駛座調整好坐姿後,再進入後座之後,發現膝部與前方座椅仍有二個拳頭的空間,稱得上寬敞夠用,至於頭部空間的話,則是屈就造型的關係,大概只有三到四指幅的距離。
因為尾廂造型的關係,行李箱開口不算太平整,不過上緣造型則略微上揚,以便於加大行李箱開口,方便放置大型物品,此外因為後懸吊為多連桿的獨立型式,加上避震器又非圈簧分離的配置,所以避震塔的體積稍微偏大,內部開口較為內縮,不過因後座椅可向前傾倒的關係,也額外爭取一些承載空間。
車型配備的主要差異表
由於此次Grand Lancer改款,引擎動力單一採用1.8升配置,所以主要的經典、豪華、時尚及旗艦車型輸出自然完全相同,配備比較層面主要是針對大項目的設置,還有外觀內裝配備,以及主、被動安全的規劃差異,至於需另行開單訂做的最入門雅致型則不列入比較。
車型 經典型 豪華型 時尚型 旗艦型 懸吊結構 MDSS Pro MDS ADV 胎圈規格 205/60R16 215/45R18 主動安全 ABS/EBD/BAS/BOS煞車輔助、ASC動態穩定、TCL循跡防滑、HAS陡坡起步輔助、CHL安全照明、便利尋車、ESS緊急煞車警示、AWS事故警示燈號 安全氣囊 2(前雙座) 4(+前雙側邊) 6(+雙側氣簾) LED頭燈/晝行燈 — — 霧燈 — — 電折後視鏡 — 後視鏡方向燈 — — 後座中央扶手(杯架) — 天窗 — — — 數位儀錶板 — 8吋觸控影音系統 恆溫空調 (雙區) 多功能方向盤(音響/定速) —/ 倒車顯影 Push Start按鍵啟動 — 方向盤換檔撥片 — — —
預接單價81.9萬元、實際售價配備可望再修正
在試駕報導結束之前,我還是要來解釋一下把Grand Lancer冠上「台客」的原因,或許有人覺得這是個貶低言詞,但我認為Lancer這部有著相當悠久歷史的國產中型房車,稱為「台客」著實是個相當貼切的生活型態,以及文化代表意味的言詞。而且比起系出日本母廠的前代車型,Grand Lancer是部有著相當大「MIT」比例的全新作品,它的改變不僅延續近25年的銷售歷史,也見證了這些年台灣用車文化的演進,更別說Grand Lancer的改款問世,將「菱帥」這部有著「台客精神」的國產中型房車,推進到另外全新的一個層次。
至於從試駕感受來說,我是覺得Grand Lancer在用盡自家「現行好料」之後,比起前代Fortis的確有所精進及改變,對於駕駛感官的硬、軟體設定,拿捏及調校的十分和諧,產品水準稱得上成熟,至於該級距買家所在意的項目,也都盡量接近及滿足,像是1.8升合適的牌燃稅、稱得上寬敞的空間、規劃適切的配備。不過面對其他強勁的對手,過於偏重旗艦型才有的配備,以及安全氣囊的被動安全,都是其較為示弱的地方,接下來就看即將到來的上市發表會,針對先前推出的預售價或是配備編成,會進行何種程度的調整修正,讓其產品戰力更為均衡周全。
Mitsubishi Grand Lancer旗艦型規格表
引擎型式:L型四缸 DOHC 16V SOHC
排氣量:1798c.c.
最大馬力:140hp/6000rpm
最大扭力:17.9kgm/4200rpm
驅動方式:前輪驅動
變速箱型式:CVT無段變速箱(模擬六速)
煞車結構:四輪碟煞
前懸吊結構:麥花臣附防傾桿
後懸吊結構:多連桿附防傾桿
輪胎規格:前、後215/45R18
車身尺寸:長4615x寬1770x高1490mm
軸距:2635mm
車重:1596kg
預接單價:81.9萬元起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3/node166691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