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剛揭露了Luxgen U5這次來到西班牙參與IDIADA車輛實驗室的撞擊測試成績及過程記錄影片,在符合國內法規要求的前撞與側撞規範下,Luxgen更將測試條件提升至與Euro NCAP相同標準,過程與結果大家已可從影片中清楚得知。這也是國產車廠首次自行公布撞擊測試成績,無論是對於近年相當注重車輛安全表現的國內消費者,或是作為促動其它國產品牌安全水準的提升,都是極有正面幫助的一次里程碑。我們更期望在這次Luxgen U5主動公布撞擊測試成績之後,不管是針對國內ARTC撞擊測試透明化,或者加速推動交通部對TW-NCAP的成立,能夠發揮絕對的影響力來促進國內相關安全法規進步。
Luxgen這次會來到西班牙選擇IDIADA實驗室進行碰撞測試並非首次參與,早在十年前裕隆集團旗下華創車電成立之際,便以台灣車廠身份開始積極參與Euro NCAP相關活動,華創車電工程師在筆者採訪時即表示,參與Euro NCAP這十年來的經驗十足珍貴,無論是每年固定的ILM或是Manufacturers Viewing會議活動,都能獲取相當寶貴的經驗,不僅是來自Euro NCAP的內部資源,可以親自檢視其他車廠車輛的撞擊測試結果更是相當重要的過程(Manufacturers Viewing活動會將碰撞測試後車輛一字排開,供參與會員一同檢視、測量數據等),如此對於自家產品成長也會有極大幫助!
在昨天公布碰撞成績及過程影片之後,許多網友對於碰撞測試條件、內容及方式都出現不同問題,筆者先針對幾個較主要問題來回覆:
1.碰撞測試條件為何不使用頂規六氣囊車型?
答:這次碰撞完全是以國內法規來進行,而國內規範就是以入門車型來進行測試,因此納智捷才會選用入門車型應戰。
2.為何不以Euro NCAP全套碰撞測試來進行?
答:答案如同前文提及,Luxgen這次完全是針對符合國內碰撞測試規範來進行,因此選擇前方40%偏位撞擊及側撞兩種方式,而且因為Luxgen U5 並沒有在歐洲市場上市,因此無法獲得Euro NCAP核可來進行相關條件測試,IDIADA 等七大實驗室也沒有義務承接車廠委託進行Euro NCAP 規格的碰撞為車輛背書,所以這次進行的是國內法規碰撞測試內容。
3.送測車輛是否與市售車相同規格?
答:完全相同!Luxgen為了證明這點,現場還請來技師直接將車輛前大樑切除,然後Luxgen連U5的官方結構數據圖都帶來了,再將這局部大樑直接測量厚度及放上1:1數據圖檢視。
還有一點需特別提及,Luxgen這次雖是採用國內法規測試標準來進行碰撞測試,不過在前方40%偏位撞擊測試中,國內法規規定是56km/h,Luxgen則將標準提升至與Euro NCAP相同的64km/h,別小看這8km/h差異,在這速度下將會達到30%的撞擊力量差異。(側撞為50km/h)
ADIADA實驗室
位於西班牙巴賽隆納的Applus ADIADA車輛實驗室已成立超過25年,身兼Euro NCAP官方認可的七個測試實驗單位之一,營業項目包括試車場、車輛安全、油耗、污染、噪音之法規與產品研發測試與車輛產品歐洲法規認證等,華創車電自2009年起即與ADIADA有著密切合作及交流關係,這也是Luxgen U5會選擇在擁有Euro NCAP完整測試硬體的ADIADA進行碰撞測試主因。
國內外法規差異
這張整理後表格可以看出Euro NCAP與台灣法規之間的差異,Euro NCAP假人傷害值評分共包含4個部位,並各傷害指標依高低性能限值計分。若傷害值低於高性能限值為4分,高於低性能限值為0分,介於兩者之間則線性內插。並每部位得分為該部位傷害指標之最低得分者,加總4個部位之得分再扣除主觀評價扣分後,即為該假人總分。法規評判方式則需每個傷害指標均低於法規要求,才可通過法規。其中,法規性能限值均≧ Euro NCAP之低性能限值,顯示法規要求較Euro NCAP寬鬆。
Head/Neck:頭/頸 Chest:胸腔 Femur:股骨(大腿骨) Tibia/Foot:脛骨/腳
撞後實車照、影片
Luxgen也直接將兩輛送測後車輛移至會議現場,在與IDIADA實驗室人員及Luxgen工程師會議之後,我們直接到戶外聽取Luxgen工程師對兩輛U5撞擊測試的結果說明,最後Luxgen更請來技師直接切下大樑並與市售車數據丈量比對,來證明送測車輛與市售車完全相同。現場參與媒體也積極建議Luxgen將這兩輛車運回台灣,並找機會直接展示於國內消費者面前,讓大家一同檢視U5的測試成績表現,希望各位也能有機會在台灣見到他們了。
此為正面40%偏位撞擊測試後的U5,我選擇直接以影片方式來讓大家觀看測試後表現,從影片中即可清楚見到前方大樑遭撞擊後的變形程度以及力道釋放方向,且A、B柱幾乎無變形,前、後車門均可正常開啟,前座椅也可順利前後滑移。
Luxgen隨後請技師切除右側一處局部大樑,再將大樑與市售車數據進行丈量、對照,技師切除大樑過程其實有錄下影片,但因影片檔案達到2.1G,我在西班牙網路上傳兩三次都無法成功...只好回台灣後再補上給大家觀看。
這就是切除後的局部大樑模樣,下方桌上即為U5市售車的1:1數據圖表,只要丈量大樑的鈑件厚度及放上圖表比對,便可確認兩者身份相同。
車內可見許多作為丈量數據使用的畫線區域及貼紙,方便工程人員於測試過後進行數據分析。
筆者也直接坐進車輛內部來檢視車艙環境,以我當下觀察來說,整體前座車艙依然相當完整,坐進車內並不會感到或發現有何處車體或內裝配件有壓迫或變型。
側撞後車體檢視
接著是以50km/h進行側邊碰撞的測試結果,同樣以影片方式來呈現給各位觀看,大家從記錄影片中已可見到受測後車體檢視,根據現場納智捷工程師表示,此種側撞方式的檢視重點來自B柱的變形方式,一般會將受力點盡量控制到下半部B柱,來減少頭/頸及胸腔的傷害,因此B柱從側邊看去會形成特殊的S型。
側撞車輛雖然兩個門受到直接撞擊,但U5還可以將前、後兩個門開啟, 這時就可見到已有稍微變形的B柱下半部,這時我一樣坐到車室內去感受撞擊後車艙狀況,除了車門變形擠壓以外,其餘車艙空間表現依舊。
實際撞擊測試成績
側撞
側撞
上圖是由IDIADA實驗室所公布的Luxgen U5撞擊測試正式成績,我們將表格整理內容如下:
經由換算得分之後,可見Luxgen U5單一在Euro NCAP ODB64的分數,也就是正面40%偏位撞擊的換算成績,Luxgen U5在這項測試拿下15.085的分數,一般來說14分已可獲得此項目五顆星評價,U5則比標準再高出一分。別小看這一分,這對工程師們可是個相當大的突破,以胸腔來說,台灣規定限值為50mm,Euro NCAP則為22~42mm,也就是當胸壓進入扣分區後,Euro NCAP每增加1mm就會被扣0.2分,因此每1mm的進步對工程師來說都是相當大的突破!
廠牌 車型 測試年份 ODB64 成人保護得分 ODB64 成人保護得分率 星級 Luxgen U5 2017 7.542 94.27% Mazda CX-3 2015 7.5 93.75% 四星 Honda HR-V 2015 7.4 92.5% 五星 Toyota CH-R 2017 6.9 86.25% 五星
我們也找來幾輛與Luxgen相同車型的車款做比較,不過都是國外販售車型在Euro NCAP做出的成績,並將撞擊測試成績直接換算為成人保護得分來對照,可以看出Luxgen U5確實在此項目中表現出色!
總結
當在Luxgen U5媒體預拍會上得知U5要來西班牙進行撞擊測試的消息時,我們都感到相當興奮而且期待,期待的是U5的最後測試成績表現,但更讓人雀躍的是終於有國產車廠跨出這一步,面對國內無法與時俱進的相關安全規範以及碰撞測試透明化,如有一家車廠像Luxgen能率先跳出自行公布成績,相信會促進其他國產車廠跟進,或者是加速國內碰撞測試透明化的腳步速度(無論是ARTC改制或成立TW-NCAP),漸漸將「碰撞測試透明化」與先前我們追求標配的「ESC」、「六氣囊」畫上等號。Luxgen這次動作不僅可驗證U5的優異車身結構展現,同時將消費者目光再次拉回這個台灣自主品牌,期待Luxgen能延續這項活動並有其他車廠跟進!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3/node1637597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