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車安全一直是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今天大師來跟大家談一個關於安全的「老話題」——安全帶。
相信很多老司機看到這個問題都有些不屑,因為開車系安全帶已經成為一種硬性的規定,而且每位司機的覺悟都很高……其實大師想說的不是司機,是前排副駕乘客及後排乘客,事實證明在國內副駕乘客系安全帶的機率極低,後排系安全帶的機率幾乎為0!!!雖然某些地區出台了一些強制措施,如未系安全帶的乘客罰款5—50元,但是依然不能喚起大家對這個「小行為」的認知,下面大師就來跟大家講一講,不系安全帶有多危險。
你認為安全帶靠譜?還是氣囊靠譜?
在很多消費者的固有認知中,安全氣囊比安全帶要重要,其實答案並非如此。當發生碰撞事故時,安全帶首先抑制乘員往前沖,接著安全氣囊彈出很好的把乘員接住,進一步抑制乘員的前衝力,保證人員不受傷。在這個過程中,安全氣囊是對安全帶起補充作用,不能代替安全帶。試想如果前排乘客或者司機在沒系安全帶的情況下會如何?答案很殘酷,他們很可能透過前風擋被拋出去……這時就算有安全氣囊又能如何?
所以,安全帶和安全氣囊是一種協作關係,它們共同組成保護系統,抑制乘員隨著慣性向碰撞方向移動,減少事故中可能造成的傷害,從而增強對乘員的安全保護。
繫上安全帶跟不系安全帶,事故的結果一樣嗎?
首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安全氣囊知識:安全氣囊系統主要由傳感器、安全帶控制單元、氣體發生器和氣囊組件等部件組成。當汽車發生碰撞時,前部或者側部的碰撞傳感器將信號,傳遞給氣囊控制單元,控制單元分析碰撞程度之後,確定是否起爆氣囊,如果起爆信號傳給氣體發生器,那麼點燃固態燃料氣囊迅速充氣(這個過程只有幾百毫秒,甚至更短)。
下面是汽車碰撞時氣囊打開的示意圖:
通過上面的示意圖,大家能很明顯的看到,當汽車剛碰撞時,在10—20ms段安全帶開始「主動」干預預緊,減緩乘客的前衝力;在50—60ms時,氣囊彈出(人體接觸時必須是在充氣末端)「托住」前沖的乘客;100ms以後氣囊泄氣完成……(解釋下在托住乘客時,為什麼在氣囊充氣的末端,因為氣囊在相當短的時間內以爆炸的方式充氣,彈出時可以達到300KM/H的速度,所產生的衝擊力能達到180公斤,這對頭部來說是致命的傷害,所以必須在末端,氣囊開始泄氣時托住乘客。)
這個過程前前後後不過是一眨眼的功夫,如果前段沒有安全帶的保護,那結果可能是在10—20ms時,司機乘客撞到方向盤或者儀表台上,之後50—60ms被時速300的安全氣囊彈開,或是在氣囊炸開的過程中與氣囊相撞,這樣的後果實在不堪設想。
說完前排,我們來說說後排,後排乘客可以說是安全帶的重災區!基本上90%的人在後排乘車時不系安全帶,或者說根本沒有系安全帶的意識。
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為什麼後排沒有設計正面的安全氣囊(側氣簾除外)?答案很簡單,因為後排的安全係數相對較高,這也是為什麼兒童安全座椅要放在後排,老闆座要放在後排!當然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沒有正面安全氣囊,後排只有一條安全帶,所以系安全帶才能最大程度保證後排乘客安全。
如果在發生事故時,後排乘客在不系安全帶的情況下,非常容易受傷,尤其是坐在後排中間的乘客,很可能由於前衝力,被直接甩出車外。
後排不系安全帶,輕則:
重則:
總結:在大多數消費者心中,汽車安全與否完全停留在汽車產品層面,大家將關注度全部集中在所謂的「安全配置」上,而對於一些有利於汽車安全的行為無動於衷。當然好的汽車產品是前提,但是好的安全習慣是保證!所以,系安全帶這個小習慣一定要養成,尤其是後排乘客,不要因為怕麻煩而忽略,關鍵時刻或許它就是救命稻草。Ps:如果後排安全帶跟前排安全帶的設計一樣,不系安全帶就會報警,會不會影響乘客來改變這個習慣呢?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