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小排量車省油夠力?對比實測告訴你真相!

近兩年,向來保守的日系車也開始在小排量渦輪增壓領域下猛藥。這不,繼思域推出1.5T車型之後,卡羅拉也換上了1.2T發動機。虎哥還清楚地記得,卡羅拉1.2T車型上市之初買買君就「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是否更省油、加速是否夠給力」這些問題跟虎哥討論得不可開交。時至今日,買買君對於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態度仍沒有改觀,又和虎哥槓上了。

於是,虎哥找來卡羅拉1.2T車型及1.6L車型,兩款車的動力組合一樣,車身的整備質量也相差不遠。此外,虎哥還特地找了一個體重跟自己相差不遠的同事(都怪買買君太胖),以儘量減小實測過程中的誤差。

第一步:

測試之前我們要先將兩輛車的胎壓調至2.5Kpa,保持共性、減小差異。

第二步:

接著兩輛車開至同一個加油站,用同一把加油槍使用慢擋加至滿油跳槍即止。

第三步:

然後設定兩輛車的空調,統一調至最大風量、溫度最低的狀態。此外,還要把兩輛車的小計里程清零,以便統計行駛里程。

1.2T車型

1.6L車型

特別注意:

因為1.2T車型全系標配了發動機啟停系統,為保證測試的公平性,在測試之前也將它進行關閉。

第四步:

一切準備就緒,虎哥和同事便踏上了實測的旅程。本次實測我們是繞著大學城外環跑4圈,單圈裡程大概為 14.7km。在實測過程中,兩輛測試車都儘量保持恆定的車距,以力求兩輛車的運行工況相同。此外,為了使測試結果更具有代表性,虎哥還特地在實測過程中模擬了城市擁堵狀況,擁堵測試路段總長約為20km,占總里程的三分之一。

第五步:

四圈跑完之後,我們把車開回同一個油站,使用同一把油槍用慢擋加滿油,然後記錄油表數據及車輛的里程數。

1.2T車型

1.6L車型

分析:可以看出,在接近60公里的行程中,1.2T車型與1.6L車型的燃油消耗量相差甚小。其實,無論是1.2T還是1.6L版本的卡羅拉,油門調教都以經濟省油為取向,日常駕駛的巡航轉速相差不遠,因此1.2T車型的節油優勢不太明顯。此外,長達20km的模擬擁堵路段對1.2T車型來說也是個不小的考驗,頻繁的給油動作也極大地降低了其燃油經濟性。再者,由於測試當天氣溫高達39度,兩車的空調也是超負荷運轉,油耗自然不會低。

關於馬力的較量

百公里加速是衡量車輛動力性的重要指標,因此在對比1.2T和1.6L車型的動力水平時,我們主要考量它們的百公里加速能力。在正式對比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兩款車的動力參數。

可以看出,1.2T車型的峰值扭矩相比1.6L車型有一個明顯的領先優勢,按理來說加速能力也要比1.6L車型強?事實真是如此嗎?我們一測便知!

*註:

1.測試過程中採用車輛的Sport模式;

2.空調及其他電器設備處於關閉狀態,車窗緊閉;

3.測試當天氣溫高達39度,對車輛性能有一定影響;

4.測量數據只用作對比,不代表車輛的真是性能;

1.2T車型全系帶有ESP車身穩定系統,實測之前要先進行解除。因為廠家對CVT變速箱做出了保護,即便是「彈射起步」模式下,1.2T車型的轉速只能憋至2000轉,起步階段的動力爆發並不明顯,前輪也沒有出現打滑燒胎的現象。但由於CVT變速箱有模擬AT變速箱的功效,跑起來之後漸入佳境,動力輸出非常激昂,轉速逼近「紅區」時能明顯感覺到「換擋」帶來的快感。最後測得1.2T車型的百公里加速成績為12.7s,不算特別優秀。

1.6L車型全系均不帶車身穩定系統,測試起來就比較乾脆了。全油門狀態下,1.6L車型的轉速也會被限制在2000轉左右。突破限制之後,1.6L的油門響應就顯得比較「賊」了,轉速會被拉得很高,伴隨著模擬換擋的動作,能給人一種小小的刺激感。最後,1.6L車型測得的百公里加速時間為12.9s,也算不上出色。

分析:根據測試數據分析,兩款車型的百公里加速成績都不算優秀。虎哥分析,這與測試當天的天氣有很大關係。都說高溫是加速的「最大殺手」,氣溫高會導致空氣密度減小,發動機內的充氣量也會隨之降低,使發動機的動力輸出受到影響。另外,測試場地為柏油路段,高溫也會影響路面與輪胎之間的摩擦係數。但不管怎麼說,1.2T車型與1.6L車型比起來還是小有優勢的,對於選購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車友來說也是個心理安慰。

總結:從兩個項目的測試數據來看,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表現確實要比同級的自然吸氣發動機出彩,無論是燃油經濟性還是動力爆發性,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都具優勢,這也就是為什麼連保守的日系品牌也競相研製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原因。看完這個實測結果,買買君不自覺地打臉了。當然,如果天氣條件好一些的話,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的領先優勢會更顯著,買買君估計就不是打臉這麼簡單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3/node160267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