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這個世界的跑車分兩種,一種叫大跑車一種叫小跑車,呵呵,雖然這是小布亂起的名字,但回答您這個問題,您姑且容忍我一下,我確保這有助於理解!
大跑車呢,就是不斷的堆疊科技,更大馬力的發動機(布加迪甚至超過1000匹),堆疊增壓器(布加迪採用了四個增壓器),新的技術(像之前的VVT、當下主流的直噴、和號稱三大未來跑車採用的混動)、F1等各項賽事中所用的各種總之能夠提高速度的統統拿來(雙離合、DRS可變下壓力尾翼、KERS系統等)。
他們不斷地向著人類科技的巔峰衝擊,但是反過來,卻也遇到了很多的問題,想做大功率發動機最直接的就是加大排量,4缸2.0不行就6缸、8缸、12缸,可事實上發動機的效率並不是線性提升的,一味增大排量,新增加的馬力值都無法抵消新增加的缸體自重。找到一個平衡才是最重要的。(布加迪的前前任極速之王Mclaren F1,378km/h選擇了12缸6.1L,他的前任極速之王柯尼塞格CCR選擇了8缸4.8L,布加迪威龍最終選擇了16缸)。
就算成功獲得了動力,操控性也是個問題,目前的剎車、輪胎科技,還不能在摩擦力、適用性和耐用性三者之間取得平衡,換句話說,熱熔胎摩擦力大,用不了幾圈就磨損嚴重,況且他需要暖胎,有著嚴苛的使用溫度,剎車也是如此,如果非要在寒冷的冬季開他們,要比普通車輛更加狼狽。
所以還有一種跑車叫做小跑車:他們採用咱們家用的小型發動機,比如4缸2.0排量,通過不斷削減自身重量達到跑車水準,比如蓮花、麥拿輪、卡特漢姆、KTM、Ariel、BAC等都是此類車型的代表,與此同時幾乎伴隨著他們犧牲掉了一切舒適性,空調音響真皮座椅都不是拿來說事兒的,甚至減震、頂棚、車門都省了。
二、
主要還是功率質量比的關係。雖然少了8個氣缸,但是柯尼塞格發動機的輸出功率高,其渦輪增壓值調的更高,許多車型的動力都超過了1000馬力。雖然布加迪的車型也是1000馬力起步,但其車重卻重了太多。
以科尼賽克Agera和布加迪的Chiron來舉例,前者1160馬力,1395kg,每馬力驅動1.2kg的重量;後者1500馬力,大約1900+kg,每馬力驅動1.27kg的重量。很明顯Agera的表現更好。
因為使用了W16發動機,布加迪的車型在重量方面都很大,靈活性完全沒有辦法和擁有更輕重量的其他超級跑車相比較。
三、柯尼塞格每升排量產生的動力和功重比的確相較布加迪更強但有一點要強調:布加迪是兩台4.0V8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W16。更何況布加迪空氣動力學也就是氣動外形方面更勝一籌。下壓力大。極速模式下相較柯尼塞格更嚴謹:空氣動力學套件會微調。柯尼塞格一旦超了350km/h就晃得厲害。布加迪此速四平八穩,上了400才稍顯不穩定。(可見topgear第2季第7集柯尼塞格刷zonda紀錄時的搖晃,和第8季第1集CCX跑圈時衝出賽道略知一二。而布加迪在二次刷極速時都表現得很好。(見第9季第2集和第15季第5集。)也是拜topgear所賜CCX第三次跑裝上了擾流板。以後柯尼塞格的車才有了尾翼)你這問題其實沒什麼價值-布加迪追求的是恐怖的極速。而柯尼塞格則追求的是駭人的加速(因為它極速干不過布加迪-這是事實)另外柯尼塞格這種小廠不可信:每次說ONE:1有多麼快。還不是只有人家布加迪有紀錄!我懂:不就是為了一時逞英雄-溜溜嘴上極速。
四、a45 4缸也能381匹,缸數不是影響功率的絕對條件,但缸少想達到高功率必然需要高bar或者轉數,這樣就相當影響壽命。布加迪16缸沒有使用高bar,所以會比柯尼塞格更加穩定。16缸發動機相當複雜,兩個v8合成w16,16缸8升,而v8排量5升,v8的單缸能力更強,缸壁可以更厚,高bar之後單缸功率更強,但絕對沒有w16穩定,就好比極限超頻的i7 4核4790k綜合能力可能會達到沒有超頻的5820 6核的性能,絕對沒有5820穩定。布加迪相當於超跑里的勞斯萊斯,沒有因為速度而放棄舒適,而且布加迪有300公里時速以上仍能起作用的車身穩定系統,即使是女士都可以開的很快。定位不同,只是僅僅比直線速度的話兩者差不多。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3/node157393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