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3分鐘 理性認識三缸發動機

由於節能減排的大勢所趨,汽車的發動機小排量化已經成為現實。在一系列新技術和渦輪增壓的幫助下,小排量發動機也能爆發出不俗的動力和更為經濟的燃油性,確實能夠解決問題。在減小排量的過程中,不外乎兩種方式,減少汽缸數量和縮小單個汽缸排量,顯然前者的效果更明顯。而減少汽缸數量的方式也被一些主流廠家採用,比如福特、寶馬、PSA等,其中寶馬的B38 1.5T曾經引起了廣泛的爭議。那麼,三缸發動機的工作原理與四缸機有什麼異同?為什麼抖動問題難以徹底解決?而各品牌又是怎樣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今天,侃弟就跟大家一起來解開這些謎題。

三缸發動機的結構原理

從結構上說,三缸發動機相比四缸機減少一個氣缸,相應減少的還有一個氣缸的點火、供油、連杆和曲軸、凸輪軸對應部分,由於物理結構的變化,三缸發動機與四缸機工作狀態差異很大。

由於四衝程發動機一個工作循環曲軸轉兩圈720度,為了保持平衡,各缸點火間隔角要求都相等,因此4缸各缸點火間隔角為180度,6缸為120度,而3缸為240度。各缸做功都有順序,也就是發動機的點火順序。

三缸發動機的點火順序是1-3-2,曲軸的曲拐是三個,調角形成120°,雖然只有三個缸,也要完成發動機進氣、壓縮、做功、排氣這四個衝程,我們逐一來看每個衝程的具體動作。

一、進氣行程

此時,活塞被曲軸帶動由上止點向下上止點移動,同時,進氣門開啟,排氣門關閉。當活塞由上止點向下止點移動時,活塞上方的容積增大,氣缸內的氣體壓力下降,形成一定的真空度。由於進氣門開啟,氣缸與進氣管相通,混合氣被吸入氣缸。當活塞移動到下止點時,氣缸內充滿了新鮮混合氣以及上一個工作循環未排出的廢氣。

二、壓縮行程

活塞由下止點移動到上止點,進排氣門關閉。曲軸在飛輪等慣性力的作用下帶動旋轉,通過連杆推動活塞向上移動,氣缸內氣體容積逐漸減小,氣體被壓縮,氣缸內的混合氣壓力與溫度隨著升高。

三、燃燒膨脹

行程此時,進排氣門同時關閉,火花塞點火,混合氣劇烈燃燒,氣缸內的溫度、壓力急劇上升,高溫、高壓氣體推動活塞向下移動,通過連杆帶動曲軸旋轉。在發動機工作的四個行程中,只有這個在行程才實現熱能轉化為機械能,所以,這個行程又稱為做功行程。

四、排氣行程

此時,排氣門打開,活塞從下止點移動到上止點,廢氣隨著活塞的上行,被排出氣缸。由於排氣系統有阻力,且燃燒室也占有一定的容積,所以在排氣末段,不可能將廢氣完全排凈,這部分留下來的廢氣稱為殘餘廢氣。殘餘廢氣不僅影響充氣,對燃燒也有不良影響。排氣行程結束時,活塞又回到了上止點。也就完成了一個工作循環。隨後,曲軸依靠飛輪轉動的慣性作用仍繼續旋轉,開始下一個循環。如此周而復始,發動機就不斷地運轉起來。

發動機的運轉的平穩度很大程度決定於曲軸,曲軸旋轉質量的不均勻而產生的離心慣性力,會使發動機產生震動。曲軸曲拐(軸頸及兩端的曲柄)要儘可能對稱均勻,連續做功的兩缸相隔要儘量遠些,4缸發動機採用1-3-4-2點火順序,而3缸發動機只能採用1-3-2的點火順序。

三缸發動機性能優點

1、油耗低。

三缸發動機排量一般都是在1.0-1.5L之間,小排量可以降低油耗,節能減排。同排量發動機,缸數越少,功率輸出越少。相同轉速下,其單位時間內吸進的空氣體積就越少,噴油量也變少,油耗自然變低。玩摩托的都知道600cc的單缸機和600cc的四缸機實際的油耗差距會有多大。

2、輕量化。

三缸發動機少了一組活塞連配氣機構,發動機結構簡單,體積變小,質量減輕,使得車身整體質量減輕。

3、低成本。

簡化的結構使得三缸機的生產成本和維修成都降低了。

4、更少的機械摩擦。

發動機在工作過程中,各零部件之間會產生機械摩擦,這樣會損耗一部分能量,減少了機械部件,就會減少機械摩擦帶來的能量損失。

三缸發動機性能缺點

1、動力小

氣缸和進氣量的減少,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動力,再加上本身三缸發動機一般都是小排量(1.0-1.5L),如果不帶渦輪增壓,動力就顯得較弱。

2、抖動

這是三缸發動機的老毛病,三缸發動機缸數為奇數,但其一階二階旋轉慣性力和往復力其實是平衡的,但慣性力又會產生相應的力矩,其力矩並不能做到平衡,所以三缸機的一階二階慣性力矩皆不平衡,這就奇數缸引擎振動的來源。

3、動力不連貫

同樣曲軸旋轉720度一個循環,卻只能有三個氣缸做功,每個氣缸做功同樣曲軸旋轉180度,這樣就出現了動力的空檔期(下圖中灰色部分),前一個氣缸到達下止點做功結束,需要等待曲軸再旋轉60度,後面一個氣缸才能走到上止點繼續做功。因此,三缸發動機的出力就是斷續式的,節奏就像出力1秒,斷續0.5秒,再出力1秒,又停頓0.5秒。

技術改進

最直接的方法是在曲柄上加平衡塊,作為配重,保持平衡。除此之外,還有以反向轉動抵消曲軸振動的平衡軸設計。如果跳過了平衡軸設計,其實還有在發動機結構上「動腦子」的方式,比如,PSA的1.2T三缸機採用了一個質量較大的曲軸皮帶輪,利用皮帶輪的轉動慣性抵消發動機的振動;又或者是福特EcoBoost 1.0T三缸機,完全去掉了平衡軸,以偏心式飛輪降低振動;而在寶馬的1.5T三缸機上,覆蓋有一個厚實的罩子,填充了PUR材料,耐高溫且彈性很好,預留足夠的緩衝空間,以吸收發動機的振動與噪音。

主流三缸發動機與四缸機動力對比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配備了三缸發動機的車型包含有全新福克斯1.0T、雪鐵龍C4世嘉/標緻308S 1.2T、雷諾卡繽1.2T、Smart1.0T/1.0L、寶馬2系/X1/3系/i8所採用的1.5T發動機、MINI ONE 1.2T等。

通過對比可以看出,帶渦輪增壓的三缸發動機,在動力數據方面是完全可以與自吸四缸發動機媲美,有的甚至更好。從福特EcoBoost1.0T三缸機推出以來,三缸機就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福特EcoBoost1.0T和標誌雪鐵龍1.2T更是榮獲今年的「全球十佳發動機」稱號。

▌侃弟總結:

三缸發動機並不是新鮮事物,在早期的夏利等車上,我們已經見識過三缸發動機的實力,低油耗、較低的維修成本使得它也獲得不少消費者的認可。不過,那個時候的技術畢竟有限,發動機欠缺動力、抖動也是難以解決的毛病。在這個時代,各種新技術的興起使得三缸機重新又回到人們的視野中,甚至連寶馬都加入這個行列,對於降低油耗和排放能夠起到實質性的作用,而且,至少在動力輸出方面,上面介紹的幾款三缸發動機都足夠日常所需。爭議比較多的還是集中在抖動問題上,確實,這個問題很難從根上清除掉,但是利用治標的方式,比如抵消、平衡或者減震的方式,讓消費者感受不到震動,從用戶體驗上就不會那麼令人討厭了。

了解更多逗趣的交通及汽車相關新聞,歡迎大家關注「每日侃車」微信公眾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3/node156846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