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確定一個心理價位
如今在市面上的行車記錄儀便宜的有200多元的,貴的有2000多元的,究竟該挑個多少錢的行車記錄儀呢?
細分後發現,在千元以內的範圍內,200元的價格差距已經足以在產品質量上提升一個檔次,而超出千元的產品差別更多的是在高階功能上,比如增加安全預警、GPS導航等功能,所以如果您要選擇一款基本夠用的行車記錄儀的話,選擇一款300到800元範圍內的已經足夠使用,具體的選擇也要看各位的心理預期了。不過購買無數電子產品的經歷讓小編不由得加一句,任何不促銷不帶配件的電子數碼產品都是耍流氓。(記得問他們要贈品吶)
第二個非常重要的選購要素是畫質!作為「黑匣子」總是要還原事件真相的,所以一款具備清晰畫質的行車記錄儀才能保證其存在的價值。
針對行車記錄儀來說畫質也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拍攝廣角,時下的行車記錄儀拍攝廣角多為120°和140°左右,也有廠家宣稱170°,這種廣角一般家用車來說120°已經足夠使用,當然如果140°的話更能記錄更多資訊。不過也不必奢求更大廣角,廣角變大一方面畫面會出現一定範圍的畸變,造成一定的畫質損失,另外一個方面也會變相增加產品價格,造成不必要的支出。
另外,夜晚表現很重要。
除了清晰度,在光線不佳的夜晚錄影畫面的清晰度也非常重要,這也是很多人在購買時容易忽略的一點。有些產品白天拍攝效果不錯,但是晚上的畫面很粗糙。
要想避免此類問題,建議購買前在網上尋找一些有意向產品的視訊資料,不少產品廣告或視訊網站中都有使用者上傳的視訊,看下效果是否令人滿意。
第二步:先挑選適合自己車型的,再找自己喜歡的樣式
也許有人會質疑,購買行車記錄儀肯定是功能最重要,為什麼要把外觀放在這麼靠前的位置上考慮呢?從我們接觸過的一些記錄儀產品來看,由於各自車輛內後視鏡樣式的不同,個別記錄儀樣子看著不錯,但受外觀影響無法放置在車內合適的位置上,如體積過大無法置於後視鏡和玻璃中間,從而造成錄影角度不佳、或外觀不規則安放後影響視線等等。這種情況並不少見,看著不錯,但是安在擋風玻璃上不是擋視線就是太彆扭,因此適合自己車型的外觀很重要。
記錄儀的正確安裝位置是在內後視鏡與擋風玻璃中間,當然左右上下區域內小幅移動也是可以的,但是角度不要太偏,否則視訊將不具參考性,所以若選擇了一款無法安裝在正確位置的記錄儀可就得不償失了。
第三步:優先選擇帶有迴圈錄影模式的產品
我們在挑選行車記錄儀的時候,一定要關注它們儲存錄像的方式。目前大多數記錄儀會採用迴圈錄影的方式,也就是儲存卡錄滿以後會用最新的錄影頂掉早先的錄影,迴圈往復。
不過仍然會有個別記錄儀錄滿以後會自動停止,需要手動操作進行刪除,這點在購買前一定提前問清,避免後續使用造成不便。
導航、電子狗、重力感應等繁多功能不必太在意。
為了贏得市場的認可,很多高階行車記錄儀在滿足了錄影功能以外,新增了很多功能,如導航、電子狗、車道偏離提示、甚至重力感應等先進功能,這些高階功能的確能幫產品增色不少,不過對於消費者來說,購買首先要考慮基本的錄影功能是否滿足,而後再根據需求選擇其他配置。
買了估計你也不會用,不是你笨,而是你真的懶得用!
關於安裝方式:粘膠、吸盤各有利弊
通常情況下,行車記錄儀的安裝方式分為貼上和吸盤兩種,兩種方式優劣勢也非常明顯。通過我們的親身體驗來看,膠粘的方式更牢固,但是膠粘上去的方式有個弊端,就無法再隨意移動了,如果需要在不同的車輛間換著用,恐怕就不太方便了。
吸盤的方式則相對靈活一些,安裝拆卸都很方便,但是吸盤在溫度較高的夏季和溫度較低的冬季有可能有脫落的風險,並且吸盤的牢固程度較膠粘還是稍差了一些。
關於安裝位置
關於記錄儀的安裝方法,一般產品的說明書上都會有詳細介紹,安裝要求也基本相同。空間允許的情況下,優先選擇後視鏡後方的位置,這裡位於車輛中間,記錄角度會更加準確。位置不要太靠下,否則容易遮擋駕駛員的視線。
如果空間有限,向左右兩側微調也是可以的,但是位置不要太偏,否則拍攝角度會不準確。更不要圖方便,把記錄儀安裝在擋風玻璃的左上角或右上角,那樣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3/node1566464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