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可以分為三大類,一是事故件如保險槓、翼子板等;二是保養件,如三濾等定期保養要用的配件;還有一類是發電機、軸承、減震件等維修件。按性質分,又基本可分為以下四種:
一、正宗配件。
這類配件,正宗是正宗的,基本都屬於進口,一般只針對進口車。但這些配件,也屬於廠家打擊之列,因為貿易渠道雖然是合法的,但並未經過廠家授權。
二、配套廠件。
所謂配套廠,是指給整車生產廠家供應配件的廠家。從配套廠流到市場上的配件,就叫配套廠件。市場上的配套廠件又有兩種身份:一種是配套廠提供給整車廠但因為質量等原因被退回的;另一種,是配套廠特意為市場準備的,符合廠家的標準,但材料可能會有所不同,比如用國產的原材料替代整車廠要求的進口原材料;還可能偷工減料。
三、副廠件。
四、假冒偽劣的配件。
它們或假冒上述三種配件的生產廠家,或採用劣質材料。
前兩種配件裝車還可以,對行車安全基本無礙。這裡主要說的就是後兩種,副廠件、劣質汽車配件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不像普通生活用品那樣,只是在工藝、品質上存在問題,嚴重時會危及到車主和他人的生命安全。然而由於利益的驅使,仿冒配件至今仍難以杜絕。要想在汽配城之類的地方買到真正的原廠配件,就必須要練就一雙"火眼金睛"。那麼如何分辨劣質配件呢?
1、看商標
要認真查看商標,上面的廠名、廠址、等級和防偽標記是否真實。因為對有短期行為的仿冒制假者來說,防偽標誌的製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一筆不小的支出。在商品製作上,正規的廠商在零配件表面有硬印和化學印記,註明了零件的編號、型號、出廠日期,一般採用自動列印,字母排列整齊,字跡清楚,小廠和小作坊一般是做不到的。
2、看包裝
根據包裝進行識別,是檢驗汽車配件真偽的重要方法。純正部件包裝製作精美,色彩、花紋、樣式都有一定的規則,一般是很難仿製一樣的。仿製的包裝製作比較粗糙,較容易辨別。但有些仿製者依靠現代先進的印刷技術,將零件包裝製作得很逼真,如不仔細辨認,也很難區別。進口汽車配件一般都有外包裝和內包裝,外包裝有包裝箱、包裝盒;內包裝一般是帶標識的包裝紙和塑料袋或紙袋。純正配件外包裝箱(盒)上都貼有廠家統一、印刷清晰、紙質優良,並印有GENUINE PARTS(純正部品)標記,且標有零件編號、名稱、數量及生產廠和國家,如圖2所示。而仿製的標籤印刷不精細,色彩不是輕就是重,很難與純正件包裝一致,使用電腦列印的零件編號及生產廠商標記的色彩非輕即重,仔細辨認,就能區分真偽。
3、看防護表層是否完好
大多數零件在出廠時都塗有防護層。如活塞銷、軸瓦用石蠟保護;活塞環、缸套表面塗防鏽油並用包裝紙包裹;氣門、活塞等浸防鏽油後用塑料袋封裝。選購時若發現密封套破損、包裝紙丟失、防鏽油或石蠟流失,應予退換。
4、看膠接零件有無鬆動
由兩個或兩個以上零件組合成的配件,零件之間是通過壓裝、膠接或焊接的,它們之間不允許有鬆動現象,如油泵柱塞與調節臂是通過壓裝組合的;離合器從動輪與鋼片是鉚接結合的,摩擦片與鋼片是鉚接或膠接的;紙質濾清器濾芯骨架與濾紙是膠接而成的;電器設備的線頭是焊接而成的。選購時若發現有鬆動,應予調換。
5、看轉動部件是否靈活
選購機油泵等轉動部件總成時,用手轉動泵軸,應感到靈活無卡滯;選購滾動軸承時,一手支撐軸承內環,另一手打轉外環,外環應能快速自如轉動,然後逐漸停轉。若轉動部件轉動不靈,說明內部鏽蝕或產生變形,不要購買。
6、看總成部件有無缺件
正規的總成部件必須齊全完好,才能保證順利裝配和正常運行。一些總成部件上的個別小零件若漏裝,將使總成部件無法工作甚至報廢。
7.看非使用面的表面傷痕
從汽車配件非使用面的傷痕,也可以分辨是正規廠生產的產品,還是非正規廠生產的產品。表面傷痕是在中間工藝環節由於產品相互碰撞留下的。
優質的產品是靠先進科學的管理和先進的工藝技術製造出來的。生產一個零件要經過幾十道甚至上百道工序,而每道工序都要配備工藝裝備,其中包括工序運輸設備和工序安放的工位器具。高質量的產品由很高的工藝裝備係數作保障,所以高水平工廠的產品是不可能在中間工藝過程中互相碰撞的。凡在產品不接觸面留下傷痕的產品,肯定是小廠、小作坊生產的劣質品。
現在汽車配件市場魚龍混雜,質量參差不齊。所以,在您購買配件時,一定要選正規廠家,多進行判斷,才能達到既省錢,又安全的目的。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