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各地旅遊自駕拼車:
歡迎諮詢第一美女領隊Annie是個瘦子 微信wandou188
幾乎每個熱愛自駕游的人心中都有一個川藏夢,
無論是自然風光還是風土人情,
或者是濃郁、神秘的宗教色彩;
但是對於踏入這條線路,
我們往往止於進藏第一步「高原反應」,
不僅僅是人,車也存在著高反。
高原反應即急性高原病,是人到達一定海拔高度後,身體為適應因海拔高度而造成的氣壓差、含氧量少、空氣乾燥等的變化,而產生的自然生理反應,海拔高度一般達到2700米左右時,就會有高原反應。
人的高原反應體現為發燒、噁心、嘔吐、頭痛、胸悶、氣短、心悸、口唇紫紺、失眠、多夢、血壓亦可能升高等症狀。
那麼車的高反又是什麼呢?
汽車表現出的高反,我們更多是通過發動機來感受的。因為高原上氧氣稀薄,使得發動機汽缸內的進氧量減少、燃燒效率降低,於是其提供的能量就會衰減,反饋給我們的直觀感受則是車輛動力供應不足、加速遲緩、超車乏力。
這些特點在自然吸氣車型和渦輪增壓車型上的體現最為明顯。無論什麼車,都會因為空氣含氧量降低而出現動力不足、剎車油溫過高、水溫過高、熄火等等現象。
車輛高反的原因及症狀表現。
1、 較髒的空濾可能在平原可以繼續使用,感覺不出太大的差別,但是在高原,這個影響就會被放大很多。
2、由於高原沸點降低、山路居多、剎車頻繁,這更加容易造成剎車油油溫升高至沸騰,一旦產生大量氣泡,則會嚴重影響剎車直至剎車失靈。
3、汽油也同樣面臨此類問題,特別是在高原,氣壓較低,如果加油時過滿,油箱中空氣不足時,會瞬間造成真空使得油泵出現斷油狀況,車輛熄火,發生危險。
4、頻繁換擋也會造成水溫升高,車輛出現動力衰減症狀,而變速箱油溫不能及時得到散熱的話,也會嚴重損害變速箱,車輛可能會損毀。
避免車輛高反應做好預防工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在進入高海拔地區時,要準備好各種高反藥物,氧氣袋,防曬霜等。車同樣如此,想要成功自駕進高海拔區,就要提前為汽車可能的「高原反應」做好準備。
1、一輛動力充足的越野車是標配
在高原地區行駛,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氣壓逐漸降低,容易出現空氣含氧量降低而導致發動機充氣量下降,動力性降低。海拔高度每增加1000m,大氣壓力下降約為11.5%,空氣密度減小約9%,功率下降10%左右。所以去高原自駕游,首先是要配備一台動力性能較高的車輛。越野車無疑是最佳選擇,在具備澎湃動力同時,更擁有強悍爬坡能力,讓你的進藏「登高」之路所向無敵。
2、更換乾淨的空氣濾芯配
在高原行駛,為了要獲得充足動力,除了配備一輛動力強大的越野車,在出行前還要及時更換乾淨的空氣濾芯,以保證進氣暢通。
3、時刻留意汽車胎壓變化
高原地區行車一定要隨時留意胎壓的變化,隨著大氣氣壓的不斷變化,胎壓也會出現小幅的變化,在行駛過程中要儘量確保胎壓在規定的範圍內。而且「備胎」在高原地區來說,比平底形式更顯得舉足輕重,高原地區道路條件差很容易引起輪胎爆胎,容易在人煙稀少地方遇到爆胎維修不便,這個時候最好能夠儲備1-2條備用胎,並確保備用胎氣壓在規定的範圍內。
4、高原地區水箱易「炸鍋」
高原氣壓低還會造成冷卻水沸點降低。70-80℃的水溫在內地是正常水溫,而在高原地區就已經「開鍋」了。高原地區行車,受到氣壓下降的影響,水箱很容易「開鍋」,在出發前就要檢查好冷卻系統,不使用含有酒精的防凍液。在路程中要及時停車冷卻,然後慢慢墊毛巾打開水箱蓋,開蓋和加防凍液進入時,容易發生防凍液衝出水箱情況,一定不要靠近箱蓋,以防燙傷。
5、避免給車加滿油
駕車出行前,大家都習慣給車加滿油。但在高原,氣壓較低,如果加油時過滿,油箱中空氣不足時,會瞬間造成真空使得油泵出現斷油狀況,車輛熄火,發生危險。因此加油時要避免滿油,同時可以在加油行駛幾十公里後將油箱蓋打開一次,讓油箱內充滿空氣。
6、善加利用車輛檔位
善加利用車輛檔位也很關鍵,手動擋比較容易,而自動擋的車主要利用車輛設計的限制檔位模式,不能D檔行天下,在爬坡、越野等行駛環境中,將檔位限制在2-3檔內不再升檔。這樣可以有效降低換擋次數,降低變速箱油溫,也從而使得車輛更加保持動力,避免損壞。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