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卡車為什麼要有十幾個擋位?

Neoh Ch ...| 2017-06-28| 檢舉

眾所周知,我們平常開的手動檔的家用轎車一般是5個擋位或6個擋位,極少數的車有7個擋位的,除了那些賽車;而自動擋車型,一般都是6個擋起步,七擋、八擋、九擋,甚至十擋,這樣已經算擋位比較多的了。

但是,以上無論是手動擋車型還是自動擋車型,其擋位數要是和重型卡車比起來,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重卡常見的擋位數都在8-12擋之間,有平順性的變速擋位,也有確保足夠扭矩帶動車輛前進的擋位。

比如,斯太爾重型卡車用的ZFS6-90變速器,採用後置組合變速器結構,通過串聯一個2擋的副變速器和5擋的主變速器,從而形成一個具有10個前進擋位的多擋變速箱。另外,還有兩個後進擋,也有高低速之分。

為什麼重型卡車要設計這麼多擋位的變速器呢?

一言以蔽之,這種多擋位變速器主要是為了改善汽車的動力性、燃油經濟性和換擋平順性。擋位細化,駕駛員可以根據路況及載重情況選擇高效率從事營運,減少重型卡車在行駛中高擋位拉不動、低擋位吃不飽的現象。

先說改善動力性

一般重卡多為柴油車,柴油機工作轉速範圍比汽油機小很多,大概在1000~2500轉/分。為了在0~120公里/小時的車速範圍內發揮最大扭矩和效率,也就需要比汽油機配置更多的擋位。另外,通常重卡拉的貨比較多,擋位越多對發動機功率應用越有效!另外在遇到不同路況的時候,也可以用更多的擋位去適應,以此達到行駛車速和輸出動力的最佳匹配。

在實際當中,重型貨車空載或拉點輕東西可以,或者拉重載跑平路,這時可以用高速擋,省油快跑;而如果拉重載遇到上坡或起步時動力不夠,那就用低速擋,大力行駛。

再說燃油經濟性

重型卡車多擋位另一個目的就是為了得到良好的燃油經濟性,即讓車輛在不同車速下都可以使發動機處於經濟轉速區間。比如起步時、加速時、上坡時需要的扭矩大,用低速擋可以更高效、更經濟的加速,減少換擋導致的發動機轉速跳動。

同時,在跑山路的時候,擋位多也會更省油。比如說,在漫長的坡道上,三檔發動機功率浪費很多,換上四檔了發動機功率又不夠了。五速變速箱很多都存在這問題,加速過大了費油感覺車子不平順,所以貨車就多加檔位來改變缺陷。

另外,擋位多了還可以把低速擋設計的更低,高速擋設計的更高。拉同樣重的貨物經濟性明顯提升,因此,現在部分輕卡也有很多用到8速變速器了。

最後說換擋平順性

檔位越多,每個檔位的變速比差值會小一些,換檔時會更順,並且可以根據車速、載重量、車重的不同選擇合適的檔位。而且柴油機工作轉速低、檔位多,也方便控制。檔位越多,變速齒輪也就越多,檔位切換相對就越頻繁,頓挫感就越小,變速箱傳動也就越平順。

換句話說,比如一擋時輸出500牛·米的扭矩,當切換到二擋時突然減少到了300牛·米,動力出現巨大落差,會對變速器、驅動橋產生衝擊,導致換擋的不平順,因此,引入更多的擋位的話,就可以減少動力切換的落差,使平順性更佳。

打個比方,從二摟下到一樓如果只有五個台階,往下走則會比較「卡頓」,而如果把五個台階換成十個台階,是不是就「平順」多了!

總的來說,重型卡車的十幾個擋位,對於改善車輛的動力性、燃油經濟性以及換擋平順性的確有非常積極作用。從而可以使駕駛員更高效的從事營運,減少油耗並且帶來更平穩安全的駕駛體驗。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3/node154858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