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車載功能,車主們大多不願用,卻偏要用手機操作

「加裝個原廠GPS導航只需加兩萬哦!」

各位買車的時候聽到過類似的話嗎?

問題是我有手機有平板,各種導航軟體,聯網實時更新還不收費,為什麼要多花幾千上萬塊裝個什麼原廠導航呢?

先看看車載導航的歷史:

1921年,美國明尼蘇達州John J. Bovy 申請了一項手持導航工具專利:即可滾動地圖,它可以安裝在汽車上,為行駛的汽車導航;

1932年,義大利一家公司發布了一款名為「Iter-Auto」的導航系統,這套系統可以整合到汽車儀錶盤上,組成一個滾動式地圖,另外該系統還配置汽車連接布線,能夠在汽車駕駛過程中自動顯示當地地圖;

1960年,美國成功發射了首個Transit 1B軌道導航衛星,並與隨後發射的幾顆衛星一樣,為海軍導航,它可以幫助船隻準確找到自己的位置。

1966年通用汽車的研究所(GMR)在1966年開發出了無需基於衛星的導航和輔助系統——DAIR。該車載系統提供了與服務中心和路邊信號燈的雙向通信能力;

1984年,Steven Lobbezoo為汽車開發了首部商業用途的衛星定位導航系統Homer;

至此也就和現在的車載導航差不多了,只是現在車載導航只是集成在中控螢幕上的一個APP而已。

歷史課到此結束!再看看車載導航分哪幾種?

首先是外置導航儀,就是這種:

這種外置導航儀,價格在幾百塊左右,但極其影響美觀。這也是有些人將內置導航放在優先級配置的原因之一。

而內置導航儀又分為原廠和非原廠,但一般情況下銷售小妹都會給你說是原廠。

非原廠內飾導航儀,需要先搞一輛車回來開模,這就貴了,幾萬到幾十萬不等,然後匹配車輛系統,再考慮功能、解析度等等,所以也就比外置導航儀要貴了不少,幾千到一萬塊不等吧。

但關鍵是好看啊,而且還集成了想音樂播放、觸屏顯示等等娛樂系統,關機是看上去高大上了不少。

最後一種就是匹配度最高的原廠導航了,它真的就是汽車的一部分了,也可以稱為行車電腦顯示屏。不論是反應速度、功能還是其它什麼的,都比之前說的兩種要好太多了。價格肯定也是最貴的。

所以加裝GPS導航動則幾千塊也就有些眉目了。

首先是模具貴,不論是原廠還是非原廠的內置導航,都需要一套幾十甚至上百萬塊的特定模具,然後再加裝導航,並且是專屬這一輛車的,銷量的多少,就決定了以後這輛車配件價格的高低。這也就是為什麼冷門車型的配件更貴的原因了。

其次是4S店要賺錢,因為現在汽車價格越來越透明,而人們對比價格又喜歡用最低配來說事,4S店當然只能從一些配置上入手了,比如一台低配車加裝導航之後立馬就能和頂配車相比,指導價差幾萬塊,導航才幾千塊,你選誰?

所以你在買車時,如果導航是選配的話,你會加錢裝上去嗎?

特別是一些豪華品牌,系統複雜難用不說,升級還要給錢,真的是哭瞎。

以奔馳為例,選配導航的價格在1~2萬之間,但其實有多少人會用它這個系統導航呢?記得第一次用那套系統,看上去高大上的控制觸摸板,研究了半天,簡直不要太難用好嗎?顯示畫面也是渣得不行,關鍵還是還是當年的新款車型,最後還是用手機導航去了目的地。

當然,車載導航並不是完全沒優勢,它能更精確的定位車輛所在位置,並且與車輛連結,甚至能原地判斷車頭指向,在經過一些隧道時也比手機的接收能力要強。而且螢幕更大,顯示更加清楚。

值得慶幸的是,現在很多新車都標配了此項功能,支持實時聯網,在線更新,反應速度也非常快。

所以對標配車載導航並且很實用的車型,還是值得點贊的,而對於一些高價選配的車型,我只能給你說聲:「NO!」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3/node154705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