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家用車,如果是不同的人使用,開出來的油耗也可能是不相同的。因為駕駛習慣不一樣嘛,有些人的駕駛習慣挺好的,可是為什麼還是費油呢?別懷疑自己的車壞了,這很可能跟你的用車習慣有關。
第一個要說的是車窗,在夏天的時候有不少人喜歡開著車窗開車,不但能享受開車的過程,還能兜兜風。一些小排量的車,在打開空調之後,動力會有明顯的下降,於是很多車主,為了省油,就會打開車窗開車。 其實呢,在起步和低速駕駛的時候呢,行車的阻力主要源自於自重和地面的摩擦力。在行駛到一定速度的時候,車重會成形慣性,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也會有相應的減小,這就是為什麼,很多車,車雖然很重,但跑高速卻很省油了。高速駕駛的時候,最大阻力,源自於風阻。打開車窗不但會破壞原有的風阻,還會增加風阻,特別是在高速行駛的時候。所以,低速駕駛時,可以邊吹風邊開車,會有一定的省油效果,一般家用車,超過60Km/h 了,就儘量把車窗關上吧,不然既不省油,還會增加一定的危險。
第二個要聊的是輪胎。有一部分車,沒有胎壓監測,於是乎,我就經常能在大街上見到,有的車輪胎都已經虧很多氣了,車主仍然開著亂跑。輪胎如果虧氣了,就會增加很大的摩擦力,就像剛才我說的,車在低速駕駛的時候,阻力主要源自於車重和輪胎的摩擦力。而且啊,如果胎壓很低,在高速行駛的時候,還會更容易爆胎。就算是不為了省油,為了安全,也最好定期的檢查一下胎壓,發現輪胎沒氣了,儘快去充氣。或者您也可以去汽配城,花不了多少錢就能裝一套胎壓監測。 再有就是輪胎磨損,輪胎磨損的過於嚴重,就會增加與地面的摩擦面積,這個就不過多的說了,大家都能明白。
第三個,發動機積碳。一般家庭用車,在行駛了一段時間後,都會有一定的積碳。可千萬不能小看這個東西,積碳可以直接導致發動機工作不良、出現抖動、怠速不穩、增加油耗等等的異常現象。如果不長時間跑高速,而是經常市區里走走停停,發動機不會有太高的轉速,那麼建議每20000Km 左右就清洗一次,每10000Km 清洗一次節氣門。如果會經常跑高速,清洗周期就可以延長。之前我也說過,清洗完之後,最好拉高轉速駕駛個幾公里,這樣沒有完全脫落的積碳,就會排出去了。
第四個,換擋時機,這個只針對大部分手動擋的車型。之前節目裡說過,讓自己的車在90Km/h 巡航,一般家用車都是最高檔位了。這時候看發動機的轉速,通常這個轉速,就是最省油的換擋時機了,一般家用車都會在2000轉左右。所以,以後不用糾結多少轉速換擋了,想省油,就在這個轉速換擋吧。但是,要時不時的拉高一下轉速行駛,不然也會產生積碳的。
第五個,長時間熱車。這個怎麼會關係大呢?長時間熱車會產生大量的積碳,對三元催化器也有極大的損壞,甚至是堵塞。如果三元催化器壞了,那麼傳感器傳給電腦的數據就不准了,也就說會導致油氣混合不均勻。發動機出現積碳,也就不新鮮了。不過現在有很多車的技術已經跟上了,就算是三元催化器損壞了,油氣也會正常混合。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