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規直擊|台灣規格等著瞧,Toyota C-HR開箱試駕

無限爆發| 2017-06-08| 檢舉

在這次2017東京改裝車展之後,其實可以明確地發掘Toyota推出的Corssover跨界休旅車款C-HR不僅已經成為改裝市場上的主流,其與概念車時期同步率相當高的外型、眾家改裝廠推出相關套件,儼然已經成為日本車壇的新寵兒。

然而改裝是一回事,原廠又是另一回事。在改裝環境接連遭到不明限制因此越來越不熱衷的台灣,似乎好像還是期待原廠車能一次到位比較實際。但只能說車子會拿來改必然有其道理,何況原廠設定仍是以滿足大多數駕駛為基本原則。但即使如此原廠是否夠用先打個問號,至少就外型上來看本身就相當帥氣的Toyota C-HR,御用改裝廠TRD仍推出了越野風的Extreme,以及都會風的Aggressive空力套件式樣,試圖打造一種威力加強版的概念,所以本次咱們日規直擊就先從TRD Extreme套件版本的Toyota C-HR開箱看起,再來逐步回到原廠規格體驗並試駕傳說中即將引進台灣的C-HR是否有啥高竿之處吧!

首先從外觀開始看起,只能說即使不套上TRD規格改裝套件,Toyota C-HR的外觀依然是帥氣得令人印象深刻。不論是現行新家族式樣下延伸的車頭造型,亦或是豐田家刻意要打造的鋼砲氛圍,平心而論就這略微張牙舞爪又收斂得恰到好處的外觀來說確實相當到位,也難得可以開箱到從裡到外都如此把握視覺的Toyota車款(86表示……)

當然在TRD套件下,Toyota C-HR的水箱罩改成黑色鏡面形式,即使回歸原廠式樣依然是帥到掉渣。而個人認為比較棒的是頭燈組拉出來的造型尖銳又不會嬌柔造做,線條顯得合理到位。此外本次豐田家族式樣下的尖鼻頭設計,C-HR也將其表達得恰如其分,比起過往的Toyota車款來說完整度確實高上了不少。

不過也因此個人在燈組的部份比較擔心的有2點,其一是未來引進台灣的問題,以LED為主的照明設計是否會為了降低成本,來到台灣後就此拿掉?其次則是燈組大面積彎曲和燈組角度過於突出所帶來的破損風險,這點按照日本的路況應該是還好,但在台灣……好啦,相信會越來越好。

RD Extreme規格式樣下給Toyota C-HR安裝的這組疑似日行燈的LED白光組確實相當討喜,不過缺點就是顯得上方的霧燈預留孔有點無所適從。

然而在帥氣又相當鋼砲的外表下,Toyota為日規汽油版C-HR提供的動力卻是差強人意,甚至和許多日系同級車相比明顯差上了一節。

事實上日系Crossover動力不夠到位的問題並不只是在C-HR身上,其他車款開箱試駕時或多或少都有類似的情況,但只能說C-HR在動力方面遭遇的問題會比其他車款來得明顯,不論是數據顯示或是實際駕駛都可以明顯地發現落差。以咱們這次主要關切的日規1.2汽油版為例,雖然採用了全新世代的8NR-FTS缸內直噴渦輪引擎,儘管省油實力不容小覷,但最大馬力卻僅有116ps、最大扭力則為18.9kgm。駕馭起來起步時還算是有達水準,但也不是太過突出;然而當油門踩到一定的時速之後卻也因此略顯疲軟,個人認為相當可惜。

比較日規同級車汽油版的動力表現,Honda Vezel(HR-V)最大馬力131ps、最大扭力15.8kgm;車身較小的Nissan Juke日規則分為1.5 NA版和1.6渦輪版,1.5 NA版雖然最大馬力也僅114ps、扭力15.3kgm,但因為有1.6渦輪版的最大馬力190ps和最大扭力24.5kgm,硬生讓性能追求派有著更強悍的選擇;至於體格最大的Subaru XV,在2.0NA的水平對臥引擎表現下,亦有最大馬力150ps、扭力20kgm的水準,且還不論2017年3月8日即將大改款版本的表現,可見單就動力上來看Toyota C-HR並未有任何凌駕之處,即使油耗真的跟上述車款比較也未能顯著超越。而這顆引擎對台灣最大的優勢或許就是在詭異稅制下可以稅金躲很大,但若採用的是美規的2.0僅144ps的NA舊引擎就又會面臨別的問題;至於真的要認真和現行台規的日系Crossover比較動力……那又是硬不起來的後話了Orz

而Toyota C-HR為了造型,車頭拉出來的鈍角其實也讓車頭前端和引擎室有著明顯的距離和空間,水箱當然不可能順著弧線設計,而是排列在鈍角後頭連貫的直線上,也就是說C-HR確實花了很多心思去形塑車頭造型,即使空了一個三角形也在所不惜。

對照引擎蓋造型和隔音棉未延伸到尖端鈍角處就更為明顯了。1.2T引擎的運轉聲似乎也不是那麼明顯,所以這樣設計還算到位。但美規2.0 NA引擎是不是就能維持同樣的寧靜就不知道了,就怕運轉聲會從車頭前端上緣透出來。

當然這樣的思考純粹只是多想式的庸人自擾,畢竟以Crossover的表現來說,Toyota C-HR在試駕行駛時的隔音確實有一定的水準。

接著來看到側邊的部份,同樣也來開箱檢視一下Toyota C-HR的規格尺寸。

首先要給大家一個概念是,就日系同級Crossover跨界休旅車款來說C-HR的體格其實就僅次於Subaru XV,不僅長4,360mm、寬1,795mm大於Honda HR-V、Mazda CX-3,以及Nissan Juke,2WD版本1,550mm的車高也和CX-3及XV相同。這樣的外觀體格比起豐田自家的老大哥休旅Rav4的長4,605mm、寬1,845mm、高1,715mm來說其實確實縮水了不少,也很明顯做出尺寸上的區隔。

而個人認為Toyota C-HR在側邊的部份最吸睛的莫過於相當具有肌肉感的前後輪拱,跟Juke相比可說是足以分庭抗禮;側群的部份即使不加上TRD套件,大面積的霧面護板呈現得頗為動感,反而加了套件還顯得不夠流利(咦?)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3/node152930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