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寶馬集團數家工廠因博世集團未能按時交付電子轉向系統,不得不臨時停產,截至目前中國瀋陽鐵西工廠、南非羅斯林工廠等短暫停產狀況仍在持續。據悉,電子轉向系統相關部件的短缺將導致寶馬1系、2系旅行車、3系以及4系的生產無法正常進行。
前晚,廣汽傳祺官方微信公眾號也發布了一條,關於廣汽傳祺GS 8因供應商提供的變速箱供應不足,未來幾個月內被迫將產量壓低至7000輛/月,預計到今年10月份才會恢復正常配套供應。
實際上,汽車主機廠因為供應商不能按時交付零部件導致停產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去年,位於日本愛知縣的愛德克斯工廠發生爆炸,從而導致了豐田部分生產線零部件供應短缺,最終被迫停產。還有此前報道的西班牙汽車製造商由於其本土座椅供應商工人罷工,車輛生產受到影響,生產將暫停……為什麼車廠的生產會受到供應商牽制?
對於車廠來說,獲得汽車零部件的途徑無非就是自製或者外購,但最重要的是能夠獲得最佳的成本。至於為什麼選擇外購而不是自製,大多數時候是因為成本,像通用大眾這種主機廠,本身就是巨無霸型的公司,公司職能部門眾多,互相牽制的非常多,如果選擇自己開發某一個零部件的話:
首先得僱傭一批有水平的研發團隊,然後就是投錢研發、蓋廠房、購買生產設備生產,又得僱傭工人還得培訓……這都是錢啊!零部件生產出來得試驗,又得找一批匹配/調試工程師。經過多輪調試匹配,產品終於合格了可以裝車。折騰那麼久,最後發現自造的可能還沒有外購的好用,畢竟人家是專業玩這個的。N年後,公司整車標準升級了,這零部件得換,重新設計開發一個吧,重複上述流程,公司股東淚流滿面……
這還只是一個零部件,想想一輛車上有多少零部件吧,要都是自己做的話得有產生多少成本。所以,出於成本考慮,車廠除了自己造發動機及部分零部件之外,大部分零部件甚至是變速器等部件一般都會選擇和零部件供應商合作,不是自己做不出來,是自己做的成本太高。一切都是為了省錢,省錢才是王道!
所以,車廠跟供應商的關係如此緊密,稍微有點風吹草動都會受到牽連,不能正常生產也不奇怪啊,車廠要做的事就是爭取將這類異常事件造成的損失降至最低。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3/node152210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