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開車是一件看似平常但有門道的事。
不顧一切開門、打火、一腳油門直接上路就真的很瀟灑麼?
其實做好準備再上路,不僅是對自己和家人負責的表現,還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減少車輛的損耗。
今天火仔就幫大家梳理下,真正的老司機在駕駛前是如何做準備工作的。
一、繞車一周,檢查車況
繞車檢查有兩個好處:
首先,可以檢測車輛是否有劃痕及損壞,及時判斷傷情。
很多時候我們的愛車都停在不是十分安全的環境(這年頭哪有絕對安全的停車環境啊),當車輛被劃或者損壞時,及時發現可以儘早處理,以免等到行駛到目的地才發現,那樣就太囧了!
其次,可以判斷車後方或側方是否有小孩。
相信大家都看到過無數「車輛啟動撞到小孩」的新聞了,其實這些司機並非有意,而是車輛在啟動時小孩因為身高太矮處於駕駛員的觀察死角,導致悲劇發生。
如果開車前繞車檢查,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類似的事故發生。
二、冬日檢查引擎,夏日開窗通風
為什麼冬天要檢查引擎?其實這是在檢查引擎蓋下是否有小動物(比如流浪貓)在車內取暖。
由於車輛在熄火後發動機處還有大量餘溫,所以很多小動物會把此處當做睡覺的地方(千萬別覺得小貓爬不進去),如果車輛貿然發動,可能會……
死亡動物的屍體配合上發動機的「烘焙」,這種酸爽相信沒有任何駕駛員希望嘗試。
在夏天,由於烈日的炙烤,駕駛室的內飾物會散發出極其不利於健康的苯等有害化學物,長期暴露在苯超標的環境中會大大增加致癌風險!
所以火仔還是要提醒一下大家,開車前不妨用三分鐘開窗換氣換取一路的好心情,畢竟一路聞著怪味開車,肯定會影響駕駛質量不是?
三、注意車輛狀況,查看儀錶盤警示燈
車輛啟動後,系統會對車輛的狀態進行自檢。
自檢完畢後,如果車輛存在故障儀錶盤上的警示燈就會提示駕駛員車出了哪些毛病。
如果發現發動機自檢指示燈、胎壓報警燈、機油壓力指示燈發亮,需要儘快進行檢測以排查問題。
四、檢查燈光和雨刷器狀態
這兩項都是看似平常,而且也許開車全程都用不到的功能。但是一旦在使用的時候發現功能失靈,就會嚴重影響行車質量,甚至危及生命。
比如開車突遇大雨而雨刷器卻不能正常工作,就會極大影響行車視線,而且火仔還要特別提醒大家,兩廂車還要注意後雨刷器的檢查哦!
燈光同理,如果夜色已晚卻發現燈光失靈……光想想就覺得可怕!
五、系好安全帶!
雖然很多司機都覺得這是句廢話,但是火仔還是覺得能保命的廢話再多也值得說。
畢竟,當火仔本人打車的時候,聽到司機說得最多的話就是:「沒關係你不用系安全帶,你看連我都沒系」。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3/node150727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