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3 月,英特爾花了 153 億美元收購以色列電腦視覺技術公司 Mobileye,引發業界熱烈討論和關注。這是英特爾 48 年歷史中的大收購案之一,上一筆大收購案發生在 2015 年,當時英特爾用 167 億美元收購全球第二大 FPGA(程式化門陣列)廠商 Altera。
英特爾 CEO Brian Krzanich 後來在媒體採訪中解釋了為什麼要收購 Mobileye。他說英特爾想給用戶提供端到端的平台。更重要的是,關於自動駕駛,很多汽車廠商已經在談論 2020 年、2021 年的車型了。「所以現在必須建立我們的平台,技術也需要到達那個階段。」
這或許也解釋了為什麼去年 7 月,BMW、英特爾和 Mobileye 宣布合作,透過開發通用平台在 2021 年達到高度全面無人駕駛汽車的批量生產。
今年 5 月 3 日,在美國加州聖荷西舉辦的英特爾無人駕駛研討會上,英特爾展示各方合作的自動駕駛原型車。
Doug Davis。
進階副總裁兼無人駕駛事業部總經理 Doug Davis 說,現在英特爾計劃為其他汽車廠商和一級供應商提供該平台,加快他們的專案。
去年 11 月,英特爾組建了一個專門的事業部從事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研發──自動駕駛事業部(Automated Driving Group,簡稱 ADG),由英特爾資深高層 Doug Davis 領導。
據了解,自動駕駛技術只是 ADG 受命從事的部分工作,這一事業部還將聚焦於駕駛輔助技術,為汽車廠商用戶包括BMW、戴姆勒、現代、豐田和特斯拉等供應晶片。
此次展出的自動駕駛原型車是 BMW 740i,BMW 計劃在 2021 年將這一車型投入市場。
與英特爾的合作中,BMW 負責控制和動力、零組件集成和功能安全評估。今年 3 月,英特爾收購的 Mobileye 將成為 BMW 原型車的「眼睛」。
據了解,2017 下半年大約有 40 輛 BMW 自動駕駛汽車將進行路測。
部署無人駕駛資料中心
英特爾公司無人駕駛解決方案資深首席工程師兼首席系統架構師 Jack Weast 指出,每輛自動駕駛汽車行駛 1.5 個小時,會產生 4TB 的資料量,這些資料大部分來自鏡頭、雷達和雷射雷達等感應器。
在此次無人駕駛研討會上,Doug Davis 表示,英特爾已部署了首批幾個專門針對無人駕駛的資料中心。
據他透露,這些獨特的實驗室用於算法開發和訓練,以及理解無人駕駛資料行動和儲存的特殊基礎設施需求。研究人員將繼續把來自英特爾測試汽車的資訊提供給這些資料中心,以訓練神經網路並改進機器學習演算法。
此外,英特爾還在矽谷成立了先進車輛實驗室(Advanced Vehicle Lab)。據了解,這個實驗室將探索人造智慧、汽車互聯、車載計算、感知和其他技術,為完全自動駕駛汽車成為現實奠定基礎。
之前有討論認為,英特爾在實現快速延伸方面的經驗沒辦法複製到無人駕駛領域。同時,汽車工業也有很多人不理解開放式合作如何實現差異化和創新。
但 Davis 認為,通用平台和可預測的介面組織技術能夠有效解決問題,這也是推動無人駕駛向前發展的最快速方式。
過去 5 年英特爾個人電腦業務銷量下滑,導致英特爾 2016 年宣布裁減 12,000 個工作崗位。英特爾也承認曾經錯過了行動網際網路的浪潮,不過英特爾 CEO Brian Krzanich 在給員工的一份郵件中寫道:英特爾正在從一家服務於 PC 產品的公司,轉型為向用戶提供雲端服務和數十億智慧電腦連線裝置的公司。
在最近一份報告中顯示,英特爾今年第一季營收為 148 億美元。Krzanich 表示,未來將著重推進自動駕駛技術。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3/node149908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