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合適的機油對摩托車的重要性

無限爆發| 2017-04-07| 檢舉

如果說四輪承載肉體,兩輪驅動靈魂,

那麼伴隨著這個春天的到來,屬於靈魂自由

奔放的時刻終於來了

有時候我們會評價自己是「工業基礎薄,摩托文化落後,政策限制多」的地區,又或者我們會常常評價外面是「稅收低、不禁摩、交通效率高、白雲藍天天天見」的世界。但就在抱怨的同時,我們的座駕並不會因此而發生改變,伴隨春天的到來,唯一等待著被完成的事情就是用思考和行動讓生活變得更為睿智,著眼當下,不如讓這個春天的騎行變得更順暢和安全。

迎接春季的第一場騎行,最重要的就是摩托車的保養,定期更換機油、空濾不僅可以使騎行狀態變得更行雲流水,也是車輛保護的最基礎事項。除此外還有不少細節點需要注意,它們的存在也許並沒有影響當下的騎行,但倘若長期對車輛的細節缺乏關注則會給騎行帶來不少安全隱患。除了常規更換機油、空濾外,剎車油和發動機的整體外觀也是關注的重點。

基本每個品牌的每款車型都有指定的機油品牌和型號,這讓新手在保養車的時候有了一個很好的參考,但倘若不願意按照廠家標準,也可以根據使用需要更高標準的選擇機油。簡單來說,機油分三個類型——礦物油、半合成油、全合成油,礦物油的質量略差,全合成油的質量最好,除了價格稍高之外也可以相應減少更換機油的頻率。選機油主要看黏度,機油桶上面的三個參考數字分別代表了「SAE=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機油黏度等級標準」、「0W=W指代適合冬季使用的機油,W前的數字越小,機油的低溫啟動性和流動性越好」、「最後的數字代表在機油 100度時的黏度,數字越高,粘度越高,越適合在高溫的情況下使用。

換機油是一個特別基礎和簡單的操作,卻依舊被不少人忽略或是「過於重視」。忽略的人連首保的機油都在騎行3500公里後才更換,傾倒出來的機油顏色早已勝似油墨,恐怕再以這樣的形式堅持下去,一千公里後就會導致活塞的運轉不暢從而引發發動機故障。當然,還有「過於重視」的情況,為了更好的保護車輛有人選擇每2000公里更換一次機油,如此一來成本急速提升,為了更好的控製成本則會選擇相對比較廉價的機油。這兩種情況都令人不盡滿意,新車磨合時期一定要定期保養,摩托車在新的磨合過程中會產生機械部件間的摩擦調整,這個過程對潤滑油的需求會比較高,所以在1000 -1200公里左右的時候需要進行首保。之後,盡量選擇標號合適的全合成機油,公里數可以控制在每5000公里保養一次。如此安排既不影響日常騎行,又對車輛做了更完善的保護。

對於停留了一個冬季這種情況而言,在春季騎行前更換一次機油是個不錯的選擇,如果冬天你也騎行,那麼同時更換一下空濾會更有助於騎行,畢竟一整個寒冬的天空一直不夠透徹,大部分雜物的阻攔也會影響空濾的有效性。最後,當一切都完成檢查,唯有整裝待發地走進自然的世界。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3/node146897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