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春節返鄉期間,不管是高速公路、替代道路、鄉間小路,都會因為暴增的車流量,而導致行駛難度大大提高,發生交通意外的機率也相對上升,因此保持安全車距相當重要,但一般計算安全距離的方式,根本就記不起來,或是對距離沒有概念。其實安全距離只需要謹記「3 秒原則」就行。
一般民眾所知道的跟車安全距離計算方式:
1. 小型車應與前車至少保持「速度除以 2」的距離(單位為公尺)
2. 大型車應與前車至少保持「速度減 20」的距離(單位為公尺)
常用時速換算後的距離表
但就算有常用時速的距離表,對於幾公尺的判斷並不容易,只能夠抓個大概,這對於行車比較小心的人來說,相當沒有安全感,因此另一個「時距法」就顯得較為簡單,將無法準確判斷的距離換成時間,就可以明確知道自己是否處於安全車距。
這種「時距法」的使用,就是在跟車時,選取一個遠方定點物件,像是路標、燈桿之類,在前車通過後,隨即開始讀秒,當經過指定物件後,所讀秒數就是與前車之間的時距,小型車應至少有 2 秒鐘之時距,大型車應至少有 3 秒鐘之時距。不過建議都以 3 秒鐘較為安全。
當然「3 秒」並非任何情況都適用,在雨天、砂石路面、下坡、載重物的情況下,都應適時把秒數拉長,延長自己的反應時間,這樣才能保證安全到家。另外國道五號「雪山隧道」則要另外注意,在正常情形下,小型車應保持 50 公尺以上之行車安全距離、大型車應保持 100 公尺以上之行車安全距離,就算車速降到 20 公里以下或靜止,都還要保持 20 公尺的安全距離。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3/node1468562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