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司機
20年前,一輛桑塔納可要賣差不多30萬,我們還覺得便宜呢!10年前,一輛15萬的車子,通常也就只能滿足基本需求,能開,開不壞,配置?空間?別做夢了!現在,8萬塊的車子就已經能讓4個180cm以上的壯漢舒舒服服地半躺著,車廂內安靜得堪比高鐵,動力那是隨叫隨到,還更別說了還有一大堆你用得著用不著的配置。
這就很奇怪了,按常理說,今天和20年前相比,經濟發展了無數倍,物價指數也上漲了很多很多,所有東西的成本應該是遠遠比以前要高得多才對,你看簡單如一張床墊,20年前1000來塊已經非常不錯了,同等質量如今要賣近萬元。怎麼這汽車經過了20年,反倒越賣越便宜了?難道是黑心廠家偷工減料坑害我們?
今天我們就說說這個話題吧!
物價漲了,車子怎麼還便宜了?
確實,如今的物價遠非20年前可比,如果單單從通脹率算的話,現在的汽車應該至少賣100萬元。這也是很多人都有的一個想法,CPI瘋漲,車價怎麼可能反而不斷下滑?實際上,汽車作為一種大型工業品,它的終端價格並不能直接和CPI和原材料價格掛鉤。
CPI和原材料價格確實每年都在漲,但與此同時,這20年間國家飛速發展,帶動了無數產業的發展,這些產業的發展讓汽車企業可以不斷把一些原本需要企業內部消化掉的產能外包出去。
就好比說,以前的車大多自己造發動機,你知道造一台發動機需要多大的投入麼?你要配備一個龐大的研發團隊,專門設計發動機各種細小零件,你還要自己建造好幾個鑄造工廠,來生產這些小零件,每一個工廠都是勞動密集型,要請一大堆工人,你還要自己請一大幫人來專門做質檢,這些巨大的成本,最終誰來買單?
國家發展了,出現了好多好多專門製造這些發動機小零件的企業,它們自己能解決從研發到生產的整個過程,你作為汽車廠,只需要向他們下訂單就行,你自己只要配幾個研發人員,幾個質檢人員就行,相比之下,這麼做是不是省掉了好多好多的成本?最終獲利的又會是誰?
這些外包企業的東西可靠嗎?
嗯,這是個問題。一般來說,大家都知道的是,越是大型的製造企業,它們製造的東西就越少會有什麼問題,但給汽車廠的報價當然也會高些。有些非常有實力的外包製造企業,它們早已經發展為全球生意,它們的產品自然不會有大問題。但很多時候,面對激烈的競爭,一些一心想著賺錢的汽車廠家,會選擇一些小企業提供的零部件,隱患就這麼出現了。
當然,我不是說小企業的產品一定就不可靠,但它們出現質量風險的幾率,確實要大於大企業。在國家並沒有規定汽車廠必須用什麼企業的部件的前提下(也不可能規定,國家只有國標作為標準,但熟悉工業製造的人都知道,國標只是很基礎的入門標準),如今新車出問題的幾率確實要比以前要大。
但這絕不是偷工減料,說白了就是在完全市場條件下,企業自身的一種逐利行為。有的企業希望每一輛車都非常耐用,不出問題,而有些企業(例如一些韓系企業)希望趕緊撈錢,車子能用就行。企業是怎麼想的,沒有法律限制,純粹是企業自己的決定。
我們到底應該選什麼車?
首先,現在軟文滿天飛,大家的選擇困難症多少也是因此而起。這種情況下,老司機建議大家可以跟著銷量走,在每個月中汽聯權威發布的汽車銷量榜單,那些銷量靠前的車子,大多都值得選擇;當然,銷量高的大部分都是因為便宜,性價比高,真要選到最適合自己的,還是要多看無憂哥的文章哦,也可以在文章留言,無憂哥會儘量給出建議。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3/node145999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