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新手司機其實對汽車的發動機艙都充滿了好奇,但奈何知識不夠豐富對於發動機艙內的檢查總是想丟給4S店來做。其實對於各項油液指標的檢查,我們自己就可以做。因為如果掌握好發動機艙內各油液狀態並且能及時加註油液,就可以輕鬆預防或發現車輛的毛病症狀。
雖說平時例行保養時,4S店的師傅都會幫我們做詳細的檢查,但是不怕一萬隻怕萬一,不同環境、路況下的行駛有可能會讓一些油液用量增大或加快變質,所以小編建議各位車主,平時也要多留意這些油液的狀況,別只管開不管養了。下面小編就給各位列出檢查方法。
油液加註口每款車都不一樣,我們都可以從汽車的說明書上找到。
一、機油檢查
確保發動機是冷車狀態, 然後停靠在平整路段,因為一旦車身有傾斜,油底殼內的機油液面就會改變。
1、在發動機艙里找到機油尺的手柄,準備一張紙巾。
2、把機油尺拔出來,用紙巾把機油尺頭粘住的機油完全抹乾凈。這時順便看清楚機油尺的刻度在哪個位置(通常都有MIN和MAX兩個刻度)。
3、把擦乾淨的機油尺插回去,插到底,然後再拔出來。這回粘在機油尺末段的機油就可以用來觀測。
4、觀測機油標尺上粘住的機油,就可以知道發動機內的機油最高點在哪個位置。如果機油液面的位置處於MIN和MAX的中間位,是最理想的位置,證明發動機里的機油量很合適。
而判斷機油是否變質需要利用一張白紙,將機油滴在上面觀察乾淨程度,如果有金屬雜質、色澤偏暗和有刺鼻氣味等狀況,就說明需要更換了。
二、制動液檢查
需要藉助一個小手電從一端照射,我們從另一端觀察。為了方便觀察可以選擇清晨或傍晚。 液位位於兩條上下限刻度線之間即為合格。不足時要添加,添加時要使用同種型號的制動液。制動液本身具有一定的吸濕特點,因此加入的新液一定是封閉瓶裝的。加註完成後一定要把制動液蓋擰緊,防止日後吸入空氣中的水分,造成氣阻和剎車失靈。
注意制動液是有腐蝕性的,要避免弄到皮膚上,也要避免沾到有車漆的地方。
三、冷卻液檢查
在發動機冷態下檢查透明的冷卻液罐,依據冷卻液儲液罐壁上的MAX(最高)與MIN(最低)標記線檢查液面高度。如果液面過低,加註乙二醇基類型冷卻液,這種類型的冷卻液對汽車上的鋁製品可以起到防腐蝕的保護作用。
冷卻液的顏色變暗,渾濁,則表示質量下降,是更換的時候了。
加註冷卻液後,在很短時間內液面就下降,說明系統中可能有泄漏的地方。
四、助力轉向油檢查
如果發現方向變得比以前重了,有可能是助力轉向油出現問題。不過電動助力轉向的汽車,就不用檢測了。
助力轉向油一般是每2年4萬公里更換,保養手冊上也有詳細說明。檢測方法其實跟機油差不多,留意油尺上的油量標記即可。而油品的話也是拿白紙來對色,如果出現發黑狀況就該及時更換了。
五、玻璃水檢查
玻璃水的檢查比較簡單,保證液量不超過上限刻度線即可,發現少了就及時添加,並沒有什麼下限。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車型後窗的玻璃水要獨立加註的。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