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前大家都會去4S店試駕,然而茶哥想問問大家都去試了什麼?真的試出什麼性能好什麼性能不行了嗎? 因為4S店提供的試駕時間和試駕里程都十分有限,很多朋友在試駕結束後都是懵的,更別說可以清晰的感受到這款車的各方面性能並做出是否購買的決定,總的來說就是白試了。那麼有沒有辦法可以杜絕白試呢?
首先,試駕前的準備工作:
1、地廣人稀安全
在儘可能開闊寬敞的地方,或者空曠人少的路段試駕。因為你是初次接觸試駕車輛,不熟悉它的脾氣,萬一操作失誤或車輛失控,避免造成較大的損失。
2、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好與不好都是相對的,所以選一款你想購買的車型中最基礎最熱門的車型作為參照物,可以先行試駕作為參照車的車型,之後好進行對比。
3、相信買家秀和追評
在試駕前了解已經購車的用戶對它的評價,將他們反饋的問題和你最關注的問題匯總,作為此次試駕的目的,大幅提高試駕效率。
4、前戲要夠
為了儘可能在較短的試駕時間內多操作,一些無需上路體驗的,例如後視鏡、雨刷、燈光、音響、空調、座椅等控制鍵以及擋位的具體操作等可以在店內先做靜態體驗。
5、深入了解
不要過分迷信配置表,很多配置表並不會標明防炫目後視鏡是自動防眩目,還是手動防眩目;自動感應雨刷是速度感應式的還是雨量感應式的等問題,這都需要你細心詢問。
做好準備工作之後,就開始上路試駕了:
1、操控:轉向;制動;擋位;懸掛
轉向
考察車輛的方向是否靈敏、準確。在行車過程中,輕輕地、小幅度地晃動一下方向盤,看看車頭能否隨著方向盤發生晃動,以及反應的快慢程度,反應快就很靈敏,沒反應,就說明方向很松曠。
制動
感受制動器是否靈敏,制動反應是否能和制動踏板的力度保持一致,以及制動時車輛是否穩定。試著以不同的力度踩踏制動踏板,看看剎車能否做到輕踩則輕有,重踩能迅速停下沒有滯後感,不跑偏。
擋位
對於手動擋型車輛,擋位是操作最頻繁的部件。在試駕時,將擋把按順序推入各個擋位,感覺擋把進入和退出各擋位是否順滑沒有阻澀感,以及各擋位的位置是否清晰不易掛錯。
懸架
較軟的懸架有利於更好地減震,提高乘坐舒適度;較硬的懸架則有利於提高車輛的操控性能,尤其是彎道性能。判斷一輛車懸架的軟硬程度,可以在低速狀態下(35km/h以內)做一個急轉彎,感受一下車輛的側傾程度,根據側傾的大小,可以初步判斷出懸架的軟硬。
2、動力:起步加速;2、3擋加速;各轉速區動力表現
起步加速
手動擋車型可以在著車起步時,將變速器掛入一檔,鬆開手剎,然後慢抬離合器踏板,但不要踩油門踏板,試試車子的怠速力度夠不夠,看離合好不好控制。
3擋加速
一擋起步以後,就可以將變速器按順序掛入2、3擋,同時保持較大的油門,感受車輛的加速性能。對於自動擋車型,可以將變速器擋把設在D擋,鬆開手剎,然後半深踩油門(日常駕駛一般就踩一半),看看車速能否隨著轉速的提升而迅速提高,很多動力偏肉的車型都是之間轉速飆,不見推背感。
各轉速區動力表現
請同伴觀察轉速表,看看該車在哪一段轉速區域內加速性能最好。如果在很寬泛的轉速區域內都能表現出很好的加速性能,則說明該車具有良好的動力性。
3、舒適:減震;車內噪聲(風噪、發動機噪聲、路噪)
減震
故意走一走坑窪路面,感受一下車輛的減震效果是不是很有韌性,受到震動後,車子是否能馬上恢復平穩而不會出現震動的餘波。
車內噪聲
風噪:主要出現在時速80公里以上,在這個時速下,不同車型的風噪聲音大小不同,很容易做出判斷。
發動機噪聲:主要出現在中高轉速,可以仔細聽發動機在加速時的聲音大小,或是將車速保持在80km/h來進行考察。
路噪:路噪考察的是車輛密封性,與車速、路面、輪胎都有關係,輪胎是廠家原配,可視作原車因素;車速可以控制,只要在同等車速下進行比較就行;最需要注意的是路面,因為不同的路面條件下,同一輛車的路噪大小會有較大的差距。
因此,比較路噪的大小時,要在同等的道路條件下去感受,同時保持車內沒有其他聲源的干擾。
貼士:
路試是感受車輛的實際表現,需要有一定的駕駛經驗。如果你是新手,最好找一個老司機陪你一起。
買車用車不想被忽悠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3/node144610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