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車畢竟和新車不同,「一車一況」的現象造成不同二手車的車況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而且較難得知所購二手車在之前是做的「頂級SPA」還是「街頭足療」,因此在購入二手車之後,很多「島彈」都糾結愛車該做哪些養護項目,二手車的保養和新車有什麼區別呢?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普及二手車的保養知識,希望關注易興昌二手車的粉絲們在參考後對愛車進行一些必要的更換,以保障汽車的性能及耐用性。
一、「油」才是重中之重!
當您的愛車剛剛到手時,肯定要在第一時間查看下這款車的保養記錄,如果有保養記錄,那麼就可以參考前任車主的保養里程,進行相關保養,這類型的二手車是最省心的,不需要「島彈」們投入太多精力去研究,直接按著廠家說明書上的保養時間進行保養就可以了。
對於一些沒有保養記錄的車型,我們就要通過汽車的行駛里程來進行相關保養了。一般情況下,很多人都習慣行駛段時間後在進行保養,不過,小編建議客戶們在二手車購買後,最好直接要把機油機濾更換下,機油直接影響著發動機狀態,這些費用也就幾百,成本很低,但如果因為不換機油造成的發動機損害還是比較嚴重的,有些得不償失。更換完機油機濾後,客戶們可以記錄下里程,這樣下次保養的時間我們就心裡有數了。
此外,要更換的還有變速箱油、制動油、軚油、水箱冷卻水、水潑玻璃水等等。還有變速箱油是最易被忽略的,購買二手車後應該更換合乎廠方規格的波箱油,這對於5年車齡以上的車尤其重要。如屬後驅車則要把「尾牙油」一併更換。(記得以上換的油都要是符合廠方規格的,不要亂匹配哦~)
二、輪胎——安全行駛的命脈
輪胎就像人的腳,是汽車中最勞苦功高的配件了,其重要性無需強調。有的車行駛得比較多,輪胎磨痕已經到刻度線了,就必須要換。還有的車平時跑了不多,但是車輛年限過久,輪胎上的印痕雖然很清晰,但是橡膠早就已經硬化,直接影響車輛的抓地性能,安全隱患十分突出,也需要更換。所以輪胎一定要好好檢查。
如果您購買的車輛行駛6萬公里以上或者使用年限超過5年,或者磨損達1.6mm,即胎面花紋磨損到與胎肩上模印的「」標誌一樣高度時,建議客戶們立即更換輪胎。
三——引擎正時帶及水泵——高車齡車型必換!
對於車齡5年或者以上,抑或行車裡數達到7萬公里以上的車輛,最穩妥的處理方法是替汽車換上新的引擎正時帶,否則引擎正時帶斷裂會導致活瓣上下移動程序大混亂,並與汽缸活塞發生碰撞,這樣所有引擎盤頂零件便會受到損毀。換引擎正時帶的同時,可以將水泵及皮帶一併更換。
四、美容——二手車也要「面子」!
為了讓自己的「愛車」重換往日榮光,在剛剛買到車後,建議到汽車美容店、油站或代理的售後服務中心,做一次徹底的去漬深層打蠟或者拋光,令汽車回復光采,讓車主有駕駛全新汽車的感覺。
當然,如果大家是在二手車市場淘到車的話,相信這一步可以省略了,因為很多車商都會把二手車打造一個英氣逼人的好賣相的,這些準備工作早已做完了。
五、車廂環境也需要悉心打造!
很多客戶也會有疑問「新車會有一些車內的甲醛超標的情況,如果購買二手車會不會存在類似污染呢?」其實無論新車還是二手車,最主要的污染源都是甲醛,和我們房子裝修遇到的問題,基本一樣。相對而言,二手車的甲醛濃度要比新車低很多,新車剛剛出廠的時候,車內有害氣體的濃度往往最高,甲醛的釋放周期比較長,一般為3至15年。
一般來說,3年多的車型,車內的有毒氣體就少很多了,但我們還是要注意下來自其它方面的污染源,比如:香水,橡膠腳墊,或者一些其它的車內裝飾,這些都是容易產生污染的東西。所以對新購的二手車車廂進行除味消毒是不容忽視的。常見的有吸塵、蒸氣深層潔凈,還有很多消毒抹拭及負離子空氣凈化等服務,經過這些手段把車廂中殘留的各種異味,以及上任車主留下的氣息一併消除殆盡。
另外,我們需要注意的是車內地膠。很多人在購買新車的時候,往往都會鋪上地膠,但地膠本身不透氣,雖然表面上的水被隔絕了,但是當車內外存在一定溫差的時候地膠和原車地板之間就會有水汽產生。這些水汽被地膠封住無法蒸發就會一直留在車裡,時間長了,會產生一股霉味,嚴重的還會腐蝕地板。所以我們購買二手車,如果車內有地膠,如果購買的車型時間長了,我們可以把這些地膠拆除。
不要說是車輛,任何機械設備都是要認真維護保養的;內行的人員都知道一個道理:就是「養」重於「修」;保養到位了,不僅僅是安全有了保障;同時還可以,大大的延長車輛的使用周期和使用壽命;降低成本支出;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所以,當我們購買二手車後,做一次全面的維護與保養就顯得非常重要了。畢竟二手車全面保養所產生的費用,遠比新車的購置稅要小的多。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3/node1440702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