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度教育品質評比 台韓等亞洲5國冠全球

語恩| 2017-02-06| 檢舉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公布有史以來最大規模全球學校排名,亞洲國家表現搶眼,新加坡、香港、南韓、日本和台灣攻占前5名,阿曼、摩洛哥、宏都拉斯、南非、迦納吊車尾。在歐洲國家前段班中,德國第13名,英國名列第20,美國表現不理想,只有第28名。

這份調查以76國的數理表現為依據,OECD認為調查結果證明教育與經濟成長之間的關聯性。

OECD教育主任徐萊赫(Andreas Schleicher)說:「這是我們首次真正得出全球教育品質評比。」

「評比意義在於不分貧富,讓更多國家得以比較自己與全球教育領頭羊之間的差距,發現自己真正的強項與弱項、去觀察改善教育品質可能帶來什麼樣的長期經濟益處。」

徐萊赫指出:「如果你進到亞洲學校的教室,會發現老師希望每個學生都能成功,教學非常嚴苛、集中、連貫性強。」

徐萊赫說,排名前5的亞洲國家「非常擅長把最有才華的老師集中到最富挑戰性的教室,因此每個學生都能接觸到優秀的教師群」。

徐萊赫說,表現最佳的新加坡在1960年代人口不識字比例還很高,如今取得這樣的佳績,可見朝這方面努力可以帶來顯著進步。

英國大約1/5年輕人未達基本教育程度便離開學校,OECD認為減少這個數字並改進學生技能,可以為英國經濟帶來上兆美元收入。

不過英國教育界領袖塞爾登爵士(Sir Anthony Seldon)批評這項評比「弊大於利」,「只會把學校與全國教育體系從真正的學習,帶上重複死背的歪路」。

美國這次交出的成績單乏善可陳,不但摔到歐洲成功國家腳下,還被越南超車。瑞典的退步也相當顯著,OECD上週才警告瑞典教育體系存在嚴重問題。

OECD也列出1份經濟成長潛力排名,顯示若全國所有15歲學童達到基本教育程度,GDP可能有多大成長:

以上列表顯示這些學童提高教育程度後,終其一生能帶來的GDP成長。上述數據假定所有學童都到校註冊,並至少達到基本教育程度。

這份排名彙整各項國際評估而來,包括OECD的Pisa測試、美國TIMSS測試和拉丁美洲的TERCE測試,評量已開發和開發中國家。

這份由史丹佛大學和慕尼黑大學學者執筆的報告主張,教育標準是衡量各國長期產值的有力預測指標。貧乏的教育政策和執行不力,導致許多國家處於永恆的經濟衰退狀態,同理可證,改善教育能帶來重大的長期經濟效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3/node141290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