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到網友發來的一組圖片,講述了這樣一段經歷:
某日網友駕車出門,卻不幸被別人撞到,
結果下車查看,發現自己的車毫髮無傷,而 後面的車就慘了……
原帖文如下:
日本車 (左邊-車牌8291)
德國車 (右邊-車牌20)
買車必須知道:德國車和日本車的本質區別
安全領域,日本車與德國車的真實比較!
德國人想的是要把發動機室做堅固,
以確保在可能出現的事故中儘量把車的損失減少到最小。
而為了人的安全要把駕駛室造的更堅固,
以確保在車的損壞不可避免的情況下,還能保證人的安全。
日本人想的是為了節約成本把駕駛室做的越薄越好,
只要能保證發動機室比駕駛室更不結實就行,
這樣就不至於直接把人撞死,所以,安全碰撞試驗能縷縷過關。
日本車和德國車以同樣的速度撞牆,50公里的時候,
日本解說員對駕駛員說:你看,這是最新科技:發動機下陷技術,
保證不會進入駕駛室造成對駕駛員的傷害;
這是利用塌縮吸能原理製造的三級吸能結構,
確保其通過充分變形來吸碰撞能量以保障駕駛員的安全;但是車已經報廢了。
德國的解說員只對駕駛員說了一句話:
看,沒問題。
然後是時速100公里,撞完之後
德國解說員不好意思地對駕駛員說:對不起,您的車報廢了!
日本解說員大聲對駕駛員罵道:活該你死,開這麼快,你還敢撞牆?
而這兩輛車帶給人的直接區別是:
日本車每百公里省1-2個油,
每開出一萬公里,日本車少花幾百塊油錢,
前提是別有事故,因為一有事故,
日本車用於修車甚至換車的綜合費用要比德國車高很多。
不要只看到德國車的一個保險槓是日本車的幾倍,
德國車需要換保險槓的時候,換成是日本車可能已經報廢了!
想一想你買車花了多少錢,
你每年能開多少萬公里,
你就知道省這點油錢對你有沒有意義!
人要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
就像日本人為了保護自己的森林資源,一定要從中國進口一次性筷子一樣。
日本人為了賺取更大的利潤,是尤其不會在乎別國人的死活的!
再舉個相對專業點的例子,
歐洲車的功率響應峰值是在一定轉速範圍內的一個平台,而日本車則只是一個尖點。
同樣的道理兩種車都宣稱有ABS系統,德國車通常是連帶著EBD的。
而日本車在更貴一些的車型上會標著ABS+EBD!
就是同樣的ABS在極限狀態下的表現也是相差很大的。
但這並不影響日本車的質量,因為絕大多數使用者並不能察覺。
畢竟只有極少數人才能遇到極限情況。而一旦遇倒這種極限情況將是致命的!
品質和質量的差別同樣體現在德國車和日本車在對中國銷售的車型減配置上。
日本人在對銷售的汽車減配置上不僅是為了賺更多的錢還有一種病態心理。
德國人減配置是因為人們病態的喜歡日本車的心理造成德國車必須降低成本和他拼價格。
我說過在國際市場同檔車德國比日本要高1/4--1/3的價格雙方銷量持平。
日系車的普遍特點是:看得見的東西應有盡有,
模樣精緻;看不見的東西能省就省,或者以差充好。
車友一定都很清楚,國內日系車的車禍率最高,特別是車禍死亡率極高。
這些現象的出現,歸根結底源於日系車所謂的的成本核算,不能說就是偷工減料,而是太用心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3/node138197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