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車:最詳細解析 2017 本田 Honda CBR1000RR

John| 2016-11-10| 檢舉

新車:最詳細解析 2017 本田 Honda CBR1000RR

本田在科隆摩托車展上面終於發布了新款的CBR1000RR,在之前的序章篇里我聊到了這款新車並非100%全新設計,

也解釋了SP這個後綴的意義。接下來,我們聊聊2017款CBR1000RR到底新在哪裡。

當然,由於本田率先發布的是SP和SP2兩個高規版本,所以還是以SP版為基礎。

在新車推出之前,CBR1000RR 與同級對手相比最主要的弱點是馬力和配置,

所以2017款車型最大的更新在這兩處(外觀當然也算大改變,但這方面我選擇略過)。

動力總成

2017款CBR1000RR依然使用那副缸徑/衝程為76 x 55.1mm的999.8cc直四發動機,

最高轉速提升至13000rpm,壓縮比從12.3增加到13.0,最終提高了11hp最大馬力,

現為189hp@12500rpm,本田稱中低轉的動力同時也得到改進。

只動這兩三個項目就能增加11hp動力?太天真了,來看看本田在發動機上還動了什麼手腳,

當中包括氣門正時和升程修改、新設計的活塞形狀以及活塞環凹槽、節氣門口徑從46mm擴大至48mm等。

除了加力,本田也不忘減重,發動機自重減少2kg,水箱散熱器窄了30mm、容量少30cc、共減重0.1kg並維持散熱效率不減。

其他包括排氣和油箱也用上了更輕的鈦合金材料。

▲曲軸、正時鏈條和變速箱均採用更高強度材料,對應更強的動力輸出。

▲與現款CBR1000RR相比的動力曲線圖,低轉扭矩與峰值馬力獲得明顯升幅。

▲活塞頂形狀修改使發動機形成13:1壓縮比,活塞環凹槽利用特殊處理提高密封性能和減少阻力,

SP2版本的活塞下半部體積減小,順帶讓活塞銷縮短2.5mm,每隻活塞減重8g。

▲進氣門與排氣門開閉曲線的新舊款對比圖,氣門開啟角度和升程都有所增加以求更強的高轉動力。

另外SP2版本的進/排氣門直徑分別加大1mm/1.5mm。

▲節氣門口徑增大2mm,提升進氣量,風箱體積有所減小。

▲氣門室蓋和磁電機蓋為鎂合金,離合器蓋為鋁合金,加上更短的螺絲等其他細節地方的「斤斤計較」,最終整個發動機減重2kg。

▲滑動離合的內部結構圖,其設計讓離合拉杆操控更加輕鬆,部分零件改用鋁合金,降低重量。

▲排氣閥門內置於排氣尾段,改裝起來也更簡單。

車架車身

2017款CBR1000RR的車架由現款車架修改而成,整體的強度分布經過更改,增加了10%的扭轉彈性,

提升操控響應度。這副車架也經過減重,主車架減少500g,副車架減少800g,後搖臂亦在增加強度的同時降低了重量。

在硬體配置上,2017款CBR1000RR SP也是名牌加身,Brembo單體式卡鉗、Ohlins電控減震,

SP2還換裝了Marchesini超輕量輪圈,前後輪重量分別減少18%和9%。

▲2017款CBR1000RR的座高上升至832mm,軸距縮短了6mm,前傾角(Rake)和拖曳距(Trail)保持不變,

但由於車架增加了10%的扭轉彈性,所以操控反應同樣變得更迅速。

▲繼續減磅!鈦合金製造的16升油箱除了減少自重,還給整車重心位置的優化提供幫助。

▲新款車型變得更加纖小,車頭擾流罩縮窄了24mm,車身擾流罩縮窄了18mm,大腿夾油箱的位置也增加了15mm的內陷。

電子系統

CBR1000RR(SP/SP2)的電子系統在2017款上迎來了大躍進,採用了博世的5軸IMU傳感器來探測車輛行駛狀態,

以讓本田HSTC循跡控制系統更好地運作。本田稱這套系統就是在RC213V街道版車型上改進而來,有了IMU,

2017款CBR1000RR可以載入更多的電子輔助功能,比如彎道ABS、側滑控制、翹頭/翹尾抑制等。

除了帶IMU的TC系統之外,2017款CBR1000RR SP還提供了發動機制動控制、雙向電子快速換檔和集成了三段動力輸出的騎行模式系統,

該系統提供了三種標準模式(舒適、運動、賽道)和三套可自行設置的手動模式。

在SP2版本中,還添加了可編程的彈射起步系統和維修區限速功能,動力輸出選擇從三段增加至五段。

▲怎樣從外觀分別SP(上)和SP2(下)?最簡單的兩個方法,第一是輪圈,第二是塗裝,SP2車身上的藍色比SP更淺。

▲有了IMU,車輛的電子系統可以進行更精準的運作,比如彎道ABS的系統示意,在傾側過彎同時剎車的時候,

ABS從IMU獲取X、Y、Z三個軸向的加速度,以及車輛的偏移(比如推頭、甩尾)這些信息確定車輛的確切狀態,

再配合前後輪的輪速傳感器,精確控制最終的剎車力度。

▲Ohlins電控減震系統同樣通過IMU獲取這些數據,實時調節前後減震器的理想阻尼。

▲由於加入了一整套電子系統,儀錶板上顯示的信息也變得非常豐富,而且這個儀錶板還提供了三種介面模式,

分別是街道模式、賽道模式和機械師模式。不過所謂的機械師模式,你也別幻想得很先進,

真正跑比賽的人也有專門的調車和監控設備,這個機械師模式就是在面板上顯示准切轉速、油門開度、

水溫、進氣溫度、電壓等一些基本的機件運作信息。

結語

許多人在高呼,新的CBR1000RR終於趕上時代的步伐,電子系統終於不再停留在石器時代了。

不過我覺得,為什麼本田首發的是SP和SP2兩個高配車型,很簡單,就是迎合大眾的期待。

但換一個說法,部分電子系統、甚至是硬體上的升級改進,其實並不是「標配」的,要得到,那就等於價更高。

現在對本田2017款CBR1000RR SP和SP2已經算是全面地了解了,而我現在最好奇的是,

日後的CBR1000RR普版,將會「 剩下 」些什麼呢?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3/node133610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