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十年前,如今全世界汽車市場新車成倍增加,尤其搭上SUV的快車,車壇新車雲集眼花繚亂,如何才能識別一款真正的好車?小編教你看好以下5點,相比各種舒適性配置,它們才是一款車的核心所在。
1、設計水平高低?一看便知

關於設計水平,憑心而論,合資車或進口車(其實就是國外品牌)這方面做的還是不錯的,它們的設計體系、水平比較成熟,甚至還有不少經典車型讓車迷們津津樂道。

這方面自主品牌的設計水平參次不齊,甚至出現不少山寨外國品牌的車型, 這主要存在於車廠成長的初級階段,可以理解。可喜的是,我們可以看到,長安、吉利、傳祺、上汽、奇瑞等汽車品牌已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設計體系,在設計水平方面有長足的進步。
2、發動機好不好?參數很重要
在發動機這方面,外國品牌還是很不錯的,只不過基於設計理念的不同風格有所差異。德系車慣用先進、精密的技術,而國內用車環境並不那麼美好,所以發動機有時候會有一些小情緒,如燒機油等等。

日系車雖然車子不及德系那麼紮實、厚重(20萬以下車型),但是日系廠家一貫注重發動機的可靠、耐用性,這個優點還是贏得了不少忠粉。當然以參數來說,國外品牌都還是不錯的。

在發動機這塊,自主品牌確實是軟肋,除了主流幾個品牌已經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2.0L排量以上的發動機還是乏善可陳),大多數自主品牌依然還是沿用國內著名的三菱系列發動機,當然,這方面節省了成本,車型價格也是比較給力,所以占有不少低端市場,但由於SUV本身質量不輕,所以也出現不少「小馬拉大車」的情況,需要注意。
3、變速箱?有幾種不得不說~
關於變速箱,確實值得說道。自從大眾汽車引領旗下品牌一起推出DSG雙離合變速箱,全球汽車圈都不能淡定了,省油節能是一個最突出的優點,所以我們看到如今雙離合變速箱遍地開花。但是雙離合到了國內,擁堵的路況暴露出雙離合長時間低速過熱(乾式雙離合),抖動頓挫等缺點,但是省油的效果也是實實在在的,雙離合的確實是把雙刃劍。

然後說到我們常見的AT自動擋(液力變矩器),質量比較可靠,目前以6速最為主流,5速也可以接受,但是4速也並不是最差,以小型車或者微型車搭載居多,排量小搭載合適,並且降低了成本,這個可以理解。而極少數廠家將4速搭載在緊湊型轎車或者SUV上,這個就不太合適了,轉速偏高,十分費油。
在歐、美、韓系紛紛推出雙離合的大環境下,日系車卻一直堅守AT自動變速箱或者CVT,在質量方面比較放心,CVT也十分省油,這也反映出日系車不跟大流,注重可靠性的匹配風格。
再說到國內,目前主流幾個品牌已經擁有了自己成熟的AT自動變速箱、雙離合變速箱技術,不過仍有不少品牌缺乏自己的自動變速箱,所以我們看到,不少新興自主SUV仍然只有一款手動擋,這是急需提升的。
4、底盤調校?風格迥異,水平各不同
底盤也是反應車型質量高低的地方,國外品牌其實都不錯,總體來看,歐系車注重操控;美系車注重舒適;日系車注重低速的輕快;韓系車模仿日系的風格,一直在努力中。

到了自主品牌,許多廠家在成長中一直逆向研發德、日系的底盤,畢竟技術力量不可一日而就,這是無可厚非的。目前主流自主品牌都在積極研發底盤技術和調教,這是值得肯定的。不過許多蜂擁而上的自主SUV在這方面還是差強人意,但是配置方面很吸引人,身份消費者不能光看到表面的「美好」,更應親身體驗底盤的好壞。
5、"推重比":加速肉不肉?油耗高不高?
汽車推重比是航空領域的說法,在汽車領域可以用來形容動力的強弱,簡而言之,就是0-100km/h加速快不快,或者有沒有「小馬拉大車」或者「大馬拉小車」。轎車方面一般都比較好,因為車質量相對較輕,一般都不會有「小馬拉大車」的情況。

而到了SUV這塊,外國品牌都匹配的比較好,而國內不少自主廠家缺乏核心動力,而市面上三菱的機器一般以小排量為主,以及1.5T、2.0T這兩款,技術都不算先進,性能參數一般,對於部分SUV可能會出現「小馬拉大車」的情況,導致動力和油耗都很尷尬。
面對"推重比",該如何分辨呢?我們可以以0-100km/h加速時間為衡量指標(柴油車除外),如果時間>12-13秒,那麼可以斷定是有點肉的,坐滿乘客車子肯定吃力,而大腳油門又會導致高油耗。如果時間介於10-12秒,可以接受,這也是絕大部分車型的動力表現。如果時間介於10秒,動力可以算是強勁。
發動機、變速箱、底盤」三大件是一個車廠的核心所在,可以看出一款車真正的實力。除此之外,設計水平、推重比的高低也是較為重要的一部分。小編推薦,買車需要看核心,千萬別被"配置"迷住了雙眼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3/node1215505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