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價比神車!中量級四核戰士Z800

卡洛斯| 2017-03-15| 檢舉

高性價比神車!中量級四核戰士Z800

Z800對於川崎來說是嶄新的車型,雖然整體上是由Z750轉變而成,但由於長兄Z1000的表現太過優秀,以至於大家往往會忽視Z750的存在。如今Z800的出現除了風格更往Z1000靠攏外,在很多細節上我甚至覺得它比Z1000更棒,更值得推薦。

自從40年前,川崎首次推出Z1車型以來,Z車系成員便相繼問世,以超強的機動性能掀起了一陣強勁的旋風,被譽為「彎道掠奪者」。如今,在Z1問世40周年的紀念時刻,川崎推出了全新亮相的Z800,替代之前停產的Z750車型。這位Z家族的最新成員造型更前衛,風格更激進,操縱性能更出色,為全球火爆的中量級街車市場再添了一把火!

在Z800出現之前,在大師兄Z1000的閃耀光環下,Z750一直都只能屈居次席,而後者又有無數競爭對手在瘋狂追趕,川崎自然不會甘心,Z750也試過換上「戰袍」變為Z750R,希望能獲得更多買家的歡心。但無奈現款Z1000實在太強了!即使是Z750R也難以招架得住。所以川崎只能重起爐灶,推出馬力更強、扭力更高、外形更兇悍的Z800。即使Z800的售價和Z1000比起來有著明顯的差距,但對喜歡壓彎的騎士來說,Z800無疑是一個相當吸引人的選擇。

排氣量為806cc的全新水冷直列四汽缸16氣門發動機

在外觀上,Z800的外形繼承了近年來Z家族的設計元素,和Z250一樣以大量銳角構成充滿侵略性的外形,車身線條也顯得更大、更壯健,強化大排街車的形象,只是尾部略顯平庸。最具特點的是,新車在車頭設計上找回了Z家族經典的鬼面罩設計,而且在經過許多細節處的修飾後,Z800的外觀線條更為立體、輪廓也更深,面容也具攻擊性,猶如一頭渾身散發著藍色火焰的神獸。

既然是Z家族的新成員,Z800的車身上自然會在很多設計都以「Z」字貫穿。比方說在椅墊上川崎就細心地壓上Z字形狀,大大提升質感。此外,如果你走到車尾你也可以發現車尾燈其實也是由兩個「Z」字組合而成的LED尾燈,具有極高的辨識度,讓所有被超過的車輛都會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被Z800幹掉的。除此之外,激進的油箱罩上也有「Z」字 Logo,整輛車可以說都充滿著「Z」的元素。

前制動是一對310毫米剎車碟配四活塞卡鉗

車頭上方,醒目的全新LED儀錶盤將行車信息切為三個區塊,由左到右依序是油溫、轉速表以及時速,採用全數字顯影,頗具科技感。與Z1000相比,Z800雖然在一些懸掛配置上沒Z1000選材那麼高檔,但整體加速性其實有與Z1000看齊的味道。整體外形最特殊的就是從側面看,其車頭與側殼構成的角度,猶如猛獸開口咆哮般的態勢,同時也表現出Z家族最富個性的外形設計概念,盡顯心思。

在動力方面。跟Z750相比,雖然Z800同樣使用直列四氣缸發動機,但Z800 將原本的Z750 發動機增加缸徑,擴缸後排氣量由748毫升增至806毫升,透過增加的排氣量換取更好的扭力輸出。看似行程比例比Z750 更短的Z800,實際上最大馬力的出現時機要比Z750 少300轉/分鐘左右,輸出功率也由106馬力提升至113馬力。新發動機更注重低扭表現及擁有更好的動力曲線,配合全新45齒的尾牙提升起步性能,目的就是方便市區騎行及日常代步使用。

新設計的肚兜包圍,突顯Streetfighter風格

Z800 的發動機採用鋁合金壓鑄技術製作缸體,讓發動機重量減少1公斤,並減少活塞慣性重量達到10%。Z800

發動機的806毫升排氣量是經由計算機模型精準計算得出,使發動機可以獲得最佳的性能,所以不論我們是市區騎行或高速道路長途行駛,甚至在賽道上,Z800 所擁有的出色動力表現都能完美地運用在各種路況下。

Z800 採用脊骨式鋼管車架,車架以特殊造型具有良好的韌性,能抵禦更強大的扭力。另外由主車架延伸出連接左右兩側氣缸的連接車架,形成類似環抱式車架的結構,這樣的設計為的是提高車架整體的剛性平衡。在排氣管設計部分,將頭段的第一、四缸與第二、三缸各自結合後,在中段處再合而為一,成功保持了四根排氣管長度的相同,獲得中低轉速時發動機良好的性能輸出。另外,這樣的設計能成功縮短排氣管長度,而其獨特的三角切面尾管,讓Z800 的傾角不受尾段影響,擁有強大的過彎性能。

從正面看,很難想像Z800是一輛大型重機

Z800的車身設計十分緊湊,原廠特別對人體工程進行改良設計,當你一跨上車就能深刻感受到。即使這是一輛接近公路級的車款,騎感上也並不覺得它是一輛大排氣量街車,整個騎姿設定相當自然,身高約180以上的騎手在騎乘時姿勢也不會因此覺得彆扭,即使是小個騎手,騎在上面也絲毫沒有大型重機的壓迫感。騎行時,上身略為前傾的姿勢相當自然,把手的開度略比肩寬,或一般騎乘相當輕鬆,就算小個的騎士也有更好的操作信心。

Z800 的坐位並不長,只要略向後坐一點,臀部就會頂到分離式座位的中間,但這樣的距離能讓騎士的騎姿變得更適合壓彎。不論是雙腳、手臂或是上身前傾的姿態,一切都很合身,非常適合遊走在連續彎道的姿勢。以這樣的姿勢騎乘,很難想像這是一輛800cc的大型街車,幾乎不比跑車寬大多少的體型,搭配靈活的運動性,Z800 絕對是彎道之王。

目露凶光的車頭大燈延用了川崎「Z」家族的設計元素

雖然Z800峰值馬力需在10200轉/分鐘才會出現,但從4000轉/分鐘起發動機就不斷有動力湧現直到紅色區域。800毫升的排氣量正好補足600毫升級街車與1000毫升級街車之間的缺點,不用像600毫升街車需要維持轉數才有充足動力,也不用像1000毫升街車擁有較為強烈的瞬間爆發力。在搭配6速變速器後,該款發動機不僅在中低轉速有強大的扭矩輸出,更短的換擋行程配合更大的45齒後牙盤(Z750為43齒),在雙管齊下的情況下,Z800的衝刺感比Z750強出一大截,加速更加凌厲,日常騎行也更加舒適,對於初次轉戰四缸大排機車的車友來說,具有獨特的魅力。

在配置上,川崎顯然毫不吝嗇。Z800原廠所搭配的310毫米浮動碟與Nissin 對四卡鉗,在制動力表現方面相當稱職,手感回饋及制動力,都是屬於不需要再自費升級的水平。另外KYB前叉雖然只有預載與回彈可調,但原廠調校的設定已相當適合多數情況使用,騎乘的回饋感相當好。我們以重剎車以及慢剎車去測試前叉的反應,它表現不錯,沒有多餘的前叉作動。略偏移左側的後懸架,則是為了考慮右邊的排氣管,平衡整體而特別設計。在高速過彎騎乘時能感受到後輪抓地狀況,遇到些微不平路面的處理也表現得當,在Z800上面可以說是表現得恰如其分。

三螢幕顯示儀表,發動機轉速表位於中間

從市場角度看,川崎Z800與杜卡迪Monster795、KTM690 DUKE相比擁有更好的性價比,進入國內後不到一年,就在同級別的車型中掀起巨大波瀾。整體而言,Z800可以說是最適合想嘗試四缸大排街車的車友,在動力上輸出順暢,加上緊緻的車身設計,是少數能將一般市區的親和力與山路騎乘樂趣結合這麼好的一款街車。不過也由於其短軸距和無整流罩設計,在快速公路上的高速巡航對騎士而言會相對吃力點,但這也不是Z800設計時的主要目標。想要一輛車具有直四聲浪,還能滿足市區買雞排與山路騎乘樂趣的,Z800 絕對是目前第一首選。

川崎長沙4S店實車拍攝: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3/node121410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