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還在堅持用鐵制發動機 是不是因為鐵比較高級?
在購買一台車之前,我們肯定要針對這台車做一些很完整的調查,其中很重要的一環,就是發動機。在各大汽車媒體的車型參數頁面里,我們都能看到同一款車型不同細分車型之間的參數差異,其中,很多車型是同時提供自吸和渦輪兩種發動機供選擇的。
好了,當我們仔細研究這兩種發動機的時候,會發現價格較高的,用渦輪的車型,缸體材料是鐵的,而自吸型號的缸體材料,用的是鋁合金。我們都知道鋁合金比鐵要輕,逼格也要更高,那這些渦輪增壓發動機為啥就要用鐵制缸體?難道真的是為了省這點成本?
為啥不用鋁合金
其實這還真不是省成本的問題。我們都知道,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動力要比同排量的自吸機器好很多,但為什麼會好了?原因就是因為,渦輪增壓器的工作原理其實就是通過廢氣推動一個「風扇」,這個「風扇」連接著放在進氣管里的另外一個「風扇」一起轉動。
那這個風扇就把大量的空氣給扇到氣缸里,噴油系統再噴多一點的油,相當於在一個小排量的缸體里實現了大排量發動機的做功力量,因此發動機自然就更加有力了。
但要知道,畢竟不是大排量發動機,氣缸里給混合氣爆炸做功的空間就那麼一點,爆炸力大了那麼多,對整個氣缸的承受力就有更高的要求了,這就是為什麼不用鋁合金缸體的原因。
鋁合金缸體要做到能撐得住渦輪產生的力量,理論上並非不可能,但這會大幅增加製造成本,而使用鐵制缸體,一方面用於發動機缸體的鑄鐵材料有著非常高的強度,就算加大渦輪增壓值也不在話下,另外一方面,鑄鐵缸體的製造成本相比那種高強度鋁合金缸體要低不少,重量也不會太重,因此,用鑄鐵來做渦輪增壓發動機的缸體,也就是合情合理的選擇了。
鑄鐵就一定比鋁合金強度高嗎?
真不一定。如果兩種材料都是相同等級的話,鑄鐵因為先天的優勢,強度是肯定會比鋁合金高的,君不見活躍於90-2000年代的日產Skyline GT-R(現在日產GT-R的前身),2.6T的發動機,原廠宣稱280匹,但通過改裝甚至可以承受超過1000匹的動力。
但上述例子僅限於高性能車,對於普通買菜車而言,它們使用的鑄鐵機器和鋁合金機器,缸體強度都是剛剛好能承受發動機動力輸出的,這類發動機沒有什麼改裝的潛力(當然對於大眾EA113這種就另說了),無論鑄鐵還是鋁合金,盲目增加發動機輸出都很容易造成缸體撐不住,因此,鑄鐵確實比鋁合金缸體強度更高,但對於普通民用車來說,這兩者基本上強度都是差不多的。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