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以來,一遇的炎熱天氣,開車不注意這些可能就要花冤望錢...

優質好文| 2016-06-25| 檢舉

盛夏已至

全國各地陸續開啟「燒烤模式」

人不好受,車也一樣

磚叔作為一名資深老司機

也算得上是半個「汽車老中醫」

今天就免費送你幾個「盛夏用車良方」

get到這些新技能後

讓你在炎炎夏日少受點罪

空調那點事

夏天別管你車停在哪兒

車內都「暖和」的一塌糊塗

知道你熱,但上車別急著開空調

尤其是車輛在暴曬之後

內飾會散發出甲醛等有害氣體

先把車門敞開一兩分鐘「透透氣」再說

與此同時,打開車門、天窗

也有利於車內熱氣散發 這時開空調冷得更快

熄火後也別急著關閉空調

這樣做會使蒸發箱內有濕氣殘存

久而久之會產生異味甚至霉變

「吹臭氣」難聞不說也肯定對身體無益

正確的做法是在到達目的地之前

就提前關閉空調壓縮機並打開外循環

讓車外新鮮空氣吹走蒸發箱的濕氣

另外 空調濾芯也要按要求定期更換

洗車也有講究

車漆其實蠻脆弱的

如果在烈日下洗車

由於車漆(尤其深色)溫度很高

熱脹冷縮的原理下會對漆面造成損害

經常這麼乾的話

車漆暗淡無光、開裂、掉漆

等不好的情況就有可能發生

另外車身表面如果有水珠的話

就好比是一個個的小型凸透鏡

「配合」熱辣的陽光產生聚焦效果

小時候拿放大鏡在太陽下「聚焦點火」的事

大家應該都有干過

「點射」的高溫威力也都有目共睹

會對局部車漆造成傷害而加速老化

所以說烈日下就別洗車

洗完車也最好晾乾或擦乾再上路

自燃怕不怕?

盛夏是汽車自燃事故的高發季節

尤其是那些渦輪增壓車型

別光顧著超車提速爽

「小火輪」的溫度也是相當可觀滴呦

燒的「紅紅火火」是常有的事兒

再加上發動機散熱和空調散熱

機艙里的惡劣工況可想而知

萬一漏 點機油或是哪個塑膠部件

掉落到排氣管或是滾燙的渦輪上

「乾柴遇烈火」的後果可想而知

一般燒起來也就基本沒的救了

常檢查油路是否泄漏 電路是否老化

改裝或者加裝過電子設備的車輛

要尤其注意電路問題

還要儘量避免高溫環境下

讓車輛長時間大負荷地工作

停車後也別立即熄火 怠速一兩分鐘

讓電子扇多吹一會兒增加散熱

打火機香水收了吧

很多高端車裡有個專業香氛系統

咱的買菜車裡沒這高大上的設備

所以大部分人為了掩蓋車內異味

都會在中控台上放瓶香水

抽菸的也時常把打火機遺留在此

夏天陽光夠猛夠烈

車外溫度普遍三四十度

車內到個六七十度並不誇張

劣質香水會在高溫下揮發出有毒氣體

而且大部分汽車香水含有酒精

萬一瓶子與陽光角度合適了

就又會出現「聚焦點射」的問題

爆炸的情況就很容易發生

打火機就更不必多說了

比香水的爆炸危險等級可高多了

此外放大鏡、劣質CD、充電寶

也儘量別放在車裡了

燒了炸了都不爽.....

常看看冷卻液

高溫天氣下用車

要多多留意冷卻液的溫度和量

如果水溫過高就會有「開鍋」的可能

引擎冒煙是「開鍋」最直接的表現

如果發動機出現「卡頓「或者愛熄火

那此時的水溫計可能已經進入了紅線區

如果出現水溫過熱的情況

要緩慢行駛並且就近停車為好

打開發動機艙蓋散熱

甚至可打開暖風為發動機散熱

(暖風用的是發動機冷卻液加熱的)

如果發現冷卻液在標準刻度線以下

要及時添加(可用純凈水短暫應急)

另外 水是不可以代替防凍液的

很多車主以為防凍液是冬天的事

夏天加點水省錢又方便

但其實防凍液也兼具耐高溫的特性

沸點可以達到120度以上

有效預防開鍋 還有防腐防鏽等特性

輪胎檢查很重要

夏天溫度高最愛爆胎

胎壓是最最關鍵的一環

謹防胎壓不足或者過高

胎壓不足易使胎壁磨損嚴重而爆胎

還會導致油耗增加

胎壓過高的話由於高溫熱脹

也會因壓強過大而爆胎

保證胎壓在正常範圍內才是王道

除了檢查輪胎的胎壓與磨損情況

停車時也要儘量選擇陰涼處

長時間強光直射與高溫

是輪胎老化易爆胎的最大誘因

磚叔寄語

別嫌磚叔墨跡愛叨叨

你買多貴多便宜的車都無所謂

你買什麼類型的車也無所謂

但安全和健康是最最首要的

這些小常識值得你花點心思!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3/node114437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