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後,裡面4大問題必須要搞清楚,否則後悔都來不及!
新車提回家,除了興奮還是興奮,總想讓別人夸自己的車好。其實,對於新車主來說,不過買的是「廉價車」,還是「貴價車」,裡面4種問題都必須要注意與搞清楚的,要是不了解的話,容易造成車輛損傷,縮短車輛使用壽命。
1 新車多久做一次保養?
首次保養的時限為:新車保養手冊中的表明的里程數1500-2500公里之間必須做首次保養。部分零部件的保養期為:如機油5000~10000公里更換一次;空氣濾清器40000公里換一次;火花塞 15000公里換一次;引擎油15000公里或1年換一次;電瓶30000公里或 3年換一次等。
2 新車起步要注意什麼?
有些車主認為,新車預熱時間越長越好。其實並非如此,預熱時間過長,不僅容易增加油耗,還會加大發動機負荷。建議發動機啟動後,只要哭暈為此穩定的轉速下就能起步行車,在水溫沒升高之前,可適當控制車速,待水溫正常後就能正常行駛。切記,在磨合期內,最好不要猛踩油門與猛踩剎車。
3 新車需要磨合嗎?
隨著現在造車工藝的提高,新車出廠後也是可以上高速的,只要在磨合期內使用得當就不用擔心。也就是在跑高速時儘可能保持車身平穩,減輕發動機的負荷,速度最好控制在100公里每小時以內即可。
4新車需要拉高速嗎?
拉高速的目的在於消除發動機內的積碳,以提高動力及避免油耗增加。新車在磨合期內要是長時間「龜速」行駛,是非常容易增加發動機積碳產生的。因此,可建議在新車換完首次機油後進行一次拉高速。需要注意是的,拉高速並讓你將車開到200-300公里每小時,而是讓發動機轉速提高到3000-5000轉,並保持這樣的轉速跑一段路即可。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3/node111217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