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品牌健康度居然最差!土豪們的錢都白瞎了!!

Jacky W ...| 2016-05-18| 檢舉

上個月的廣州車展期間,中國統計信息服務中心發布權威《報告》,在23家國外主流汽車品牌中,綜合各品牌的知名度、消費者互動度、質量認可度、企業美譽度、產品好評度、品牌健康度六個方面進行評價。其中《報告》監測到BMW在第三季度品牌健康度最差,得分為-8.10。

茶哥也覺得驚訝,BMW作為中國土豪們最愛的豪車品牌之一,為什麼品牌健康度最差呢?於是我查證一下BMW近年來都「幹了些什麼」。得出結論也在所料之中,這主要因為BMW的負面信息較多、召回事件、產品缺陷、油耗過高等問題對品牌健康指數所帶來的影響。你也沒想到BMW居然也會犯這種「低級錯誤」吧。

隨著汽車全球化進程的發展,各家品牌都想比對手更加早搶占各地區市場。BMW汽車從2005年以來,在豪車銷量上一直處於領先地位,但隨著其它豪車品牌發力,這個優勢似乎遠不如當年。就在今年初,BMWCEO諾伯特·雷瑟夫承認BMW品牌在銷量上有可能不敵對手奧迪,需要加上MINI品牌才能保持冠軍地位。可想而知,在競爭這麼激烈的大環境下,BMW的品牌口碑再不斷往下跌,真的讓人感到「急促」啊。

BMW近年召回事件真的很多嗎?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距離最近的是上個月11月18號,據Autoblog報導,BMW將在美國召回7162輛2016款5系車輛,這些車輛的兒童座椅固定裝置存在安全隱患問題。根據美國國家公路交通更安全局(NHTSA)年表顯示,車輛左後側兒童座椅內下側固定錨點向下彎曲,這可能導致座椅很難或不能正確鎖住。也就是說,這部是零部件問題,而且設計問題,這點違法美國的聯邦法規。

茶哥想問,既然是設計問題,那麼國內這款BMW5系也存在同樣的設計缺陷嗎?這點是不符合美國的聯邦法規,那麼國內有沒有同樣的法規?假設國內的新5系也存在同樣問題,而國內沒有這條法規,就不用召回了嗎?

老外維權也砸車。這是在2013年的法蘭克福車展展館外面,有一位BMWM6的車主在會場外手持消防斧,怒砸一台BMWM6,據了解,車主也是因該車輛屢次出現質量問題,終採取了這樣的行為。在此之前,小編一直認為只有國人才會做出此等行為來維權,但是,原來世界人民都是一樣的,當人的忍耐力底線受到挑戰,一些荒誕行為的發生就不足為奇。

在國內,BMW也有召回的備案

事件一

華晨BMW汽車有限公BMW(中國)汽車貿易有限公司,決定自2015年7月8日起,召回79735輛問題車輛。其中包括5.3萬餘量進口X3,華晨BMW3系部分車型1.5萬輛。

這次召回範圍內部分車輛由於油泵運轉時內部會產生過大的摩擦力,導致油泵工作異常,乃至失效。故障發生時,車輛可能無法啟動。極端情況下可能會導致車輛熄火,存在安全隱患。

事件二

今年8月份,華晨BMW汽車有限公司、BMW(中國)汽車貿易有限公司向國家質檢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決定自2016年2月1日起,召回以下部分汽車,共計16202輛。召回範圍:2003年2月27日至2005年6月2日期間生產的國產BMW3系汽車,共計13597輛;BMW進口的3系、5系和X系列車型,生產日期為2002年1月3日至2006年3月2日期間,共計2605輛。

十幾年前生產車,為什麼到2015年才開始召回?本次召回範圍內部分車輛由於供應商製造原因,車輛在潮濕地區長時間使用後,駕駛員側正面安全氣囊氣體發生器可能發生故障,導致氣囊無法正常打開,極端情況下氣體發生器金屬外殼可能會撕裂,從而傷及車內人員,存在安全隱患。

消費者居然買到召回車輛,這是真的嗎?

按理說,被通告召回的車輛,在沒有消除安全隱患或者沒有達到安全標準之前,是不能再進行銷售的。不過,有一位家住山東泰安市的韓先生向媒體舉報,他發現自己買到了一輛召回車。

根據韓先生介紹,今年7月30日,他在泰安廣寶汽車銷售服務公司花了近30萬元購買一輛華晨BMWX1,在8月25日,正在外地出差的韓先生接到華晨BMW客服電話,稱韓先生購買的X1轎車的燃油箱存在安全隱患,該車在召回範圍內。這下可把韓先生急壞了。

韓先生在網上查到,今年7月8日華晨BMW發布關於華晨BMWX1小轎車的召回通告,而他是在7月30號買的車。也就是說,在華晨BMW發布召回該批次X1之後,BMW經銷商還將該批次的車輛進行售賣,那所謂的召回真的有用嗎?

經銷商的回應是:不知道召回通告。那麼這個召回是在作秀,還是經銷商作梗呢?這也是無從考證。我們還有更大疑問,這件事韓先生主動站出來,那麼有多少車主買到了BMW召回車輛的?會不會有其他BMW經銷商也對要召回的車輛毫不知情呢?真的要打一個大問號。

山東保君律師事務所律師謝凱凱表示,汽車產品召回,就是按照法定的要求和程序,由缺陷汽車產品製造商進行的消除其產品缺陷的過程,包括製造商以有效方式通知銷售商、修理商、車主等有關方;關於缺陷的具體情況,以及消除缺陷的方法等事項,應由製造商組織銷售商、修理商等通過修理、更換、退貨等具體措施消除其汽車產品缺陷。

一個汽車品牌最重要的就是口碑,而口碑的來源無疑是消費者的信賴。BMW近年來出現那麼多的召回事件,確實讓消費者心理「一把寒」。按道理來說,召回也是「好人好事」,起碼在發現問題後不會讓事情繼續惡化,但召回是作秀給有關部門看還是真的為了消費者?就從韓先生這個例子看出,BMW這次召回作秀可能更大。作為國際大品牌,這種「表裡不一」的企業,怎樣讓消費者為你「買單」呢?

所以,當我們從新看回中國統計信息服務中心發布權威的《報告》時,BMW健康程度最差也不足為奇了。

本文轉至車早茶原創稿件,作者陳清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3/node108193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