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的缸,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由於很多剛玩車的朋友對機車排量以及缸數的那些事不太了解,我就不害臊的給大家科普一下。
先說說排量吧。
排量越大,越有力,提速越快,就像玩遊戲的等級一樣,等級越高越厲害。這就是為什麼玩車的人總是不停地升排量的原因。不同排量之間沒有可比性,就像你開著一輛600cc的機車,路上125cc或者250cc的摩托不敢在你面前轟油,但你也不敢跟1000cc的比快,就是這個道理。
注意:下面說到比較不同缸數的優缺點時也只是在同排量上比較的。
再講解缸的事吧。
一直以來人們對缸數存在誤解或者說認識有點籠統,錯誤地認為缸數越多車越有力。這句話可以說是毛病多多,最明顯的毛病在於描述詞語過於籠統,讓人捉摸不透,「有力」是什麼意思,爬坡有力?還是起步有力?還是高速有力?
縱觀機車王國,有單缸,雙缸,三缸,四缸,奇葩的五缸,六缸。
單缸最常見,滿大街跑著,一般的踏板等都是單缸的,典型代表KTM的大單缸。單缸的優點是成本便宜,維修簡單,皮實耐操,省油,起步提速快,所以一般越野車都是單缸。單缸的缺點是震動大,還有就是高速震得蛋疼。總體來說單缸還是挺好的,日常買菜代步OK的啦。順便科普一下,跨騎車普遍比踏板省油,離合器變速器的問題。
雙缸,例如本田CM125、本田cbt(本田CB125-t)、春風650NK等,優點是有了迷人的聲浪,高轉速時提速快,極速比同排量的單缸快,缺點是起步比單缸沒力,造價貴了,體積大了,重量也增加了。
接下來還有三、四、五、六缸,就不一一解釋了,他們都有規律:缸數越少,成本越低,結構越簡單,越省油,越容易維修保養;缸數越多,則反之。缸數越少,低扭越有力,起步提速越快,震動也越大,但極速越慢;缸數越多,震動幅度越小,聲浪越好聽,高轉越有力,極速越快,但是低扭越沒力。
說完缸數在說說汽缸的布局。兩缸以上才有布局,單缸洗洗睡吧。
雙缸有直列雙缸、V型雙缸和水平對置雙缸
直列雙缸又叫並列雙缸,如CM125,他是兩個單缸發動機連接在一條相位角呈180度的曲軸上。當一個活塞上到頂時,另一個活塞則在底下,兩個汽缸活塞上下運動,衝擊慣性得到抵消,所以產生的震動感也比單缸發動機小。
V型雙缸顧名思義發動機呈V型布置, V型發動機也有不同角度的夾角。夾角越小,發動機工作越不流暢,這也是諸多美式巡航車營造出強烈節奏感震動的源頭所在。V型雙缸發動機一般以90度夾角的設計最為流暢,所以高性能的V型發動機跑車多是以90度夾角布置,當中最廣為人知的便是馳名於公路賽場上的杜卡迪V2發動機。還有夾角45度的美式巡航車,典型代表是哈雷戴維森的V2發動機。這個震動有點大,不過震動舒服,雖然我沒試過。
水平對置雙缸,兩個發動機的夾角為180度,兩個活塞的連杆分別裝在相位角相差180度的一對曲柄銷上,形成了絕佳的活塞慣性抵消作用。由於兩個活塞有如拳擊手互博般運動,所以人們都慣稱這類發動機為Boxer(拳擊手)發動機。最典型的就是寶馬的R1200GS。這種發動機的重心低、汽缸之間的點火間隔相等,在彎道中的操控穩定性十分優良。由於兩個汽缸橫向伸延,風冷效果也更為出色。缺點是發動機橫向體積巨大,不利壓彎,容易對發動機造成傷害。
三缸有直列和W型兩種
直列三缸發動機,三個單缸發動機連接在一條相位角相差120度的曲軸上,它融合了單缸和多缸發動機的優點,在發動機規模和運動性能上二者之間提供了一個和諧的平衡點。代表有山葉的MT-09、貝納利TNT1300。
W型三缸就是三個缸呈w型放射狀排列,如寶馬的RADICAL W-3 CRUISER。
四缸有直列四缸和V型四缸
直列四缸跟直列雙缸一樣排列布局,如操不壞的cb400、cbr、r6、6r等,引用車友的評價是國人最愛,木有之一,聲音抓人、動力強勁、散熱量大、夏天烤腿、冬天暖蛋。極速爆表黨必備良駒。
V型四缸就是兩台發動機像V2那樣排列在一起,如山葉的V MAX。
還有奇葩的V型五缸。
直列六缸。
水平對置六缸。
大家都可以舉一反三的理解,我就不一一介紹了。還有更多奇葩的……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