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R1200RS評測--全能摯友
定位與訴求
在RS系列停產9年後,基於R1200R平台同時使用水冷拳擊手發動機的新RS車型重回市場。要理解RS的定位非常簡單:它不是S1000RR,也不是R1200RT;它具有運動性基因,但並不是核心訴求,拿來旅行也未嘗不可,同時能較之其他車型更加犀利和靈活。這樣的描述都不夠準確,真正的精準定義取決於車主要怎麼去使用它。又或者說,不同年齡的人有不同的定義。正是因為有了一定的閱歷,和N次的玩車經歷,才能體會到這種行車心得。
相似與不同
從外形上說,隨便拉來一輛R1200R,,然後把酷酷的符合空氣動力學的半身導流罩加在它身上,視覺上馬上變成了R1200RS。R1200RS的重量達到236Kg,其中導流罩重量約為5Kg。除了導流罩,可以說R和RS的車架幾乎完全相同。配置上,兩個車型配備同樣的1170mL水冷對置雙缸拳擊手發動機,甚至沒有特別調教.最大功率為92kW(7750r/min),最大扭矩為125N?m(6500r/min)。這款發動機已經面世幾年,應該說已經經受住了市場的考驗,重量方面雖比老款風油冷拳擊手發動機稍重一點,但是更強大的輸出可以補償重量大的缺點。可以說該發動機已經成為R系列車型尤其是RT和GS的主力發動機,因為它足夠成熟和穩定。
RS相對與R和GS有很多不同,其中要特別提及後傳動齒比。為了加強該車的旅行特性,RS的後傳動齒比從GS的2.91減小到2.82。簡單說來,就是到達後輪地面的扭矩更小,對應的極速可能會超越老前輩。受這次試駕條件所限,沒有測試極限,但僅從數據方面分析,可以得出肯定的答案。其他方面,如濕式離合器、電子油門、駕駛模式、ASC、ABS等裝備都跟GS悉數相同。
再嘮叨幾句,RS的定位稍微傾向旅行車的方向,特別需要說明的是RS的軸距要比R長1cm多。同時在前傾角27.7度的情況下,RS相比R拖曳距減少了1cm,只有115mm。標準820mm的座墊高度比R的790mm要高30mm。鋁合金的壓鑄把手位置偏低的同時稍稍靠前,搭配標準座高,腿部空間正好,即使身高矮點的騎手也很好用。當然,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個子更高的騎手自然有高座墊選配來應付。
操控溫和輕鬆
駛R1200RS時,超大的離地間隙,完全溫和的操控,不偏不倚的懸架,強調中端輸出的成熟動力,組合起來,既不會顯得過於猛烈,也不會顯得太笨拙。
大直道上,也許是我們提前做了功課了解到後傳動齒比的數據,心裡有點先入為主,總感覺加速更加凌厲。
彎道上,超控也甚為輕鬆,入彎的時候輕鬆推把就可以獲得精準的入彎線路。如果你想再炫一些,只需要轉移身體重心即可獲得更加犀利的彎道操控,在連續彎道中,我們屢試不爽。即使在非鋪裝路面上,D-ESA的及時介入,配合R1200RS極其自然和平衡的彎道性能,也讓你捨不得丟掉油門。在動態模式中,當你大力剎車壓下放射狀鮑魚卡鉗的時候,減震系統配合剎車可以瞬間牢牢抓住普通地面,非常生硬暴力。而在公路模式下,個人感覺更舒服些。車架動態,剎車效果,減震特性,轉向反饋更加對味。動態模式不敢多說,使用公路模式讓我真的感覺是值回票價了。
行車模式
單說各種電子系統可能會讓不少人頭暈,現在我們就各種行車模式小結一下,能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電子系統的工作。雨天模式下油門反映比正常的反應稍微綿軟些,TC和ABS系統的介入比較敏感。公路模式中油門反映比較積極,同時電控介入相對雨天比較靠後。動態模式油門的響應更加迅速,DTC的介入會更加靠後。私人模式則允許騎手根據自己的駕駛風格微調各項配置,可以同時擁有譬如軟軟的油門和「遲鈍」的電子輔助系統介入。如果你願意,甚至可以在行車過程中隨時完全關閉TC(牽引力控制)和ABS系統。
同樣,搭載水冷拳擊手發動機的RS在油耗和續航里程上也很出彩。這輛基本零公里的出廠新車,經過各種路況試駕,百公里油耗車載電腦顯示5.5L。相信充分磨合後,會有更令人意外的表現。在高速公路高檔位巡航表現非常愜意,而在羊腸小路,普通非鋪裝路面,普通鋪裝路面上的表現也可圈可點。
雖然RS搭載了寶馬無縫連結的各種標誌性科技裝備。但還是有吐槽的地方,如在高檔位的時候,換擋輔助的工作非常順滑精準,而在低檔位時有點太過敏感;此外新款的點陣式儀表在全功能模式下,顯示的信息有點太過密集,可讀性不強。左邊的模擬式速度表上,數字排列太過緊密,有用信息不是太多。
版本配置及價格
最後,給大家提下RS的裝備包吧,手邊有東西的話,扶一下,坐穩了:R1200RS基礎版售價14950美金,包含基本的ASC和ABS,兩種駕駛模式(雨天和公路),多功能顯示屏,手動調節減震。夠震撼了吧?不過,如果你在街上看到了,記得拍照留念,因為跟其他配置比較起來,這個配置太弱了,買這個配置的車主必定跟熊貓一樣稀少。
數量相比基礎版多一點的則是售價16025的標準版。這個版本在基礎版上增加了巡航控制,電熱把手,鍍鉻排氣,邊箱支架。其實標準版配置也屬於保護物種,比較稀少。更多的則是豪華版,在標準版上增加了無匙啟動,換擋輔助,動態ESA-GPS支架,中央大撐,行李架和增強型的車載電腦。
你以為我說完了?沒有。如果你錢包還是鼓鼓的,心裡蠢蠢欲動的話,你可以要求加裝專業駕駛模式(價值350美金)。有必要嗎?這個問題,需要我們重新回到發動機部分。基礎版的RS並沒有配備角度感應器,所以它的牽引力控制系統只是基於普通的ASC系統,根據前後輪的轉速差來切斷油門和點火。在專業駕駛模式中,會搭載DTC(動態牽引力控制)系統。這套系統更複雜、更精確和更靈活。在這套系統下,可以擁有多出的「動態」和「私人」兩種駕駛模式。
總體評價
總體來說,RS是一部穩定且舒適的車型。所以,當你賣掉公路賽車準備換旅行車的時候可以考慮下RS。在體會過年少輕狂之後,這部RS或許能讓你的中年危機過的沒有那麼糟糕。
整體概念
繼承R1200GS 基因,但具有旅行傾向的作品。
競爭車型
阿普利亞Caponord、本田Interceptor、川崎 Ninja 1000、鈴木Bandit 1250S、山葉 FJ-09。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3/node103939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