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被騙了:加油真的不能說「加滿」?

重要的最先說

從防患於未然的角度說,視頻內宣揚的理念有那麼一絲道理,夏天加油可以適量而行,別加太滿。但是節目組論證汽油溢出,遇明火會爆炸的方式簡直毫無人性,毫無生活常識。

槽點一:湊整怎麼湊

節目在一開始模擬了人們在加油站加油時,加油工人將387.87的零頭湊成了整400。

可實際上我們湊整無非湊到390而已,為了節目效果一下子多加了2.4L油,能不溢出來麼!湊整都能多湊這麼多,加油小哥你的工資是按提成來算的麼?

槽點二:滿瓶汽油遇熱膨脹

節目為了論證汽油遇熱膨脹的特性(注意:準確的說法應該是汽油受熱揮發變成氣體),在烈日炎炎下找來三個裝滿汽油的可樂瓶,暴曬50分鐘後三個可樂瓶分別發生不同程度的膨脹。節目組以此想對大眾傳遞汽車油箱加滿油後也會像可樂瓶一樣壓力增大導致體積膨脹。

可實際上我們加完油後,油箱裡的油就開始了消耗,而可樂瓶里的汽油可是一點消耗都沒有啊!我知道會有人說,萬一我就是加滿油之後把車停在加油站旁邊的停車場裡暴曬了一個小時怎麼辦?

對這種愛砸場子的小婊砸我想說,下面我將會用「硬實」的姿勢打敗你。

首先,如今汽車的車身結構決定了油箱不會像視頻中的可樂瓶那樣赤裸裸的暴曬在太陽下。如有疑問請看圖說話。

其次,如今汽車油箱在選材時已經考慮到汽油受熱易揮發的特性,油箱自身就能夠承受一定程度的膨脹;具體金屬油箱和塑料油箱分別可以承受多大的壓力,我並沒有找到能夠讓人信服的數據,但有一點可以確認的是,金屬油箱的抗壓性確實會比塑料油箱強。

最後,就算全部條件都滿足,汽油受熱揮發,油箱內壓力增大也沒關係,在油箱結構中有一個叫做碳罐的東西,它負責吸收油氣,再將其導入進氣歧管以達到循環利用的目的。

是不是看不懂?沒關係,看字!!!

此外,油箱在液壓系統中除了儲油,還起著散熱、分離油液中氣泡、沉澱雜質等作用,況且油箱中本身還有冷卻器等裝置。

槽點三:試驗車汽油溢出

節目組找了台報廢車,朝油箱加油一直加到溢出為止,說是為了模擬現實生活中加滿油的情況。

看到這裡我真的忍不住了,請問實際生活中真的會有人把油加到這個程度?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如果有朋友遇見過加油非要加成這個樣子的人,請第一時間聯繫我,好好奇這種人會長成什麼樣子。

槽點四:牽引車拉著試驗車到處跑

節目組為了模擬汽車行駛時,路面的顛簸會讓油箱裡的汽油溢出,特地找了一台牽引車拉著試驗車滿場亂轉。

實驗到這裡,高潮真是一波接一波。模擬路面顛簸沒問題,可你弄個牽引車是幾個意思?實際生活中,誰家車連跑30分鐘一點油耗都沒有?另外,節目組是不是真的太過分,找這麼一輛打不著火兒的報廢車,別說油箱漏油,就是開著開著斷了軸都有可能。

槽點五:開車過火堆

節目裡的終極實驗是牽引車拉著不停漏油的試驗車經過一堆燃燒的木炭,然後試驗車「忽然」著火了!

到此為止,我感覺我的心靈受到了一萬點的傷害!你讓這麼一個滴拉著油的報廢車跨火堆,別說是車,就算是變形金剛他也得爆炸啊!

槽點六:汽油從通氣孔中漏出

視頻的最後,節目組找來一個單獨的油箱再次加滿油(他們到底買了多少桶油),並在烈日下暴曬10分鐘後,發現汽油從油箱的通氣孔中流了出來。

最後這個實驗看起來似乎有那麼一點道理,但實際情況卻是油箱通氣孔會有預緊壓力的單向閥,日常用車中油箱內部的壓力值是不會大於單向閥允許通過的壓力數值的。一句話總結就是,日常用車過程中根本不必擔心視頻中的情況會發生。

寫在最後

現在電視上、網絡上充斥著各種「偽專家」的言論,偏偏他們還都說的一本正經,看上去真像那麼回事兒,咱們消費者還真得有一雙慧眼,千萬不要輕信那些「偽專家」們的論調,受騙不說,說不定還會危害自身安全。

最後也請大家在評論區說出你們在實際用車過程中都遇到過哪些聽上去「很有道理」的謬論,也許你的經歷就會出現在我們下一篇文章中!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3/node102787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