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低調 6 代和 8 代 STI

John| 2017-02-12| 檢舉

經典低調 6 代和 8 代 STI

今天讓我們換個口味看看翼豹 STI 吧 。八代 STI 是許多人心目中的經典車型。

低調的外觀下,最大 540 馬力的輪上功率蓄勢待發,不用多說又是一台速度機器,而外觀只是車主喜歡低調罷了。

簡約不等於簡單,這款拉力版的後視鏡不是 STI 的產品,而是當地改裝店手工打造,一體碳纖維成型。

Works 三片式鍛造輪圈是經過精挑細選最終確定方案,電鍍表面非常耀眼,尺寸則為 18 英寸。

更多的驚喜可能只有等打開發動機艙蓋的時候才能發現。下面我們來一探究竟。

首先,發動機排量提升到 2.5 L,使用了 CP 鍛造活塞及 Argo 鍛造連杆進行強化,耐用性提升不言而喻。

表面看得到的是拋光的鋁合金定製進氣歧管,裡面看不到的是 8 個進排氣道也全部進行了拋光打磨處理。

不等長排氣芭蕉催動的是一顆全定製的 GT 3582 渦輪,內核部分的重新設計,大大提升了渦輪的相應速度。

原廠的雙路式供油系統得以保留,並追加了油壓調節器方便車輛的細化調教,最終在 ID 2000 型號噴油嘴上釋放。

作為冷卻的後勤保障,STI Spec-C 規格的 12 升水噴射系統在後尾箱裡落戶安家。雙油泵副油箱系統也在這裡。

在目前的調教環境下,540 馬力輪上功率輕鬆達成 。車主表示還將挑戰高達 670 馬力的輪上功率輸出。

接下來看一輛更老一些的 6 代 STI 。它的參數對於國內拉力迷來說比較吉祥:最大功率 555 馬力。

從這個角度看後翼子板更容易發現一些,這兩 STI 兩側加起來一共比原廠寬了 101 mm。

看起來如同原廠的翼子板由專業團隊FRP手工打造。

拉力版的碳纖維後視鏡自然必不可少,誰讓它背負著無法忽視的來自 WRC 的血統。

寬大的車尾看似簡潔,其實也有端倪。後槓由 Avis 重新設計,輕量化的後尾箱蓋則由 FRP 手工打造。

車頂原有的鋼板替換成碳纖維材質可謂奢華,但據說在筑波賽道中,這種偷輕改裝其實並不罕見。

發動機經過完全的重新構建。不過由於水平對置結構的原因,翼豹很難拿到「最美機艙」之類的獎項。

擴大行程到 83 mm 後,發動機排量提升到 2.23 L,為提供功率打下了基礎。

HKS 出品的 GT 3037 S 渦輪最大提供 1.72 bar 的恆定進氣壓力,為 598 牛·米的最大扭矩提供幕後支持。

四點式/三點式兩套安全帶共存,據說車主在走街時使用普通三點式安全帶。是的,在日本它可以合法走街。

副駕駛和後排為減重被剷除後,於是這輛車就變成了一個人享受的樂趣。

為了保持這輛將近 20 年車齡的 STI 良好的車身強度,防滾架成了必備的裝備,同時也提高了安全性。

一套Endless六活塞制動系統體現出車主對這輛車深深的感情。

在一段時間裡,可能很難再看到這兩款經典老車重回到拉力賽場中拼殺,但它們帶給車迷的回憶和情懷不會在一兩天裡就消逝。

在新款性能車層出不窮的年代裡,依舊有一群人死守看似老舊的 EVO 和 STi 也正是證明了它們無法磨滅的光輝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3/node100465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