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火影忍者》三大敗筆!恨之不完美!【長文】

毒L宅X頻道| 2015-12-17| 檢舉

《火影忍者》最終以連載15年,長度700回,《jump》歷史第四長度、集英社第五部印刷數過億漫畫作品的偉績謝幕。74年出生的岸本齊史25歲開始在《jump》連載《火影忍者》,畫完700話時已經40歲。這部作品是岸本的全部青春,是每個星期等更新的每個讀者的青春。評價火影的一切都要基於兩個基本點。其一是岸本齊史非常崇拜鳥山明和富堅義博,同時他有個雙胞胎弟弟,他在高中是個學渣。其二是《jump》漫畫的核心元素是「友情」、「努力」和「勝利」,所有得到連載機會的作品都必須宣揚其中至少一個關鍵詞。如同已被奉為經典的《龍珠》、《灌籃高手》、《幽游白書》及正在成為經典的《海賊王》、《全職獵人》一樣,火影非常優秀的表現了《jump》的三大關鍵詞,這點有目共睹。但火影在帶給讀者無數激情、感動和思考的同時,也落得爛尾的遺憾,尤其是被期待為最高潮的「第四次忍界大戰」,其質量之低劣引來無數吐槽。本文基於恨不完美的心態,以文學批評的眼光來為精彩卻遺憾的火影把把脈。

一、設定崩壞

作為一部架空型的作品,作品世界觀的設定必須做到既足夠有趣又邏輯自洽。這些設定需是其他漫畫家沒想到過的,或者比有相似設定的作品更好的,更要把整部作品的全部細節都嚴格納入這些設定中,決不能自相矛盾。即使非得突破設定也要合情合理,例如《全職獵人》。《火影》在第一部的前三分之一遊刃有餘地展開了他那些有趣的設定:忍者世界格局、忍者等級、忍術體系、忍村政體等等。可以說,岸本將此前各熱血漫畫的優秀創意完美地整合到了一起。如果這十五年沒有《海賊王》,岸本也許能有足夠的時間來展現、完善這些設定。可惜動漫界也有既生瑜何生亮。在《海賊王》的壓迫下永遠屈居第二的岸本為了保住讀者,不得不加速劇情,這勢必將最初的經營摧毀。

1.從前的設定被放棄:戰國格局、任務升級體系、忍者等級制度、暗部等

忍者等級、任務等級和戰國格局是早在第六話就交代的最基礎的設定。這三個設定幾乎照搬了《獵人》,又比《獵人》玩得更轉。畢竟獵人等級只適用於獵人協會,而獵人協會只是整個獵人世界的民間組織的一小部分,更不適用於各國政府。但忍者等級和任務等級卻適用於整個忍界,可以說是火影世界觀的基石。按照這兩個等級,剛從忍校畢業的學渣鳴人要向成為火影就必須依靠做任務累計經驗、實力、貢獻和威望。

忍者等級與任務等級緊密關聯,任務等級又與戰國格局相輔相成。如果只在和平的火之國國內做任務,那麼做來做去就只有抓小貓。所以,設定戰國亂世的世界框架目的就是製造足夠多的矛盾衝突,讓故事能不斷地展開。更巧妙的是各國的地理位置。雖然火之國被設定成忍者世界第一強國,但並不會減少故事的精彩程度,因為岸本很聰明地將火之國放在世界之中心,周圍大小國林立,幾乎每個都與火之國有世仇,全都伺機而動。如此一來,鳴人只要一出國門就有的打,有的打就能練級。

岸本是《龍珠》迷,他最初的設想可能也是走地圖模式,讓鳴人不斷地在全世界做任務。一方面通過與不同的隊友、隊長合作,來豐富眾配角的形象,主角配角一起慢慢地升級。另一方面漸漸接觸各國的人,通過鳴人的視角展現各個國家的風土人情、知名忍者,展現五大體系忍術和各種血跡界限。各國的政體、歷史,國與國之間的恩怨也能有序鋪開。甚至在做任務過程中埋一些曉組織陰謀的伏筆,為第二部各國聯合做鋪墊。主角也可以在旅行和戰鬥中思考戰爭與和平的本質。

但是,自從佐助奪回戰之後,大家還見過12小強出任務嗎?除了中忍考試中的鹿丸,大家還記得有誰合理升級的嗎?一句「三年後」,眾小強就都成為中忍了,寧次就成為上忍了。縱然大家都能接受,但啥都不交代真的好嗎?其實鳴人跟著自來也學習期間也是在各地遊歷鍛鍊,如能像小悟空尋找龍珠一樣充分展開,其實很有看頭。但可能急於和《海賊王》拼人氣,一切都匆匆用「三年後」一筆帶過了。TV版原創的那些冗長的任務,可能才是ab喜歡畫的。

沒有任務,鳴人要當上火影就只能通過戰爭。沒有任務的鍛鍊,他要獲得贏下戰爭的力量就只能「開掛」。沒有任務,五大國就永遠只是個名字。直到五影大會,讀者只見識過風之國,對其他幾國的了解幾乎為零。到忍界大戰各國忍者一堆一堆地出現,由於前期沒鋪墊,他們幾乎都成路人甲,沒有一個立得起來。在再不斬故事點燃火影的人氣後,岸本為了加速發酵立刻祭出中忍考試這一大招。可惜這依舊是個失敗的策略。由於任務太少、鍛鍊太少,第七班三人直到中忍考試第二階段連絕招都沒一個,而其他小強已經有至少一個招數,豬鹿蝶都已經能打配合了。

白剛剛登場時帶著霧隱村暗部的面具,要多酷有多酷。後來我們得知卡卡西曾當過暗部隊長,再後來我們得知鼬神也當過暗部,立馬讓人覺得暗部都是卡卡西級別的忍者。同時,白隸屬暗部追殺部隊,伊比喜隸屬暗部拷問部隊。如此多的精英忍者,如此複雜的組織架構,暗部本該在作品中有很大的發揮空間。作為執行特殊任務、秘密任務的部隊,完全可以藉助暗部的戲份來交代各國隱秘的政治和歷史。但事實上呢?中忍考試之後暗部還有丁點的戲份嗎?

2.從前的設定被推翻:查克拉量有限、五種遁術相輔相剋等等

第一部中的卡卡西是一個近乎完美的存在,忍、體、幻、賢都是出場人物中的翹楚,唯一的缺點就是查克拉量較少。但動不動就累趴下的缺點並沒有降低他的人氣,反而使卡卡西的形象更真實更合理。同樣由於查克拉量有限,佐助、鹿丸的術都無法持續釋放。這是一條最重要的設定,它使火影人物不會無限膨脹,掌握強大忍術的忍者並不會強到無解,一旦查克拉用盡弱小的一方就有翻盤的可能。為了在戰鬥中補充查克拉,岸本還設計了類似《龍珠》中仙豆作用的兵糧丸。雖然作用不大,但為當時只是下忍的主角團能持續作戰提供了劇情合理性上的支撐。

但是,自從疾風傳開始,你見過主角或反派有誰查克拉不夠用嗎?鳴人體內有九尾從來只會暴走絕不會查克拉不夠用,小櫻學會百豪之術後查克拉也源源不斷,曉組織人人變態,穢土出來的死人原本就查克拉無限,boss級的帶土、斑、輝夜姬壓根兒就沒考慮過節約查克拉啥的。連一天只能用兩次千鳥的卡卡西在忍界大戰中都能隨便出招,我都不想去數了。其他路人甲乙丙丁力量用完後只要鳴人一摸、小櫻一治療就滿血復活。兵糧丸?誰還需要。

卡卡西帶領鹿丸小組擊殺不死二組一役中,岸本用平行敘事的方式通過大和之口第一次介紹了忍者世界五種遁術體系。這一設定的靈感明顯受《獵人》中念力體系的啟發,連試紙檢測屬性都直接照搬過來。之所以不算抄襲,蓋因借鑑了中國陰陽五行理論,因此火影的這一體系更完整更有說服力。五大體系各有優劣、相輔相剋的設定起到了平衡實力的作用。相剋就意味著縱使某人能將一種體系鍛鍊到極致也未必就能打遍天下,卡卡西能擊殺強自己好幾倍的角都,佐助完克迪達拉,憑的均不是壓倒性的實力而是純粹的屬性相剋。而相輔則為團隊配合提供各種可能性,自來也的油火組合技、大和隊長與鳴人的水風組合技、鳴人佐助的風火組合技,使戰鬥變得更豐富更難預測。

但是岸本卻在後期莫名地引入陰陽遁和血繼網羅的概念,而陰陽遁和血繼網羅不僅不在系統內,而且還高於五大忍術體系,於是掌握了這兩者的人幾乎無視忍術的攻擊。如此一來第四次忍界大戰就再也看不到基於忍術相輔相剋而制定的戰術和配合。岸本直到634話才想起來讓鳴人的風遁與佐助的火遁配合了一下,當然,面對由陰陽遁創造出來的十尾是毫無用處的。當查克拉用之不竭,當忍者不再結印發動忍術,《火影》便放棄了忍者的標籤。這等同於星矢不再爆發小宇宙,孫悟空不再發動氣,劍心扔掉了刀。 評論區中知友風吟說的好:「自來也與佩恩的那場戰鬥是五行忍術最後的輝煌,而螺旋手裏劍就是五行忍術的輓歌。」

3.設定不合理:穢土轉生,白絕等等

穢土轉生是《火影》第一部最酷炫的大招。

復活、召喚亡靈之類的技能在動漫中屢見不鮮。岸本崇拜的《龍珠》就是靠死了活、活了死來推動劇情,死了還能在陰間修煉等著被復活,地球龍珠不夠cd一個瞬移去那美剋星就成。當時的讀者之所以不覺得這樣反覆復活很無賴,是因為悟空的對手每次都比他強太多太多。但《火影》中,首先只有頂尖高手才能掌握這招,其次值得用這招復活的基本都是比使用者更強的、傳說級的高手。照此邏輯,需要用到這招的來對付的人應該是個使用者自身無法戰勝,必須召喚強大亡靈來對戰的人。以《龍珠》為例,除了純粹的為了復活同伴,為了戰鬥而召喚逝者的情況有:占卜婆婆召喚孫悟飯對付小悟空,閻王特赦貝吉塔對戰原始布歐,都屬於對手太強大而召喚。反觀《火影》,中忍考試時期的大蛇丸對戰三代即使不用穢土轉生也是五五開的局面;忍界大戰期間帶土的計劃中原本就沒有考慮穢土戰力,他有自信憑白絕和尾獸堅持到十尾完成。在整個大戰期間,穢土轉生的作用就只有拖延劇情,除了召喚宇智波斑挽回倒向聯軍一邊的戰局外,其他的穢土人物對戰局的深入毫無幫助。

除了對劇情的作用不合理外,穢土轉生之術本身也有很多用火影世界的理論說不通的地方。例如穢土出來的人的查克拉源自何處?既不可能是施術者(兜的精只有6,即使得了大蛇丸的力量也不可能給那麼多死人提供查克拉),更不可能是祭品(初代、二代的祭品是兩個音忍)。再例如穢土出來的鬼燈滿月的通靈捲軸哪兒來的?再不斬被穢土出來後哪兒來的大刀?半藏肚子裡的毒囊哪兒來的?再再例如穢土出來的忍者為何能使用生前的血跡界限?根據五種遁術體系的設定,血繼界限是組合多種屬性查克拉創造出新屬性的能力,只能通過遺傳獲得,那麼以祭品的肉體和死者的靈魂構成的穢土轉生為何能發動血繼呢?再再再例如由兜穢土出來的人柱力為何能被帶土改造?插了黑棒後會不會自動修復?到底是兜在控制還是帶土在控制?

第四次忍界大戰中比穢土轉生更不合理的設定就是白絕。作為初代細胞的複製品,疾風傳里白絕的蜉蝣之術、吃屍體、記錄戰鬥過程、孢子之術、復指查克拉,各種神秘各種牛逼,和黑絕一唱一和各種逗逼。到了忍界大戰被量產之後不僅分不出哪個是本體,連招數也沒了,只會打開肋骨吸查克拉、變個身殺龍套,拖拖劇情,太low。

除以上外,死神、言靈等設定都是令人莫名的東西,不一一展開。

二、人物崩壞

1、鳴人升級太沒說服力,佐助的心路歷程太極端。

很少有一部漫畫的男一人氣常年低於男二,也極少有男一的實力普遍不被讀者認同,更幾乎沒有男一追不到女一、女二追到男一的劇情。這些詭異的現象都在鳴人身上出現了。當然,往好的方面理解,這是岸本的創新。

鳴人的人生目標有三個:當上火影,娶回小櫻,感化佐助。首先不知什麼原因,很擅長煽情的岸本對全劇的愛情線幾乎沒有任何推進,人物間的愛情始終處於凌空蹈虛的狀態。其次鳴人很勤奮地修煉以期當上火影,可是整個700回的漫畫鳴人總共只會三招:多重影分身術、變身術、風遁螺旋丸(仙人模式不能算招數)。要知道岸本介紹給讀者的第一個影——三代火影可是號稱精通木葉現存全部忍術的大牛。一個只會三種忍術的學渣要如何當上火影?岸本給出的答案是九尾外掛。縱使劇情能勉強圓上,要如何讓讀者信服呢?佐助為何人氣高?除了高冷帥主要就是實力強,掌握忍術多,火遁、雷遁、體術、劍術、幻術都會,再有寫輪眼加成實力已經到達影級。但命犯男二隻能成為男一的襯托。在再不斬一戰中,憑硬功夫的佐助最終敗給了白,鳴人穿個九尾外衣輕鬆地秒殺;我愛羅一戰中,又是憑硬功夫的佐助敗給我愛羅後鳴人爆九尾秒殺。

回顧整部作品,鳴人的所有努力似乎都花在更好地控制九尾外掛上,撇開九尾他有多少提高呢?跟自來也學了個螺旋丸,跟大和學了個風遁,跟蛙仙人學了仙人模式,跟奇拉比學控制尾獸。單看整個過程還是很有條理、循序漸進的。但這些提高對戰鬥有多少幫助呢?細細一想,這些修煉對最終戰鬥有用的只有仙人模式和九尾模式。

無論佐助有多任性、多中二,其形象比鳴人要豐富太多。在整部戲裡鳴太子的精神世界幾乎沒有變化,他腦子裡想的一言以蔽之就是「拯救xx,證明自我」。從拯救伊魯卡,到拯救木業、佐助、我愛羅,最後拯救忍界,太子的思維就是那麼單純,對,他從來就不過腦子。相比之下,佐助的精神世界則豐富到普通讀者都沒法認同的程度。

第一階段:童年。從小出身名門望族,爸爸是族長,哥哥是暗部隊長,所以幼年的佐助腦子裡滿是優越感和好勝心。童年的這種心結一直伴隨著佐助一生,即使從木葉叛逃衣服上也一直背負著族徽(鼬的衣服上是沒有的),在面對大蛇丸和卡卡西這被稱為木葉兩個時代的天才的時候都口帶嘲諷。

第二階段:第七班。最信賴和最想超越的哥哥殺父滅族從木葉叛逃,人生從優越跌落至一無所有,所以少年佐助充滿著對鼬的恨,一切的言行都以復仇為目標,為此不惜放棄友誼,放棄故鄉也要獲得力量。

第三階段:兄弟之戰。在殺掉鼬之後,或者說在得知鼬的真相之時,他的心就完全被黑暗所取代,對木葉高層的不滿和對鼬的愛導致了更大仇恨,內心徹底黑化。此前跟著大蛇丸時,看似被控制,其實佐助始終掌握著自己的命運,但黑化後判斷力全失淪為帶土的棋子。

第四階段:知曉一切。從歷代火影口中得知宇智波的歷史、木葉的歷史以及忍者制度的歷史後,佐助並沒有如火影們的期待成為引導世界融合、走向和平的人。佐助腦海中大蛇丸的思想、鼬的思想、帶土的思想、團藏的思想已經讓他習慣了保留和懷疑,漸漸也能夠如同鼬一樣站在大歷史、大格局的角度思考問題。但他思考的結論是初代火影的融合制衡理念不能永遠消除戰爭,而斑的歸虛理念更是摧毀了未來。所以他想開創一個一勞永逸的未來,即沒有忍者制度和戰爭兵器(尾獸)的未來。

鳴人的成長道路上引導他的是伊魯卡、三代、卡卡西、自來也、大和等等同類型的人,所以他的思想只會強化、堅定,不會變化。而引導佐助的是鼬、卡卡西、大蛇丸、帶土、初代等等思想迥異的人,他的精神世界更豐富、更多變。上述四個階段的變化基本算得上合情合理,但最後洗白卻異常突兀。也許能解釋為,他發現自己和鳴人並列為世界第一,有鳴人在他的設想就無法實現;如果自己放棄,也許鳴人的設想能實現。但這種毫無鋪墊、突兀的說法讀者會買帳嗎?

2、創造了很多沒特色的角色——水影、黃土等

所有為了忍界大戰而設計出來的角色都可歸入此類。水影除了能用兩種血繼界限外還有啥特徵?胸大?饑渴?黃土除了耍了幾下土遁(如果在第一部,他那幾招算得上非常華麗,可惜他在崩壞階段登場)對整個劇情有啥用?那個追小櫻的龍套真有必要用兩話篇幅來刻畫?金銀角一戰中兩個雲影龍套只是用來表現六道忍具的用處,但問題是整個金銀角一戰本身都是多餘的。其他龍套角色不一一例舉。

3、捨棄了很多有特色的角色——大蛇丸、寧次、小李、大和

第一部中的人物大都有血有肉,即使是寥寥幾筆帶過的也各有特色。但這些人在第二部都被邊緣化,因為他們都跟不上主角升級的速度。新招數是有不少,但人物形象不再變化,對劇情的作用也越來越弱。

大蛇丸第二部第二次登場就被佐助插,第三次登場就被鼬插,第四次登場自己插自己。寧次在第二部中和主角唯一的交集就是替人擋刀,對劇情唯一的作用就是刺激主角爆發。小李在第一部開門踢人,第二部還是開門踢人。大和有初代細胞,多神秘,但陪太子練完級後就直接冬眠到劇終。

造成人物崩壞的原因除了岸本水平有限之外,還與火影的架構有關。《龍珠》、《OP》、《JOJO》等比《火影忍者》長的作品都採用了西遊記式的線性架構。這種設計的好處是:1、新人物說來就來,舊人物用完就扔;2、不需要每個人物都和主角一起成長,將空間更多留給重要人物;3、後出場的人物越來越強也不會違和。只需把劇情線推進到新的空間,新登場的人物就無需和之前劇情、人物有聯繫(伏筆狂魔、對稱控尾田除外),也無需考慮新舊人物間的實力平衡。龍珠只需說敵人是外星人,海賊王只需說這裡是新世界,要多強的新人都能有。獵人螞蟻篇把螞蟻設定為從異世界渡海而來,於是弗利薩就出現了。但火影的世界從一開始就是定死的,要出新boss只能從歷史傳說中找。與鳴人同一輩的人物太多,而且抬頭不見低頭見,這麼多配角不可能都有層次地升級,這就使得主角的進步顯得太快。

三、理念崩壞:

1、奮鬥輸給出身

「友情」、「努力」和「勝利」是《jump》漫畫的三大核心元素,《火影》忠實地,但稱不上完美地詮釋了這三大核心。火影故事的主線是學渣鳴人通過「努力」守護「友情」、取得「勝利」、當上火影的過程,確實又熱血又勵志。只可惜在這奮鬥故事的背後是岸本(也是很多日本漫畫家)潛意識裡根深蒂固的血統觀念。

日本漫畫中主角有著驚人身世的隨處可見,但顯赫出身這一設定用得好能瞬間拓展劇情。例如路飛雖然是海軍英雄的孫子、革命軍首領的兒子,使得海賊、海軍、革命軍三大勢力都連接到一起。但這只是個背景性的身份,祖輩父輩的力量並沒有遺傳給路飛。再如小悟空被設定成外星人,使劇情從地球拓展到宇宙。但他的父親只是個普通的戰士,小悟空剛出生時是個戰五渣,與王子貝吉塔形成天地對比。可如果用的不好就成了對主角強大原因的拙劣的解釋。例如久保帶人為了讓一護的反覆升級變得合理,就逐漸給他套上死神父親、滅卻師母親的出身,後來嫌不過癮又套上友哈巴赫子孫的外衣,連新斬魄刀都得是淺打之王。

火影里的高手都是努力型,即使從小表現出超高天賦的鼬、佐助、白等人也都經歷了刻苦的鍛鍊。從表面看他們的強大是合情合理的,但整部作品其實不斷地在暗示天賦和血緣要比努力重要的觀念。這一現象第一部還不明顯(只能說處理地比較巧妙),到了第二部就完全無法控制的崩壞了。第一部中鳴人vs寧次的戰鬥是岸本直接宣揚他「奮鬥可以戰勝出身」理念的一章,學渣鳴人憑藉意志力和對勝利的渴望戰勝了呼聲最高的天才寧次,兩顆背負悲催命運的心在那一刻惺惺相惜,打動了所有讀者。但到了第二部,鳴人身上的光環越來越多:爹是四代火影,媽是前人九尾人柱力、漩渦遺族,師父是傳說中的三忍,到了最後還是六道仙人兒子的轉世。這些光環使得其實一直很勤奮的鳴人變得缺乏親和力,第一部中對寧次的說教變成活生生的打臉。

與鳴人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真正的屌絲小李。小李是木業小強中極少數幾個連爹媽都沒交代的真正的屌絲,比鳴人還缺乏忍者天賦,比鳴人更勤奮更意志堅定,但天道酬勤了嗎?中忍考試時小李拚命練成的表蓮花,佐助看過一次就複製了;帶著鉛塊練成的速度佐助跟著卡卡西練了三天就達到了,完全不講道理。整部作品中小李共有五次對手戲:對佐助、音忍、我愛羅、君麻呂、複製的自己。從這五次戰鬥可以看出,岸本在用小李的四連敗來襯托那些眼睛天才、血繼天才、官二代天才有多麼牛逼轟轟,所謂的努力型天才就是個悲劇。

火影里處處都充斥著血統論、出身論、天賦論、關係論、機遇論和英雄拯救凡人的思想,歷任五影相互間不是親戚就是師徒:初代、二代火影是兄弟,三代是二代弟子,四代是三代徒孫,五代是三代弟子、初代孫女,六代是四代弟子,七代是六代弟子;五代風影我愛羅是四代風影的兒子;四代雷影是三代的兒子,五代是三代的徒弟,八尾人柱力是四代雷影弟弟;三代土影是二代的弟子,四代是三代的弟子。木業小強們也大多有個歷史悠久的家族,即使是史上最令人討厭的女主角春野櫻也是五代火影的弟子還疑似與千手一族有淵源(很有可能又是一個被廢棄的設定)。沒有顯赫身世的人到忍界大戰就是渣啊!

真正的平民大概只有小李、天天和佐井,所以他們充其量就是有名字有台詞的龍套。可見岸本的價值觀是有嚴重局限的,在格調上要遠遜於實打實兩萬次投籃的井上。

2、暴力一統還是對話聯合?

進入疾風傳後,火影的另一條線——戰爭與和平——開始取代少年的成長,成為推進劇情的主線。火影的第二部在探討家族與國家、戰爭與和平、愛與仇恨等宏大話題,無論尾田對這些問題的思考程度是深是淺,都在向年輕的讀者們傳遞和平共存、拋棄成見、舍小家為大家、包容共存等正能量。就如同海賊王中通過乙姬王妃來傳遞種族平等、消除歧視的思想一樣,有這些「深度」才能讓作品超越單純講少年成長和友情愛情的熱血漫畫。

岸本的高明之處在於將鳴人少年時找回佐助的承諾與世界和平的責任聯繫到了一起。身世顯赫的主人公不斷被捲入驚天陰謀,無論他願不願意都必須去思考自己的未來在何方,國家的未來在何方,世界的未來在何方。主角的動機不是簡單的打倒大惡魔拯救世界或女神那麼俗套,而是將童年時的承諾和青年時責任感有機融合。同時疾風傳的設定有極強的現實世界的隱喻。貌合神離、分分合合的大國,飽受欺凌、壓榨和利用的小國,置身事外的中立國,不斷發生的世界大戰,滿世界製造陰謀的恐怖組織,一個就能毀滅一國的終極兵器,滲透到敵國的間諜,監視自己人的特務,為了家族利益被犧牲的個人,妄圖奪權反被清洗的家族,試圖通過對話建立和平世界的領袖,對世界絕望的戰爭孤兒,一心想過普通人生活的戰士們……這哪裡是架空作品,這簡直是隱喻作品!在沙漠中的風之國對應阿拉伯國家,崇尚武力的雷之國對應美國,利用恐怖組織的土之國對應俄羅斯,封閉且國家領袖常年被操縱的水之國對應中國,實力最強且宣揚愛與和平的火之國……唯獨這個現實世界沒有。

既然有強烈的現實代入感,解決火影世界的問題就必須符合現實世界的邏輯。岸本筆下的眾多人物對和平的思考其實反映了岸本對現實世界的思考。火影后期有個被很多人詬病之處就是反派的洗白太簡單,無論做了多少壞事,無論有多大的陰謀,只要給他加上個無比悽慘的過去和為了實現世界和平的動機就能洗白。這樣的設計是否合理見仁見智,我以為岸本確實是想將所有正反派的領袖都設計成以不同的方式消滅戰爭、建設和平世界的人,岸本的火影世界裡確實沒有純粹的壞人。這就同每個海賊都以找到one piece,成為海賊王為夢想,但每個人實現夢想的手段有光明有黑暗是一樣的。「沒有純粹的壞人」這一設定本身沒啥問題,讀者不能接受純粹是各人價值觀不同。

《火影》中所有探索世界和平道路的人可分為兩類。第一條是大筒木輝夜、因陀羅、斑、志村團藏、宇智波帶土、漩渦長門、宇智波佐助等主張用力量征服世界實現大一統的鷹派。第二條是大筒木羽衣(六道仙人)、阿修羅、千手柱間、猿飛日斬、旗木卡卡西、彌彥、漩渦鳴人等主張用愛與溝通的非暴力形式來獲得和平的鴿派。

鷹派的具體手段各有不同。輝夜吃掉了神樹的果實,因此成為了查克拉之祖,並利用其一家獨大的力量在一瞬間平息了世間的戰亂。斑和帶土計劃用無限月讀讓所有人都進入幻術,每個人都生存在自己夢想的世界中,互相之間沒有溝通,自然就沒有紛爭。長門試圖通過集齊所有尾獸來壟斷戰爭機器,製造絕對恐怖,靠人類對那些痛楚的恐懼來抑制戰爭,以痛苦的方式引導世界,讓世界走向安定與和平。佐助則意圖從根本上摧毀忍者體系、封印所有尾獸、殺死現任五影讓人類不再有力量發起戰爭,讓自己成為所有人的敵人背負所有憎恨從而使忍界眾人團結。

鴿派的做法大體相似,有的開創,有的發展。初代火影憑藉強大的實力和真誠人品融合各家族建立忍村,再均分自己收集的尾獸以換取五大國簽訂停戰條約,同時平衡各國實力。三代火影對外與強國結盟(雷、風),對內提拔沒有背景的波風水門。彌彥創立曉組織立志靠對話不靠極端武力來創造世界和平。

鳴人在當上火影之前對通向和平的道路沒有任何想法,只會憑著一腔熱血和熱忱施展「嘴遁」,例如冒冒失地去找雷影,結果自討沒趣。但當上火影之後的鳴人其實很有作為。最後一話中火之國的鹿丸、丁次分別娶了風之國的手鞠和雷之國的卡茹依,牙搭上了中立國的貓婆婆的孫女,隱藏在人物關係的背後的是鳴人促成了各國通婚融合。這是繼初代促成各族融合後,忍者世界在和平道路上走出的一大步,而且是最有效、最紮實、最具開拓性的一步。全劇共提到三次五影大會,分別是454話、648話和700話,其中700話其實同時有兩場五影大會。前兩次五影大會雖都開得不順利,但也算在和平道路上取得小小的前進。初代召開的那次各國互不信任,但各國間的鬥爭逐漸平息,獲得了短暫的和平。鐵之國召開的大會劍拔弩張,五影坐得很遠,各帶了兩名護衛,且亮出了兵器,但也創建了世上首支忍者聯合軍。唯有鳴人主持的這場所有人都顯得很輕鬆,五影坐得很近,地點無需放在中立國,而且五影的護衛也只有一人且不帶武器。與此同時在土之國的老五影也在喝酒聊天,一片世界即將統一的氣氛。鳴人所說的「繼續討論之前的問題」會不會就是初代在史上第一次五影大會上提出的夢想呢?亦或是討論如何管理野生的尾獸?

毫無疑問,和平在任何作品中都必須是主旋律,屬於普世價值,因此通過對話建設一個聯合的世界一定優於通過暴力創造一個大一統的世界。雖然鳴人的嘴遁一直被粉絲們詬病,但鳴人每次都是先將對手打趴下再展開嘴遁,基本還是符合邏輯的。但真正阻礙世界和平的並不只有輝夜姬等大boss,還有初代火影時期的斑、三代火影時期的團藏和大蛇丸、二代火影時期的金銀角、四代水影時期的鬼鮫、綁架雛田的雲忍頭目等等各村各國永遠都會有的主戰派。他們都是愛國者,和所有英雄人物一樣為了村子的利益隨時可以犧牲自己的性命。他們處於黑暗的「地下」,為了村子的利益專做一些上不得台面的事,例如暗殺、綁架。能顛覆世界的大boss是有限的、明的,但藏在各國暗處的主戰派則是不可預估的。如果不能感化所有的主戰派,要獲得永久的和平恐怕依舊是痴夢。以《海賊王》來類比,打垮一個阿龍海賊團容易,但抓了阿龍還有霍迪,抓了霍迪還會有後來者。如不能解決魚人族對人類的恨,那麼暴力永遠不會終結。而要做到這點遠比消滅一個boss要難,以岸本的人生閱歷和智慧根本想不出解決之道,只能含混地糊弄過去。

在現實世界中要分辨鷹派和鴿派的誰忠誰奸比漫畫難無數倍。孟子鼓吹仁政被奉為亞聖,商鞅、吳起以嚴刑峻法治國被認為殘忍。不顧國力主張收復中原的岳飛、陸遊、辛棄疾等鷹派無一例外被後人稱為忠臣,而主和的秦檜遭唾罵(沒想到一提到秦檜就遭人罵傻逼,在評論區最後處,大家自己評評理。有關秦檜,八百年來不斷有人為其翻案,其中不乏要人、名人、大學者。如朱熹就稱「秦檜有骨力而譏岳飛為橫」;清代的錢大昕、趙翼等,都極力為秦檜的和議辯護;胡適先生在《南宋初年的軍費》一文中,更直截了當地說:「宋高宗與秦檜主張和議,確有不得已的苦衷……秦檜有大功,而世人唾罵他至於今日,真是冤枉。」呂思勉先生在《白話中國史》中說原先隨徽欽二宗北狩的秦檜逃脫跑回,「正是他愛國之處」。「始終堅持和議,是他有識力,肯負責任之處。」「能解除韓、岳的兵柄,是他手段過人之處。」「後世的人,卻把他唾罵到如此,中國的學術界,真堪浩嘆了。」在《中國通史》中沿襲趙翼觀點。肯定和議,說秦檜是「時勢派」。為了秦檜兩個字罵我,不是讀書少就是道德潔癖。)。火燒趙家樓的梅思平成為汪精衛投敵策劃人,簽訂《二十一條》的「漢奸」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三人寧死不接受正式偽職。在我們的世界,動不動喊打喊殺,宣稱拋頭顱灑熱血的鷹派常被人們視作愛國者;而隱忍綏靖,依靠外交、金融等多種手段維護國家利益的人常被罵為漢奸。年輕的讀者意識不到政治、戰爭、外交的複雜性,所以覺得團藏等人的被洗白不合理,殊不知這正是少年漫最難處理的地方。比我們這些讀者還要年輕的我愛羅在當上風影后就明白剪除威脅村子的力量也是首領的職責,因而與父親達成和解。山椒魚半藏因為看不到仁政的出路無奈走上了霸道。二代目土影提醒三代土影戰爭結束後先下手搶奪戰利品也是為了村子的利益。為了村子的和平能手刃全族的鼬如果不叛逃也能為村子殺任何人。人的思想是何等的多變,宇智波斑、半藏從主和變為主戰,嗜殺成性的短笛大魔王、貝吉塔、人造人18號、魔人布歐從消滅地球變成守護地球,我愛羅、長門在戰和之間變來變去。我們的岸本先生不滿足於簡單的善惡兩分法,他想展現更為複雜多變的世界和人性,想告訴年輕的讀者們這世上有誤入歧途的好人也有堅持到底的好人,想告訴讀者們和平之路是多麼曲折而艱辛,想告訴讀者們有多少前人在探索和平之路上耗盡了智慧、力量和生命,他們走過多少彎路又取得過哪些進步,想告訴讀者們和平不是幻想,也不會自然到來,想告訴年輕的讀者們你們要繼續探索和平之路。

岸本在戰爭與和平的問題上有很多思考,但他得不出答案的,因為現實世界還沒有給他答案。他是個勇敢的人,火影700話,何嘗不是這個名叫岸本齊史的年輕人對世界和平的探索呢?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王振寧

來源:知乎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2/node79533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