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包括《進擊的巨人》、《死亡筆記》等超人氣漫畫作品都被改編為真人版推出,不過這其中很多作品都引發了粉絲們的非議。那麼為什麼真人版會有這麼多問題呢?對此有業界劇本家近日在訪談中進行了解讀。
Q:在著手創作原作漫畫的真人版劇本時,您覺得為什麼會發生修改內容的情況呢?
A:說到底,無論在什麼領域,要把原作忠實地改編為真人版都是幾乎不可能的。這其中一個問題就是演員。動畫跟真人版在製作流程上不一樣,也和原作改編動畫有著差異,在真人版的情況下首先要考慮的是演員呢。我們得從一年前開始就把那些知名演員或者力捧的演員日程給安排好。
因此除了一些例外之外,大多數的情況都並非「我們想把這本漫畫拍成真人版」,而是「我們想製作一部讓XX來演的真人版,所以在尋找適合他演出的原作」。偶爾會有人疑惑「為什麼現在要把這個作品變成真人版?」那麼往往就可以推測有這樣的內幕呢。
實際上據說之前有個主人公是機器人的作品,對於演員的演技要求非常低,甚至於不需要演技都可以演……而當時就是為了適應那個演員才找了這樣的原作呢。

Q:原來如此。那麼,讓一些原作當中沒有的原創角色登場,這也是跟演員有關咯?
A:這方面就是篇幅的問題了。要把原作那麼長的內容壓縮為120分鍾(電影)或者10集(電視劇),這樣的難度太大了。特別是如果要把重心放在劇情的起承轉合上,那麼就沒有時間來細膩刻畫登場人物的關系跟心情等了。因此,我們會讓一些原創角色來承擔過渡劇情的任務,從而令劇情加速發展。
這個在電視劇上更困難呢。電影的話,本來就是在120分鍾里將起承轉合表現出來給觀眾看的,但是電視劇則要在起承轉合的「起」當中再度構成一個起承轉合。為此我們必須在觀眾看膩了、換台之前讓原創角色登場,從而進行一些改變。
Q:現在我們知道了為什麼會有改變。不過是否能夠令改變的程度控制在原作粉絲不會發怒的范疇呢?
A:嗯……我覺得忠實地還原原作並沒有什麼用呢。這樣做也只是原作粉絲會滿意罷了,但是更多的人未必買賬啊。如果要讓作品成功,那麼除了原作粉絲外,應該要吸引更多的人觀看才行。
忠實還原原作的電影,現在到底有沒有成功案例呢?這個問題我們得考慮不是?一些大受歡迎的作品,比如說《永遠的三丁目的夕陽》《羅馬浴場》等,哪個不是對於原作進行了大膽的改變?
可能我的話說得不太好聽啊……原作粉絲即便有不滿,但最終還是會看的,那麼我們的宣傳目標就應該放在新的群體上了。

Q:雖說如此,很多時候因為對於作品最核心的劇情進行了修改,導致不少原作粉絲覺得毫無觀看價值了。那麼製作人員難道就沒有對於原作的愛嗎!?
A:說實話,我覺得沒什麼愛吧。就如剛才說的,有不少人是在確定演員之後才開始去讀原作的。而且他們更多地是希望將真人版才能做到的表現形式給高品質展現出來而已……
有一次我曾經忠實地按照原作劇情創作故事。結果製作人員非常生氣。說是原創性不足。當然了,那部作品最終還是比較忠實於原作的呢。

Q:哎,為什麼要把修改的內容又變回忠實原作呢?
A:因為原作者發話了。如果不忠實原作就不允許拍。這樣的事情偶爾也會有呢。我聽說啊,《交響情人夢》就是原作者要求不要進行什麼改變,按照原作方向去製作的。而《花樣男子》在改編為電視劇的時候,就是原作者利用自己的權限去讓當時還沒什麼名氣的井上真央出演的啊。
對於原作改編作品,只要擁有權力的人發話了,那麼可能就會改變結果呢。我們這種劇本家可是沒資格對內容說三道四的(笑)。還有,如果是那種超級喜歡漫畫的製作人來負責……也會有所不同吧。
------
對於電視劇和電影的製作人員而言,他們之所以改變原作,也是為了利用自己的方法論來嘗試如何製作人氣作品的。按照這名劇本家所說:「希望大家把真人版看做跟原作不同的作品,用溫柔的目光去關注吧。」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