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了,最溫暖的「妖怪」們終於來到大熒幕!

自2008年《夏目友人帳》動畫播出,這個溫暖的「人類和妖怪們的」可愛故事,已經以最治癒的方式、陪伴了我們十一年。

十一年後,故事終於被搬上了內地的大熒幕。

還是熟悉的他們,還是溫情又疏離、治癒又惆悵的相見和離別。

十一年了,最溫暖的「妖怪」們終於來到大熒幕!

萬物有靈的信念模式

《夏目友人帳》雖說是妖怪大合集,一隻眼的、三隻眼的、沒長眼的各種稀奇古怪的妖怪一大把,但你若想找到一個「純壞」的惡妖怪,卻並不容易。

十一年了,最溫暖的「妖怪」們終於來到大熒幕!

這根本不是常規「恐怖驚悚」模式下的妖怪,也不同於蒲松齡「狐鬼花妖」、人妖情未了哀怨徒生的「幽蘭露、如啼眼」,與其說友人帳里記錄的是被異化的「妖怪」們,不如說這是一種萬物有靈的樸素的自然信仰。

山裡有山神,水裡有河童;玉里有被禁錮的靈魂,鳥的羽毛中有風裡聽過的故事。

十一年了,最溫暖的「妖怪」們終於來到大熒幕!

既有東方傳統故事的神秘感,又有少年視角下的天真感。

比如人見人愛的超級肥貓,以妖怪本體出現時是炫酷拉風的「斑大人」,但平常他就是一隻死肥宅喵星人啊!

十一年了,最溫暖的「妖怪」們終於來到大熒幕!

一聞見零食的味道就走不動路、滿地打滾索要吃的、一點「妖怪大人」的包袱都沒有!

這次的劇場版里,肥貓還因為太貪吃、吃出毛病來了!把自己從一隻大肥貓,吃成了三隻小肥貓!

十一年了,最溫暖的「妖怪」們終於來到大熒幕!

這些可可愛愛的細節里,滲透出的是《夏目友人帳》溫和的生命觀:人和妖雖然不同,但大可不必兵刃相對、消滅異己;以更溫和的生態共存,何嘗不是更勇敢也更溫暖的選擇。

消解執念的物哀審美

劇場版的《夏目友人帳》,由於要兼顧「沒看過這個故事的人」,要在限定時間內有頭有尾有始有終講清楚什麼是「友人帳」、講清楚人和妖的界限等等背景緣起設定,所以插入了過多的支線故事,這對結構其實有一定損傷,但劇場版的畫面和音樂質感,依舊很可圈可點。

十一年了,最溫暖的「妖怪」們終於來到大熒幕!

無論是夏目「歸還妖怪名字」時那一套動作的儀式感,還是故事裡「人形妖怪」最終離開生活多年的地方、帶走的記憶化為漫天閃耀的光點,都滲透著溫暖又憂傷的「物哀」式審美質感。

十一年了,最溫暖的「妖怪」們終於來到大熒幕!

夏目友人帳里的妖怪們,往往有不得已的苦衷,或是不能放下的執念。夏目和小夥伴們一起出現、幫助妖怪們解開心結或者束縛,但最後的結局通常都是送別(也有少數留在夏目身邊的),一次次循環往復的相遇和離別中,滲透著親近的善意、又洋溢著宿命式的疏離。

此生不再,一期一會。

十一年了,最溫暖的「妖怪」們終於來到大熒幕!

這種治癒和憂愁摻半、溫暖與疏離並重的質感,正是《夏目友人帳》系列獨特的質感:每一個看似孤獨的普通少年,都擁有一個強大無匹的小宇宙,那裡藏著別人看不見的妖怪們、那裡上演著生離死別的溫柔故事、那裡有最閃亮又最沉默的秘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2/node202897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