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神英雄傳》:雖然我腿短,但我負責拯救世界

雨夢| 2017-02-10| 檢舉

《魔神英雄傳》,是一部很暴露年齡的動漫。這部作品的第一部和第二部,在1993年起正式在國內各大電視台播放

離那個高喊著「登龍劍」的少年第一次出現在我們的電視熒幕上,已經過去了20餘年。

在那個充滿港台翻譯和本土粗製濫造的年代裡,魔神英雄傳有很多個名字,有用日文原名的《魔神英雄伝ワタル》,也有簡單粗暴叫《魔神英雄伝》或者《魔神英雄伝說》的,為了這個翻譯,年少時我還專門去查了伝(yún)字怎麼念,字典里還寫著,中文的伝字和日文中的伝字,完全是兩種意思。

很多電視台播出的時候則翻譯成了《神龍鬥士》,簡單好記,還十分有利於賣周邊產品。

在那時候,擁有校花和二八大槓跑車並不能制霸校園。但擁有一個精美的神龍鬥士模型一定可以。

魔神英雄傳的作者井內秀治自己也承認,這部他「傾盡所有創作出的作品」,最大的亮點就在於機器人造型上。

八十年代末,傳統的日本機器人動畫進入了衰微期,一方面日本民眾對於國內的機器人漫畫審美疲勞,另一方面,來自美國的變形金剛系列不斷衝擊著日本觀眾的眼球。

在這個背景下,魔神英雄傳橫空出世,吸收變形金剛系列優點的同時一改傳統的機器人造型。破天荒地畫出了一頭身的機器人。頭身比例1:1,出人意料地大受歡迎。

在魔神英雄傳的第一集裡,就有孩子們用泥塑捏出機器人的對比。同樣是泥塑機器人,「一頭身」後來變成了龍神丸拯救世界,不知道它身邊的高達怎麼想。

魔神英雄傳的故事設定現在看來十分簡單。但在當時,創界山的世界觀設定,實屬難得。一邊看著主角一層一層的闖關,一邊還要小心電視機後蓋不要發燙,是許多人小時候共同的記憶。

後來,愛情公寓里,陸展博綜合古今遊戲大全,也自創了一個融合魔獸,夢幻西遊,卡牌,麻將,大富翁等等的遊戲,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叫「創界山」,可見這部魔神英雄傳影響之深遠。當然,這就是另一段故事了。

主角戰部渡,跟奧特曼一樣,很少一出場就戰勝敵人,每次都要拖到最後領悟大招。背景音樂一響,立馬全場無敵,在這方面,他堪稱日本喬峰。

劍部武一郎,發揮了男二號一到關鍵時刻就掉鏈子的設定。作為整部作品中唯一一個成年人,卻是犯低級錯誤最多的一個人。印象里,他的魔神戰神丸還需要電話召喚,一到大戰時刻,就滿世界的去找電話亭。

忍部火美子,明明是隊伍中的魔法師,但她的魔法基本沒什麼用,主要職能是搞笑。

動畫中魔神機器人部分形態

所以,你小時候看過魔神英雄傳嗎,記憶最深刻的是什麼?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2/node141579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