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動漫迷都特別喜歡有著戰鬥或者競爭元素的作品吧?而如果是這樣的動漫,那麼就不可避免地遇到這樣的問題:角色強弱。那麼作為主人公,是否實力上就一定要比配角更強呢?在今天的話題當中,就讓我們一起來討論這個問題吧!
【正方:主人公當然是最強的】
在少年漫畫當中,通常會有一種非常王道的設定,即:主人公為了某個遠大的理想,因此不斷努力。而這其中,無論是鳴人的「火影」也好、路飛的「海賊王」也罷。其本質都是成為這個領域最強的人物。因此,王道其實也可以理解為「主人公是最強的」。
在 這種情況下,觀眾和讀者將自己代入到主人公的身上,那麼就可以體會一種伴隨著主人公不斷成長的感受了。尤其是很多王道作品在最初的時候,主人公都顯得並不 是非常強大。但是伴隨著不斷的努力和新的機遇,他們開始戰勝一個又一個原本看起來高不可攀的敵人,這種成就感就不言而喻了。
反過來,若是主 人公不能成為「最強」,那麼往往會很難去推動劇情的發展。舉個例子,在目前《銀魂》的漫畫之中,曾經是松陽老師的「虛」毫無疑問站在了整部作品實力的頂 點。但是如果主人公銀時不能成為最強,那麼《銀魂》就只能是一個悲劇結尾了。恐怕也很難有讀者願意看到銀時等人被虛大卸八塊的獵奇鏡頭吧?
那麼如果最強的配角是在我方陣營呢?面對一個強大的敵人,主人公快要招架不住的時候,該配角殺出來輕描淡寫地搞定敵人……相信只要稍微腦補一下這樣的鏡頭,就會讓人有種莫名看不下去的感覺了吧?因此,主人公當然是最強的才合理!
【反方:主人公沒必要是最強的】
近年來,很多的輕改動畫成為了不少動漫迷吐槽的焦點。其根本原因就在於:主人公完全是面對一切敵人都可以虐菜的高手,但是偏偏要在作品這個「新手村」里裝逼。偶爾一兩部還算新鮮,而大量類似作品和龍傲天角色的泛濫,讓很多動漫迷都失去了對於二次元的喜愛。
這 裡面比較有代表性的案例自然就是《魔法科高校的劣等生》。因為大爺太強,所以整部作品給人的感覺就是「大爺不想裝逼,但妹妹非要他裝逼,沒辦法只能裝 逼」。而其他的配角顯得幾乎沒什麼存在感,這也是讓作品本身口碑不高的一種原因了。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灌籃高手》中湘北最終沒有奪冠,但反而這樣的結 局,構築了如今的經典。
實際上,一旦主人公被設定為「最強」,那麼很多劇情都顯得缺乏了足夠的內涵。對於受眾而言,他們完全沒有必要為主人 公的命運而揪心,想著「反正到時候他肯定會秒殺一切」。這樣的做法,或許也不是讓大家滿意的選項吧?去年的新番《一拳超人》就是以「主人公最強」為設定開 篇的。儘管目前為止的表現都非常不錯,可是很多網友已經擔心:如果接下來的劇情依然是老師秒殺敵人,那可能會陷入單元劇的模式而變得越來越無聊;但如果老 師不是「最強」,就破壞了作品本身的初衷,因此陷入了兩難的地步。但從有利於劇情發展的角度來說,或許出現一兩個實力勝過埼玉的角色,才能讓作品更好地連 載下去吧?
而如果主人公並非最強,其實反而能夠帶來諸多讓人動容的劇情。比如《科學的超電磁炮》第二季當中,作為主人公的御坂美琴面對一方 通行絕對的實力,顯得是那麼無力。平時看起來英姿颯爽的「姐姐大人」,此刻也不過只是一個弱女子而已。如果在這段劇情中,我們看到的是炮姐通過努力,親手 打倒了一方通行,或許就會帶來大量的設定BUG。也不利於後期一方通行的「洗白」。因此,就如原作發展的那樣,在炮姐走投無路之際,上條當麻這個外傳中的 「配角」,如同天神一般出現,經過慘烈的戰鬥贏得了勝利。而一切擺平之後,我們還可以看到不少炮姐跟當麻的感情戲,這也讓作品本身充滿了更多的樂趣。
【中立:一切還是看劇情的好】
儘管說目前已經有不少動漫角色的影響力超出了作品本身,但是它們之所以被動漫迷所牢記,還是離不開其在作品當中的表現了。為此,一個角色的強弱與否,其實沒有必要進行什麼一刀切的判定,只要符合了劇情的安排,那麼就順理成章了。
好比說,在《名偵探柯南》當中,柯南君最初只是一個「日本第一高中生偵探」的存在,儘管實力已經很強,但是要說他能夠滅天滅地滅宇宙,恐怕還差了幾個檔次。畢竟他還只是以小學生的身份,用偵探的頭腦來調查案件罷了。
但 是伴隨著連載時間的延長,我們對於柯南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具體而言,為了迎合觀眾老爺的口味,劇場版開始變得更像是好萊塢動作片。這種時候如果柯南還只 是一個推理呆子,肯定不能從那麼多危機之中生存,所以他就需要變成了真正的外掛男……這一切,都是為了劇情啊。至於這麼做到底好不好,一切還是有待觀眾們 自行評判。
以上從三個角度談到了關於主人公是否應該是最強的討論。那麼不知道各位網友對此又有什麼好的看法呢?如果主人公不是最強,是否會影響大家觀看作品呢?亦或者如果主人公所向披靡,反而會讓你產生不想繼續追下去的感覺呢?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