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影尾獸譜 | 一尾守鶴的真身竟是茶壺?日本千年的狸與狐之爭

文/江隱龍

《火影忍者》中最早正面出場的尾獸,是守鶴。作為封印尾獸容器的忍者被稱為人柱力,守鶴的人柱力正是五代風影我愛羅——也正是主角鳴人身為人柱力的另一個縮影。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年幼的我愛羅因為體內封印著巨大力量源而被人恐懼與厭棄並因此一度變得冷酷無情;然而在文化意義上,守鶴的內涵卻寄托在它那個並未出場的第一任人柱力身上。

守鶴生長在奈良沙漠,本體為一隻狸,其第一任人柱力是一個名為分福的老和尚。作為與人類頗有疏離感的尾獸,守鶴倒是非常認同老和尚,而「分福」之名以及守鶴與其之間的羈絆,則顯然取材於「分福茶釜」的日本民間傳說。

很久很久以前,深山中住著一家生活非常貧困的狸。公狸於是變成一隻茶釜讓母狸拿到市場上去賣換些錢,自己再找機會逃回來。母狸按計劃把公狸賣給了一個老和尚,老和尚回到寺廟用這個茶釜煮茶,狸受不了熱於是變成了半釜半狸的狀態。後來這半釜半狸的「怪物」便留在了寺院受人香火,最終化身成著名的「分福茶釜」。

「分福茶釜」的傳說有很多種版本,有人認為「分福」指的是熱水在茶釜中煮沸時的聲響,有人則認為是「讓大家享福」之意。而那個老和尚最初名為「四角」,後由茂林寺的開山祖師正通禪師取法號為「守鶴」,這便是《火影忍者》一尾第一任人柱力名字的由來。半釜半狸的狸自然是傳說,但茂林寺卻的確有著這樣一隻「分福茶釜」流傳下來。與此同時,茂林寺參道兩旁還並列一排造型滑稽的狸雕像,而拜殿旁則有「守鶴堂」,至今香火不斷。

狸的傳說在日本可謂流傳已久,早在平安時代初期成書的佛教故事集《日本國現報善惡靈異記》中便有相關記載。日本人認為狸可以利用樹葉變身且常常暗含著與其形象相符的呆萌色彩——不論是報恩也好,搗蛋也罷,狸的把戲總會被人識破,這種呆萌連同討喜的黑眼圈,使得狸成為日本人心中最為親近的神靈之一。

在四國地方,狸的傳說相當盛行,最出名的莫過於愛媛縣松山「八百八狸」與「狐軍團」為爭奪四國而相互對抗的傳說;而在《火影忍者》中,一尾守鶴與九尾九喇嘛向來不合,其中多多少少也有些對這一傳說的繼承。日本飲食店門口常擺著一隻帶著斗笠的狸以祈求生意興隆,這個習俗也正以「八百八狸」為原型。

傳說中的狸以變化著稱。並稱「日本三大名狸」的屋島的禿狸、團三郎狸與芝右衛門狸因彼此不服相互之間比過變化,芝右衛門狸甚至因此殞命。不過《火影忍者》中守鶴的忍術倒並未體現出這個特點,其「風遁·練空彈」的招式通過擊打腹部發出,乃取材於「證誠寺狸貓歌」的故事。

傳說千葉縣木更津市的證城寺的住持善三味線,某個中秋明月夜,在住持彈奏樂曲之時,一隻狸和著旋律拍起肚子手舞足蹈竟把肚皮拍破而死,住持傷心地將其埋葬,並為老狸墳墓取名為「狸冢」。後世每年十月下旬寺院舉行的「狸貓祭」也便來源於此。大正十四年(1924年),詩人野口雨情以此傳說為素材寫下童謠歌詞,後經中山晉平作曲而流傳至全日本,於是「證誠寺狸貓歌」也便與「分福茶釜」、「八百八狸」並稱為日本三大狸傳說。而那首《證誠寺狸貓歌》所承載的既有歡樂,又有著淡淡的憂傷……

「證、證、證誠寺,證誠寺的院子。月、月、是月夜,大家出來快出來,我們的各位朋友,砰砰砰的砰……不能輸,不能輸,不能輸給住持喔!來來來,來來來,大家出來都出來。證、證、證誠寺,證誠寺的胡枝子。月、月、月夜下盛開,我們很高興,砰砰砰的砰……」

而作為守鶴的第二任人柱力,我愛羅的血在月圓之夜會沸騰,這其中是不是也沾染上了那個中秋明月夜三味線彈奏出的哀思呢?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2/node118227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