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三號不敢公開的月球秘密:令人汗毛直豎

浩瀚的宇宙中,除地球外,月球算是人類最熟悉的星體了。這個古老的月球,經常成為古代文藝作品中的常客,也是當今天文學家們研究探索的優先對象。隨著進一步的科學研究,月球一個又一個驚人的怪象被人們發現,而這些怪象似乎在告訴我們一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實。

月球起源說

未有定論的月球起源目前有關月球起源的說法有三種,第一種假說是月球和地球一樣,是在46億年前由相同的宇宙塵雲和氣體 凝聚而成的;第二種假說是月球系由地球拋離出去的,拋出點後來形成太平洋;第三種假說是月球為宇宙中個別形成的星體,行經地球附近時被地球重力場捕獲,而 環繞地球。

天地大衝撞

原本多數科學家相信第一種說法,也有少數相信第二種說法,可是自從太空人登上月球,取回不少月球土壤,經化驗分析知道月 球成分和地球不同。地球是鐵多矽少,月球是鐵少矽多;地球鈦礦很少,月球卻很多,因此證明月球不是地球分出去的。第二種說法站不住腳了。同樣的原因,也使 得第一個假說動搖了,因為,如果地球和月球是在46億年前經過相同過程形成的,那麼成分應該一樣才對,為何差異會那麼大呢?所以,科學家只好也放棄第一種 說法。

天地大衝撞

只剩第三種說法了,可是如果是其它地方飛來的星體,飛進太陽系後,太陽引力比地球引力大很多倍,照理講月球應該受到太陽的引力而飛向太陽,不是受到地球的引力而留在地球上空的。

太陽直徑約為138萬公里,月球直徑約為三千四百多公里,兩兩相除,太陽直徑約為月球的395倍大。395倍,多麼巧合 的數字,它告訴我們什麼信息?大家想想看,太陽直徑是月球的395倍大,但是太陽離地球有395倍遠,那麼,由於距離抵消了大小,使這兩個天體在地球上空 看起來,它們的圓面就變得一樣大了!

這個現象是自然界產生的,或是人為的?宇宙中哪有如此巧合的天體?

月球表面環形山

問題是:這樣的條件不是自然天體做得到的,那麼,為何如此?做為衛星它太大了。太陽系的行星擁有衛星,這是自然現象,但是我們的地球卻擁有一個大得「不自然」的衛星:月球,也就是說做為一個衛星,月球的體積和其行星地球相比實在是太大了。

月球表面

我們來看看下列數據:地球直徑12,756公里,衛星月球直徑3,467公里,是地球的27%;火星直徑6,787公 里,有兩個衛星,大的直徑有23公里,是火星的0.34%;木星直徑142,800公里,有13個衛星,最大的一個直徑5,000公里,是木星的 3.5%.;土星直徑120,000公里,有23個衛星,最大的一個直徑4,500公里,是土星的3.75%。

看一看其它行星的衛星,直徑都沒有超過母星的百分之五,但是我們的月球卻大到百分之二十七,這樣比較之後,是不是發現月 球實在「大得不自然」了?隕石坑都太淺了。科學家告訴我們,月球表面的坑洞是隕石和彗星撞擊形成的。地球上也有些隕石坑,科學家計算出來,若是一顆直陘 10哩的隕石,以每秒三萬哩的速度(等於100萬噸黃色de-tona-tor的威力)撞到地球或月球,它所穿透的深度應該是直徑的四到五倍。

月球表面

地球上的隕石坑就是如此,但是月球上的就奇怪了,所有的隕石坑竟然都很淺,以月球表面最深的加格林坑 (GagrinCrater)只有4哩,但它的直徑有186哩寬!直徑186哩,深度最少應該有700哩,但是事實上加格林坑的深度只是直徑的2%而已, 這是科學上的不可能。

為什麼如此?大文學家無法圓滿解釋,也不去解釋,因為心裡清楚,一解釋就會推翻所有已知的月球知識。因為,只能用月球表面約四哩深處下有一層,很堅硬的物質結構,無法讓隕石穿透,所以,才使所有的隕石坑都很淺。那麼,那一層很硬的物質結構是什麼?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0/node97322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