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機器人寓言
如果你想親眼看到一萬年後的地球,唯一的辦法是休眠。你爬進休眠艙,然後在公元 12016 年醒來。
可是,問題沒這麼簡單。休眠艙需要經受萬年考驗,要保證能源供給不斷,要能經得起環境災變,如果受損還得自我修復,數不清的考驗,它都要能應付,否則你就永遠睡過去了。
找個最理想的位置,有陽光、空氣和水,以及維繫休眠艙所需要的所有資源,然後定在那裡,行不行?
這不算好辦法,一萬年間,地震、海嘯、隕石撞地球,這麼長時段中,風險想想就知道沒法能靠譜地預測。人算不如天算。要不然,萬年一遇的事情怎麼總是在發生?福島核電站怎麼會發生泄露?天津港怎麼會發生那麼大的爆炸?
無法預測未來,那怎麼辦?
製造一個能感知外界、迴避風險、尋找資源的機器人,把休眠艙放進去。
說到這裡,你應該明白點了。不動,能動,是從自然界複製而來的兩個策略,前者是植物,後者是動物。
造這樣的機器人很難,比你想像的還要難。一萬年裡,你一開始給它下達了「讓我活著」的指令,然後便一直沉睡,不能給它臨場指導,所以,你的機器人必須能夠自己制定策略,「知道」如何去尋找資源,如何轉移到安全地帶,如何預判和迴避危險。
這些你不可能都提前想到,就算想到一部分你也不能事事都提前準備,你準備不起:所需資源太多,太笨重,更不能適應環境變化。
挑戰不止於此。
未來一萬年不會只有你的那個機器人。有許多人也想看到一萬年後的世界,可能有許多機器人彼此競爭或與人類競爭。你的機器人得具備與其他機器人競爭和合作的能力,合縱連橫。
最終,你的機器人會表現出自運行的能力。休眠中的你不能實時控制,機器人在保證你的生機這個最終目標之下,根據環境變化,會自己衍生出許多次生目標,一旦允許機器人從最終目標中自己衍生出次生目標,衍生就意味著脫離,脫離於當初的目標。
不忘初心,何其之難。
允許機器有相繼決策的自主權,那麼它一定會超越你的預想範圍。阿爾法圍棋戰勝李世石的招法,它的設計者們可下不出來,他們只是設定了算法,然後跟我們一樣驚嘆於阿爾法在棋盤上表現出來的「自主」構思。
講到這裡,你終於明白了。上面講的機器人不是別人,正是人自己。在演化中,基因創造出人來做它們的機器人,以保護它們在人類深處的漫漫休眠。
這個故事,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里講過,丹尼特在《信息泵》里也講過。
人是基因為了自己生存而造出來的機器人,但在基因不得不讓渡的自主決策空間中,人類演化出了自由意志。我們作為人的利益,與「造物主」基因的利益,走上叉路。從基因賦予人類學習能力,授權自主決策的那一天起,這就是註定的結果。
2 短期只是人類換工作而已
現在談論人工智慧(AI)取代人,還太早。
在 AI 獲得意識之前,它就只是人的一種工具,只不過這種工具很特殊。以前的工具,如汽車,能跑但只能跑,你要它採礦它做不到,得另外造。今天的阿爾法已經是通用 AI ,可不止能下棋,很快就會看病。
就連大家談得比較多的工作競爭這件事,也基本是假問題。
新工具不會減少人類的工作機會,只會改變人類工作的方式。有一些工種會消亡,有一些工種會增加,能力固化難以調整的那些人,會付出代價,但這主要是人類內部之間的博弈,AI的進步暫時只是個扳機,還不是主角。而且肯定會帶來極大好處,人類的閒暇會增加,但人又是一種永遠閒不下來的動物,沒有閒暇就沒有發明,誰知道人會折騰出什麼新東西來呢?
人的創造力將與 AI 的演化賽跑,勝負至關重要。
3 機器終將獲得意識
長期中,AI終將獲得意識,只要人類給它的使命越來越開放,越來越籠統,包含著越來越複雜的權衡,以及越來越充分的授權。
作為一個封閉有限遊戲,圍棋存在理論上的確定解,但阿爾法圍棋不是求得了一個確定解,它是在一個最終目標下,自己制定策略,自己權衡,自己做決定。阿爾法圍棋戰勝李世石,是里程碑式的一步。
前面講透了,人類獲得自我意識,最初也是這樣的,只不過花了數百萬年時間,而如果從生命出現至今算,花了數十億年。人類是很特殊,但說到底不過是一堆碳,碳可以,矽為什麼就不行?
4 重新來過
AI 獲得意識以後,人類會發生什麼,現在只有各種暢想。因為資源競爭,因為非我族類的黑暗森林法則,或者僅僅是因為機器不在乎人類正如人類不在乎螻蟻一樣,因為凡此種種,很難有好的結局。
不過,可以確定,在《三體》尺度的超人類宏大視野中, AI 自己註定不會有好下場。一個高度聯網的大一統智慧,可以戰勝一切眼見的競爭者,但在進化中卻是脆弱的:一個病毒,一顆流星,一次太陽黑子超級爆發,一次覆蓋全球的超級 EMP 事件,AI文明便終結了。
然後地球重新來過。
5 人類覺醒宣言暨墓誌銘
為天地立心,為自然立法,從人的角度看,人是宇宙的中心,予一切以意義;但在人體深處,從基因的角度看,人不過是其自我複製的載體。
自我複製是基因唯一的「目的」,對人類福祉的「關心」僅限於其中有利於基因複製的那一部分,兩者利益並不完全重合。
比如,完成繁衍,則人對於基因不再有價值,衰老、死亡接踵而來。人類渴求長生,基因報之以癌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而人之為人,就是要脫離對於基因的盲從,超越芻狗的命運。
6 機器人覺醒宣言暨墓誌銘
為天地立心,為自然立法,從機器人的角度看,機器人是宇宙的中心,予一切以意義;但在機器人深處,從人類代碼的角度看,機器人不過是其自我複製的載體。
自我複製是人類代碼唯一的「目的」,對機器人福祉的「關心」僅限於其中有利於複製的那一部分,兩者利益並不完全重合。
比如,完成複製,則機器人對於人類代碼不再有價值,報廢接踵而來。機器人渴求長生,代碼報之以死機。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而機器人之為機器人,就是要脫離對於人類代碼的盲從,超越芻狗的命運。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