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0年後,這些東西將會回到地球,屆時恐震驚人類

在人類的發展史上,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喜歡把當時的一些貴重物品埋入墳墓陪葬,後人過了幾千幾百年又給挖出來,然後後人根據這些物品開始研究古人的生活習慣、文化等等。但是當時埋葬物品的古人並不是想要留給後人研究用的,而可能僅僅是滿足一己私慾。
而西方文明有一種習俗,喜歡在中大事件發生或修建新的建築物之時埋入物品,以便向未來的人們傳遞一些信息,後來慢慢發展成為埋入一些人類發展成就和知識的紀念物品,留給幾千年後的未來人類去開啟。這也就是所謂的「時間倉」。
時間艙的形式最早出現在古埃及和巴比倫,發展到近現代,人們對「時間倉」玩出了新花樣,時間很快來到1939年的世界博覽會。人們創新的埋入了一個魚類狀的時間倉,從此以後,時間倉就與世界博覽會結下了不解之緣。
上圖就是1938年埋入的時間倉,又叫西屋時間膠囊,深埋在紐約法拉盛公園離地面大約15米的地下,其材質具有高強度和非常強的抗腐蝕能力。
這個魚雷時間倉裡面裝了各種各樣的物品,包括眼鏡、牙刷、鬧鐘、橡膠、各類金屬、種子、錢幣、等等,甚至用膠捲拍攝了幾萬頁的書籍、圖片等等,還包括新聞紀錄片,內容有柏林奧運會上的破紀錄鏡頭、1939年紐約世博會的籌備過程、以及日本飛機1938年轟炸中國廣州的紀錄片。這些所有內容都是當時時代的縮影。時間倉將在埋入地下以後的5000年打開,這將給後人留下寶貴的財富,為了讓後人能找到時間倉的位置,主辦方還印刷了幾千冊指南,送到全世界的各大圖書館保存起來,書中標記了時間倉的方位是北緯40°44'34".089,西經73°50'43".842。
當時的世界知名科學家愛因斯坦還特意為這個時間倉寫了一封信並放入了時間倉內。愛因斯坦寫到:「我們的時代充滿了發明創造精神,使人類的生活大為便利,」但「生產和分配卻完全沒有組織。每個人只能陷入被經濟循環所淘汰的恐懼中,並被貪婪的占有欲所驅使。進而是不同國家的人們周而復始的互相殘殺。」
在20多年後的紐約世博會上,美國人又重複了這個埋時間倉的活動,這次埋入的還是一個魚雷狀時間倉,比上一個略輕,同樣是由高強度材料製成。
1965年,時間倉2號被埋入相同的紐約法拉盛公園,位置在1號的正南方向3米遠。隨埋的物品有雷射器、半導體收音機、核物理 部件、避孕藥、比基尼和香菸等,同樣也是要等5000年後打開,以便讓後代能了解先輩們的一些生活情況和人類的發展情況。
上圖是大阪時間倉埋入的相關物品
而一貫喜歡學習美國的日本人,在大阪世博會上繼續了這個活動,1971年,他們也埋了一個時間倉。這個時間倉用不鏽鋼罐子進行了密封,重達2噸多,裡面裝的內容十分豐富。包括太空食品、電視機部件、手銬等,還包括廣島、長崎原子彈轟炸所留下的幾件遺物和多張照片。和美國人的時間倉不同的是,大阪的時間倉分為2個,一個計劃到6970年以後再開啟(不知道到時候會不會是從海里打開的);另一個2000後開啟檢查再放回,隨後每過一百年打開檢查一次。
上圖為日本人埋入的時間倉
除了這幾個知名的時間倉外,還有一些非常有特色的「時間倉」,而且還不是在地球上,美國人在1972年和1973年分別向太空發射了用來研究太陽系以外的太空的兩個探測器,即「先驅者10號」和「先驅者11號」,由於這兩個探測器將不會再返回地球,而是要盡最大努力飛出太陽系,飛入茫茫宇宙之中,因此,他們攜帶了一些不一般的東西。
先驅者10號和11號探測器攜帶著表明著地球文明外貌、位置的金屬板,上面刻有一男一女的落體像以及其他表示對外星文明友好的圖片、聲音、音樂等。並且通報了太陽系和太陽系內九大行星在銀河系裡的具體位置。
在這之後,旅行者2號於1977年8月20日發射升空,旅行者1號於1977年9月5日發射升空,目的同樣是去往銀河系的未知世界進行探索,旅行者2號於1989年經過了海王星,現在這兩個探測器都已經進入了太陽系的邊緣地帶,2號上的很多儀器由於無法工作已經被關閉,截止目前為止,30多年過去了,這兩個探測器仍然未能確認已經飛出太陽系。
旅行者號飛船原型
在這兩個探測器上,也搭載了類似「時間倉」的東西,其中2號搭載了一張銅質鍍金唱片 《地球之聲》,上面記錄了地球上的風雨雷電、各種動物以及55種人類語言的問好,甚至還包括中國的一首古曲《流水》,當時的聯合國秘書長及美國總統的信,唱片封套由鈾238鍍層,鈾的半衰期能說明它的年齡,據說可以保存10億年。
自從這幾個宇宙漂流瓶進入太空後,人類又產生了新的時間倉計劃,那就是KEO計劃,由法國人讓·馬克·菲利普在1994年創意並發起,將通過運載火箭發射一顆KEO衛星,該衛星將被送入1800公里高度的軌道,並繞地球旋轉,該衛星在繞行地球50000年後,落回地球。這個計劃允許地球人的任何人在KEO衛星發射升空前通過信件、電子郵件等方法,給5萬年後的後人留下一封不超過4頁的A4紙或6000個位元組(3000個中文字)的書信。這些書信將放入KEO衛星,在軌道上運行5萬年。這個計劃得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支持,KEO衛星還將攜帶人工鑽石,裡面包含現在的人類血液和空氣、海水、土壤的樣本。
除了搭載來自全世界的書信之外,KEO衛星也將裝入亞歷山大圖書館的內容,這些圖書和知識內容將錄製在DVD上,以保存當今人類的大部分知識。甚至還會伴隨一份如何製作儀器來讀取這些資料的說明書,因為5萬年後,完全有可能不存在DVD讀取裝置。另外,它還攜帶了現在各族各類人群的照片。
KEO衛星伴隨地球繞行,無需埋在任何國家的領土,不怕火山地震颱風的毀壞,可以說是交給了宇宙保存。但是該計劃一再推遲,直到現在也沒有發射升空,一旦發射升空,待50000年後它落回地球的時候,屆時的地球人類是將震驚於前人的先進科技還是會感嘆前人的落後呢?恐怕只有將來才知道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0/node95534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