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12月18日,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在其微博上宣布,蘋果支付(Apple Pay)將於今年年初登錄中國。轉眼間,國內數家銀行近日宣布,蘋果支付將在今天凌晨5點正式上線。
出乎很多人意料,蘋果支付其實是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5年十大突破技術之一。當時,就有很多人疑問,這項移動支付技術為何是突破技術?微信和支付寶不是已將移動支付普及中國了?
在這裡,讓我們對這項技術稍微做些回顧和總結。
首先,什麼是NFC?即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場通信),是飛利浦公司於2004年發起,同諾基亞、索尼等著名廠商聯合主推的一項無線技術。NFC是一種短距高頻的無線電技術,由非接觸式射頻識別及互聯互通技術整合演變而來。在單一晶片上結合感應式讀卡器、感應式卡片和點對點的功能,能在短距離內與兼容設備進行識別和數據交換。
其實,蘋果公司並不是這項技術的發明者,而也有其他公司在使用近場通信技術從事移動支付業務。但是,通過將這些技術與iPhone的指紋識別傳感器(用於解鎖手機)結合,蘋果支付更向前多邁了一步。也就是說,即使蘋果公司沒有發明移動支付,但它卻明顯提升了移動支付的用戶體驗。
當你的手機貼近收銀終端時,蘋果支付自動激活,成功識別用戶指紋後便可完成付款,而無需像使用谷歌錢包、Paypal、微信和支付寶一樣,必須先打開應用程式、進入付款功能、輸入金額或掃描二維碼等。
很明顯,蘋果支付將成為一個轉折點。雖然其中的獨特技術都不是新的,但是蘋果公司對iPhone中的軟體和硬體的整合程度,要優於谷歌錢包(甚至是安卓手機)——這就允許蘋果公司將這些技術綜合成為一種足夠便捷的服務。
與此同時,蘋果公司正在為支付行業鞏固標準。商家一直在爭論,當你在收銀終端搖手機時,到底是條形碼還是NFC更好?然而,蘋果公司將NFC添加至iPhone意味著,如果商店想要最大化吸引數百萬的iPhone用戶,他們將有必要支持NFC。
同樣地,蘋果支付在安全性方面也比較領先,甚至優於信用卡。手機不保存真實卡號,商家也不會看到,更不必說把卡號儲存在黑客經常竊取的資料庫中。
每次交易生成一個唯一代碼,該代碼只能使用一次。重點是:需要讀取用戶指紋才能完成支付。
這種等級的安全保障是為什麼90%的美國銀行都會支持蘋果支付的一個原因,埃文·阿魯姆甘表示,他是摩根大通銀行下一代支付產品的負責人。
最重要的是,蘋果公司的時間選擇無可挑剔。美國信用卡網絡公司已經要求商家在2015年10月前升級收款終端,升級後的終端可使用帶有嵌入式晶片的信用卡——如逾期不升級終端,商家將面臨欺詐指控。這次終端設備升級,絕大部分都包括了NFC功能。
如果蘋果支付的勢頭持續強勁,蘋果公司一定會獲得更多收益,但更大的影響將是,為iPhone手機的銷量提供保障。除了使用其他蘋果服務,像iCloud和iTunes,一旦用戶習慣使用蘋果支付,在換成安卓手機前,可能就會再三考慮了。
作者: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