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到廣州只要20分鐘,歪果仁正準備測試中

國際頭條| 2016-01-21| 檢舉

從北京到廣州只要20分鐘,歪果仁正準備測試中

人類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追求更快速的交通。從快馬加鞭到汽車火車,再到高鐵高速,當然現在最快的交通工具是飛機無疑。

有一類全新的交通工具可能要超越飛機了:名為超級高鐵。

它採取了『真空管道運輸』技術,其基礎是磁懸浮列車,但與現有磁懸浮列車不同的是,它運行在一個真空管道之中,形狀酷似膠囊,因此又名為『膠囊列車』。處於真空之中的好處是將空氣摩擦力幾乎降為0,用極少的動能就可以獲取極快的速度和里程。它還具有噪音小、更環保的優勢,以及能自如應對雨雪冰雹這類惡劣天氣。

「真空管道運輸」最初是由機械工程師達里爾·奧斯特在上世紀90年代提出來的,1997年他獲得這項技術的專利,後來成立ET3公司來將這一技術商業化。

在ET3公司的架構中,『真空高鐵』速度可達到6500公里每小時,比噴氣式飛機快了數倍,每一次出發之前,類似於太空艙的列車廂都將被『發射』到真空管道之中,每一節車廂可裝4-6名乘客,還配備了行李箱。

『真空高鐵』進入大眾視野要拜Elon Musk所賜,這位科技狂人兼大佬正在通過特斯拉改變人們的出行方式,2015年成功回收火箭更是有顛覆太空業的勢頭。2013年,Elon Musk首次公布了探索『真空高鐵』的計劃,並將其命名為『超級迴路(Hyperloop)』,又名『超級高鐵』。

在Elon Musk的構想之中,真空高鐵將基於太陽能,且能存儲能量,在沒有太陽的情況下還能運行一周。其速度將比子彈頭列車快三十四倍,也可以達到兩倍於飛機的速度,以1200公里/小時的速度運送乘客和貨物——但真空高鐵運送速度理論上可達到6500公里/小時,這樣從廣州到北京只要20分鐘不到,現在乘坐飛機要兩個半小時左右;從紐約到北京只要兩小時,現在乘坐直航飛機要12小時之久。

2015年1月,Elon Musk在Twitter公布『超級高鐵』項目已著手建設實驗管道,現在進度尚不可知,Elon Musk眼下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在做:Tesla和太空火箭發射。

這一腦洞大開且看上去頗具未來的交通形式,感興趣的不只是它的最初提出者奧斯特和Elon Musk,美國至少還有兩家公司。

一家是名為Hyperloop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簡稱HTT的創業公司,這家公司是按照Elon Musk的設想去落地——Elon Musk本人並無投資,HTT母公司JumpStartFund甚至期望通過眾包方式來實現超級高鐵項目測試。

他們打算從NASA、Yahoo!、Airbus、SpaceX、Salesforce等科技巨頭獵取高端人才來實現這一夢想,現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也有一個25人的師生項目組加入其中。

與HTT停留在理論階段不同的是,另一家名字相似名為Hyperloop Technologies的創業公司2016年已經開始進行測試管道建設,它在2015年初融資了850萬美元,這點錢對於構建如此龐大的項目來說有些杯水車薪,正是因為此,他們啟動了下一輪8000萬美元的融資。

Hyperloop Technologies的技術原理與Elon Musk提出來的相似,只是他們將計劃時速降低到了700公里/小時——中國高鐵最高時速是486.1公里/小時。所以Hyperloop公司的方案還是快了一截。

更重要的是,根據CNN近日報道,這個團隊已經開建測試管道了,概念圖是這樣的:

這是建立真空管道所準備的材料:

並且這家公司宣布,將要在2020年或者2021年將超級高鐵變為現實。是吹牛逼還是騙投資呢?再等四年就看到了。

中國高鐵項目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甚至被許多人將高鐵視作政府和科技的一大驚喜。那麼中國高鐵專家對於Elon Musk提出的超級高鐵項目怎麼看呢?

答案竟然驚人的一致:這是吹牛逼。

兩院院士、機車車輛動力學專家沈志雲認為,6500公里時速對於超級高鐵的實現方式來說,理論上是可行的。但是,最大問題是成本很高:「這麼長的隧道,還需要抽氣,地鐵修一公里需要八個億。真空管道一公里十個億也下不來。」

有意思的是,HTT、Hyperloop以及ET3公司公布的數據是:建設超級高鐵管道成本遠低於傳統高鐵。HTT透露,其超級高鐵項目建設成本約為每英里2000萬美元,大約是每公里8000萬人民幣,只有地鐵成本的十分之一。

中國工程院院士、高鐵專家王夢恕則直接否定了『超級高鐵』的可行性,「交通運輸工具最重要的是安全、實用、經濟、可靠。這四條,真空管道運輸一條也做不到。」,而且,磁懸浮列車沒有普及開來,超級高鐵在磁懸浮基礎上的真空運輸。從技術角度來看,王夢恕院士還質疑真空高鐵的兩個問題:電壓的「真空擊穿」現象如何解決,以及如何確保列車內部的人類大氣環境。

Anyway,這樣的新生事物,如果有人願意去探索,還是應該鼓勵的,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成功了呢?畢竟,人類基於汽車、火車、飛機和輪船為主的四大交通方式已經百年不變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0/node85834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