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的5G通信領域,華為、愛立信和諾基亞是實力最強的三家供應商。而愛立信的實力一點也不比華為弱,得益於於5G業務拓展(拿下了10份5G合同),該公司2018全年銷售額達到2108億瑞典克朗,主要客戶包括歐洲沃達豐、日本軟銀以及美國的Verizon和AT&T等電信巨頭。

而近段時間,美國鼓動全球多國在5G領域對華為發起禁令,許多歐美公司也紛紛放棄了和華為的合作;這樣一來,愛立信作為華為最強的競爭對手,反而成了這場風波的最大的受益者。然而,就在不少華為在國際上"孤立無援"的時候,中國公司似乎卻給愛立信送出了一大波"助攻"。
OPPO與愛立信進行5G合作,三大運營商也送上20億大單!
2月19日,OPPO宣布與愛立信共同簽署一項多年期全球專利許可協議。而除了專利交叉許可之外,還包括5G相關項目的一系列業務合作,例如設備測試、顧客融入等;用OPPO高管的話說,就是"為雙方在5G時代的進一步合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OPPO是全球第五大智慧型手機供應商,在去年上半年還是中國市場的銷量冠軍(效率高達3813萬台),可以說深受中國消費者的喜愛。可在如今這個敏感時期,OPPO卻選擇與華為在5G領域最大的對手"攜手合作",讓華為和廣大中國消費者怎麼想呢?
令許多中國網友難以接受的是,除了OPPO之外,中國的三大運營商近期也宣布了與愛立信的合作。2018年底,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在"進博會"上分別與愛立信簽署協議,就2019年設備採購達成合作意向,訂單總額價值20億歐元。據悉,諾基亞將通過部署技術和服務,全力、全速、全面地推動他們在中國的5G商用部署。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愛立信全球第二大市場,重要性已經毋庸置疑;而三大運營商的"送上"的20億歐元大單,無疑讓近期被華為強勢壓制的愛立信吃下了一顆"定心丸"。但如此一來,很多網友就不理解了,為什麼OPPO等國內企業在這個時候不是給予華為支持,反而要和外國企業合作呢?甚至有不少網友給三大運營商扣上了"不愛國"的帽子。
三大運營商其實都採用了華為設備,華為並不擔心美國"封殺"!
事實上,由於中國在網絡通信領域的起步較晚,華為也是在4G和5G時代才嶄露頭角,中國的三大運營商此前一直都是和愛立信合作的。在進入5G時代後,如果他們選擇沿用4G的核心網,初期部署成本相對較低,網絡部署進度也會更快;但如果捨棄之前的設備和技術積累,選擇與華為和中興等性夥伴合作,成本必然會大幅上升。
而OPPO面臨的情況也差不多,愛立信作為一家百年老店,在專利領域的積累極為雄厚,每年的專利收入就高達100億元,中國手機廠商很多時候不得不與他們進行"合作"。

另一方面,其實三大運營商們也是支持華為的,尤其在5G的領域有著很深的合作。前段時間,中國電信公布了2018年的4G設備供應商,排在第一位的赫然就是華為。而對於5G技術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正式網,移動採購的絕大多數都是華為和中興的設備,剩下的才會留一點給愛立信和諾基亞。而隨著三家運營商陸續在北京等地開通5G基站,所使用的基站設備也被確認是"全部採購華為的5G設備。"
至於OPPO,在智慧型手機領域和華為是競爭對手,合作的空間本就不大;但饒是如此,兩家貴司依然有著相互鼓勵和相互學習的心態。春節期間,一位華為為工程師在微博上表示,手機圈太多紛紛擾擾的雞血新聞而少了對拍照技術的追求,OPPO副總裁沈義人看到後也加入了討論,卻沒有出現常見的互懟場面,成為了中國手機行業中的一股清流。

其實,華為或許根本不擔心美國等國家的"封殺",也不過分在意對愛立信搶走訂單的行為,因為華為有足夠"自信"的資本——華為早在2017年就超越愛立信成為全球最大電信設備廠商,截至目前已經拿下了30個5G合同,穩居全球5G市場第一的位置。正如OPPO的副總裁所說,"技術上的差距總有機會彌補,心態上的高低是填不平的",就讓這些中國企業一起加油、走向世界吧!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