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迪·沃霍爾說,「每個人都能出名15分鐘」。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一個人成名只要15秒。成功開啟15秒潮流的抖音,如今已經成為了風靡全球的短視頻產品。
它的成功引起了全球網際網路巨頭的關注。近日,據外媒TechCrunch爆料,Facebook正在開發一款短視頻應用Lasso,目標直指TikTok(抖音海外版)。以抗衡TikTok在美國等地的迅猛發展。
Facebook開發新產品挑戰抖音
同樣是來自中國的應用,2014年推出的Musical.ly與2016年推出的TikTok,都是屬於以唱歌和跳舞為主的娛樂化短視頻應用。Musical.ly先在美國和歐洲年輕人引發關注,而TikTok則是先在亞洲火了起來。
由於產品和用戶的高度重疊,位元組跳動在2017年11月斥資10億美金完成了Musical.ly的收購,TikTok 和Musical.ly各自保持獨立的品牌運營。今年8月, TikTok 跟Musical.ly正式合併推出新的短視頻平台,沿用 TikTok 名稱,對用戶帳戶數據進行合併和遷移。
嶄新的TikTok轉身變成了在全球擁有5億月活用戶的社交新星。根據App Annie數據顯示,近一月,TikTok在iOS美國免費總榜的排名快速飆升,從一個月前的第32名飆升至總榜第5名。據SimilarWeb 數據顯示, 9 月TikTok的iOS 和安卓版的新增下載量達到 440 萬。從本月排名變化來看,新增下載量有增無減。據抖音總裁張楠透露,目前TikTok已經覆蓋150個國家,75個語種,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位居應用商店總榜前列。2018年第三季度,抖音的下載量是去年同期的五倍多。
根據公開數據,目前TikTok超過90%的用戶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而這正是Facebook一直想極力挽留和開拓的用戶群體。
對此,Facebook正在開發一款獨立的短視頻應用Lasso。根據知情人士表示,「Lasso」由Facebook首席產品設計師Brady Voss領導,Facebook視頻和Watch團隊成員參與開發。採用全屏模式,專門為青少年開發,主打有趣,重視創意。實際上,就是抖音和Musical.ly的合體。這款 app 在今年年中時就已經開始研發。
雖然不清楚Lasso何時會上線。但據悉,除了Lasso,Facebook內部還有多個基於音樂的項目正在籌備。最近Facebook 用戶,可以在限時動態的相片和視頻等內容中加入配樂,就是想讓用戶玩起來更有趣些。
Facebook入局短視頻意圖非常明確,就是向TikTok發起挑戰抗衡其在海外的發展,謀求在短視頻業務上分杯羹,搶占年輕用戶。
Facebook為何必須發力視頻業務?
早在2016年,Facebook就曾經創建過一個團隊,研究Musical.ly和它的青少年用戶。但得出的結論是:並沒有那麼受歡迎!於是Facebook就放鬆了對音樂類短視頻項目的警惕,這讓他們錯過了短視頻的黃金髮展時期。
Facebook當下的局面很尷尬。
一方面是深受青少年歡迎的 TikTok等產品的爆發,據美國調查公司Sensor Tower數據顯示,在2018第一季度,Tik Tok,是全球下載量最大的iPhone應用,總計4580萬,下載速度超過了Facebook、YouTube、Instagram。

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Facebook青少年用戶的流失。Piper Jaffray發布了一則調查顯示,現在只有5%的美國青少年認為Facebook是他們最喜愛的社交平台。自2016年春天以來,每月使用Facebook的青少年,已經從總數的60%下降至了36%。
面對如此情形,Facebook也不得不做出改變。Facebook認為類TikTok的音樂短視頻產品或許就是新的突破口。針對的年輕人認為 Facebook 是老一輩才會使用的現狀,推出一個獨立的 App ,才能顯得更新更酷。據相關人士表示,Facebook 開始嘗試之前沒做過的事,讓自己變得『酷』起來,贏回 18-30 歲之間用戶群的心。
TikTok與其他中國工具類產品不同,之前如獵豹移動之類的產品,只是純粹的工具類產品,用戶用完即走,即使用戶量大,和Facebook社交性完全不在同一個競爭維度上。
而TikTok是內容與社交一體化的產品,它不僅會給用戶提供內容,分流用戶時間,高活躍度高粘性。而且更關鍵的是,內容、音樂和交友互動融為一體,有可能使用戶的關係發生新的遷移。Facebook的核心競爭力就在於社交和互動,當一款應用既包含了Facebook的核心關係鏈,又有著Facebook不具備的趣味性,接下來可能就是影響到相關的廣告等收入生命線,Facebook當然慌了。
另一方面,外患未斷,內憂又起。近期Facebook和它的CEO麻煩不斷。深陷數據泄露等醜聞漩渦,股價暴跌。CEO扎克伯格甚至被要求辭職的傳聞。
當下局面下,管理團隊必須要尋求新的突破口,短視頻就是最佳的方向之一。
客觀來說,Facebook和扎克伯格,歷來其實對年輕人的產品和喜好,把握還是蠻準確的。之前花巨資收購ins、whatapp、snapchat等等。Facebook之前也進行過很多嘗試,推出過Poke、Slingshot、Bolt等多款獨立應用,但均未成功。
Facebook在短視頻方面投入專項團隊研發,短視頻對於用戶尤其年輕的用戶影響越來越大,到了不得不重視的地步。但之前的收購路線已經走不通了,目前海外發展的不錯的短視頻應用,除了TikTok與Musical.ly等頭條系產品外,沒有合適的收購對象。錯過了短視頻黃金期的Facebook。這一次,看來志在必得。但形勢並不樂觀。
抖音系列產品在全球擴展與挑戰
發展到現在,抖音的母公司位元組跳動,在當下已經形成了一個包括抖音在內的全球化的短視頻矩陣。短時間之內,任何一個後來者,可能很難挑戰和突破這個局面。
根據分析公司Sensor Tower的數據顯示,在全球下載量最大的10個應用中,有三個是視頻應用,抖音(TikTok)和火山小視頻(Vigo)就占據兩席。抖音40%用戶都在國外。而位元組跳動在印度推出的一款印度本土語言的短視頻平台Helo, 4個月就在社交類應用程式中排名第二。
App Annie數據顯示,抖音(Tik Tok)在日本、泰國等國,musical.ly在美德法等國,火山海外版Vigo在印度和巴西等國,均多次登頂當地App Store或Google Play總榜。之前在日本,由於保守文化的深刻影響,任何外國企業的產品想要進入日本占據一席之地都異常艱難,過去幾年,外國的網際網路產品極少能在日本獲得成功。

抖音之所以能成為全球性的產品,是因為它真正融入了海外眾多國家當地人的生活和社交關係鏈。例如,Tik Tok將許多國家的本土歌舞文化融入到小視頻中。與其他公司出海的差異化戰略不同,抖音的所有海外版跟國內版幾乎只有語言上的差別。
張一鳴認為,產品是否本地化並不重要,他們的策略是,全球化產品,本地化內容。短視頻席捲世界,全球化已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抖音的成功為中國網際網路公司提供了走出去的範本。抖音的成功和走紅,為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在創新方面全球化做了一個標杆。
當在很多人還在把抖音的對手,定位於國內的短視頻軟體之時,抖音(Tik Tok)等系列短視頻,已經在國際上打開了一條新的發展路徑,成為一個影響全球青年的國際化產品。從這個角度來看,抖音(Tik Tok)的競爭對手,已經不是簡單的視頻應用了,而是類似Facebook在內的全球網際網路巨頭。當然,這也意味著,位元組跳動面臨著國內外包括視頻、社交產品的多維度競爭。對於Facebook這樣的網際網路巨頭而言,世界更期待看到的是能改變大眾生活的產品,而不是複製品。
在當下這個階段,不管是國內,還是全球,一味的模仿已經很難超越了。「打敗抖音的,肯定不是第二個抖音。」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0/node1964727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