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三星華為將在這些黑科技上發力,還沒看完就沸騰了!

創新,一個亘古不變的話題,尤其是智慧型手機顯得更為重要。雖然從整體來看智慧型手機已經陷入創新困境,但近些年來功能創新依然不斷,指紋識別、雙攝像頭和移動支付等功能已經從概念變成了現實。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肯定能用上更多黑科技。

1.WIFI無線充電

手機充電一直是智慧型手機的詬病,雖然充電寶能解決一時的充電問題,但始終不是根本,於是便有無線充電的由來。

今年2月蘋果公司加入了無線充電聯盟WPC,使iPhone8將具備無線充電功能的傳言愈演愈烈,一直不溫不火的無線充電或將因為蘋果被帶入爆發期。

理論上來說,無線電源傳輸是可以發生在700MHz至2700MHz之間的通訊信號、2.4GHz和5.0GHz這兩個頻段中。蘋果打算通過類似於WiFi路由器性質的發射器來傳輸電源,以此實現對移動設備的無線充電,並有效增加充電距離。

如果這一技術能成功並且逐漸普及,將是智慧型手機邁進一個新的台階!

2.光學變焦相機

去年iPhone 7 Plus和華為P9等一系列機型讓雙攝像頭成了旗艦機標配。不過,後者的雙攝方案更注重畫質,而iPhone 7 Plus只是給用戶準備了一機兩鏡,讓你能在手機上實現2倍光學變焦,不過挑剔的用戶可不會就此滿足。

在大變焦技術上,國產廠商走在了蘋果前面。此前,OPPO就展示過自家的5倍變焦功能,而華為的麒麟960也最高支持4倍變焦。此外,傳聞稱三星的下半年旗艦Note 8也將換裝雙攝像頭並支持3倍光學變焦功能。

不過,這一切都只是開始,未來我們的手機一定會擁有更為強悍的「遠攝」能力。

3.室內導航

GPS導航已經成了我們駕車出行或在陌生城市暴走的必備工具,但在巨大的商場、寫字樓或倉儲超市中,GPS卻會變得百無一用,想找個店鋪或者貨品,我們必須瞪大了眼睛四處尋找。

在今年5月的Google I/O大會上,搜索巨人就展示了新的室內導航技術,有了搭載Tango技術的智慧型手機,你就不會迷路了。據悉,谷歌的室內導航技術用到了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和地圖坐標匹配等技術,即使GPS或者數據信號較弱,它也能定位用戶的位置並指引用戶到目的地。除了以上的應用場景,未來室內導航功能還會成為視力受損人群的好幫手。

4.屏下指紋識別

在上個月的MWC上海大展上,高通就攜手vivo展示了屏下指紋識別技術。有了該技術,手機屏占比就能做得更大,在摺疊屏未出現前讓用戶擁有更廣闊的視野。

不過,由於高通的屏下指紋識別解決方案暫時還是個「期貨」,且三星也無法在Note 8上應用該技術,因此今年最有希望用上該技術的只有萬眾期待的iPhone 8了。

未來該技術肯定會逐漸普及,畢竟除了上述廠商,LG和Synaptics也在開發相關解決方案。

5.增強現實(AR)應用

此前我們了解AR是通過《Pokemon Go》和Snapchat的濾鏡,這項技術並沒有像VR一樣在業內掀起巨浪。不過,蘋果的加入將推動AR應用儘快走向主流。

上月月初的WWDC上,蘋果展示了自家的AR技術,更令人興奮的是,今年9月我們就能用上大量AR應用了,大家喜愛的宜家家居就是蘋果的首批合作夥伴之一。到時,我們足不出戶就能為家裡挑選合適的家具了。

6.自適應顯示屏(可變刷新率)

如果想讓移動VR/AR真正成為市場主流,擁有可變刷新率的自適應螢幕就必須成為標配。有了這項技術,手機GPU的輸出就能與螢幕刷新率相匹配,這樣一來畫面掉幀等問題就會成為歷史,VR體驗將獲得大幅提升。

即使不考慮VR,自適應螢幕也能讓手機動畫變得更加流暢,UI中的各項元素反應會更迅速,遊戲和視頻體驗更是會大幅提升。此外,可變刷新率的設置也可在電池容量偏低時起到省電的作用。

7.摺疊屏

摺疊屏將成為下一代智慧型手機標配的業內共識,不過除了展會上的概念產品,還沒有公司敢真正推出摺疊屏手機。即使作為OLED市場龍頭老大,三星在Galaxy X摺疊屏手機傳言曝光無數次後,但是目前也沒有拿得出手的量產產品。

其實此前LG也做過不少嘗試,但G Flex系列機型雖然長了一副類似香蕉的彎曲造型,但銷量卻非常慘澹。三星Edge系列雖然能做到3D曲面,但概念中隨意彎折的螢幕暫時還處在實驗室中。如果這項技術無法最終投產,手機形態恐怕就無法取得突破。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0/node155593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