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車並不落後」
2009-2013年全球汽車行業專利前十的企業:豐田、博世、現代、本田、電裝、戴姆勒、通用、精工愛普生、三菱、德國大陸,其中日系5家,德系3家,美、韓各1家
再來看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視頻,日本松浦機械切雕發動機,松浦機械擅長的是超高精度的發動機加工,視頻中的發動機雛形是W型16缸的發動機
沒錯!代工的就是布加迪威龍的發動機
世界上第一台量產8AT的車,是2007款雷克薩斯LS 460,同樣也是第一款自動泊車的車型。只是當侃侃而談到8AT,首先想到的是寶馬家的ZF 8AT,從技術角度來看,雷車在10年前就已經搭載8AT了,從營銷角度看,日系品牌的宣傳策略已經被其他國別吊打!
發動機熱效率的定義是:發動機中轉變為機械功的熱量與所消耗的熱量的比值。舉個不恰當的例子,一間工廠雖然共有10名工人,排除損耗等因素,真正幹活的卻只有4名,所以這裡的 「熱效率」就是40%
馬自達說2020年之前要把汽油機的熱效率提升到60%,本田的汽油機要提升熱效率到50%,目前熱效率最高的是豐田,汽油機可以做到40%,用阿特金森和奧拓循環相互切換。你要知道提升1%的熱效率都是了不起的成就,行業內有一個不成文的共識,如果發動機的熱效率提高了1%-1.5%,就可以看作「新一代發動機」了
順便說一句,中國品牌奇瑞的SQRE4T15B的4缸汽油發動機,其熱效率超過37%,成為中國品牌中的冠軍,非常奧利給!
「德國車並非毛病多」
J.D. Power每年基於數百萬消費者的反饋信息進行產品或服務方面滿意度的評測,J.D. Power可靠性報告的評估內容包括:汽車的外飾、配置/控制/顯示、座椅、內飾、駕駛體驗、娛樂/影音/導航、空調系統、發動機/變速箱等,共計8個項目
2001年至今,雷克薩斯位居第一名共11次,保時捷共6次
J.D Power雖然不會主動收錢,對每年的質量報告都會針對車企有針對性的整改計劃和建議,所以很多人都會說:哼 !充值狗!
來,那就再看一份非營利性組織的美國《消費者報告》
《消費者報告》判斷一款車是否值得推薦主要參考三方面因素,一個是他們自己購買車輛進行的道路測試,另外就是來自讀者的車輛可靠性調查,另外還有碰撞測試結果
如果把兩份報告結合來看,前十名都入圍的:雷克薩斯、本田、保時捷、別克
我猜還有人會說美國的報告對於中國消費者參考意義不大!繼續看汽車之家的質量評測體系,滿足你這個挑剔的小寶貝!
依託中國最大的汽車網際網路資料庫平台來進行汽車和網際網路行業的大數據分析,質量評價是基於來自真實車主對於用車期內車輛質量情況的調研,通過汽車行業內通用的計算方法和標準分析定評汽車質量情況的評價體系
很顯然,無論是從整體還是發動機,日系依舊位於榜首,但德繫緊隨其後,兩者差距並不大,並且故障率均低於行業平均標準
「日系的穩定與德系的耐造」
一提到日本車,很多人就會說開不壞,也會說出就發生在身邊生動又勵志的例子:
「我家第一輛車是豐田越野車,車齡現在已經十多年了,令尊換車後就以世襲制的方案傳承給了我,除了正常保養外,就換過一個剎車燈,現在開起來依舊平穩順滑,給油就竄,開了好幾年一點汽修知識也沒學到,現在連機油加註口在哪都不知道!「
如果出現其他版本,也無外乎這樣:
「單位有台公務用車的老本田,幾十萬公里,上次保養已經不知道啥時候了,不燒機油也不漏防凍液,除了跑起來噪音有點大,其他一點毛病都沒有,車況比我都硬實!」
我們常說的日系質量好,更具體來說是「兩田」的質量,其他日系品牌依舊處在行業正常標準中,成績並不亮眼,而「兩田」的高可靠性來自於製造工藝水平,而不是機械結構
日系之所以有變態般的「質量」,更多原因是特殊的企業合作形式,以"日系一哥"豐田舉例:愛信精機的參股中包含了豐田和電裝;而豐田也是電裝的第二大股東,這種錯綜複雜的合作參股關係,讓主機廠和配件供應商之間透明又穩定;另一方面,一旦新技術出現問題,主機廠和供應商一併受牽連
這種感覺就像有錢大家賺,有難一起擔,一起上過山,一起下過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是風兒我是沙,纏纏綿綿到天涯!
接著來來聊J.D Power和《消費者報告》中成績依舊優秀的德系品牌——保時捷
保時捷被稱為跑車界的豐田,以持久耐造著稱,提到保時捷的耐用性,就不得不提當家技術雙離合變速箱——PDK,江湖人送外號「跑得快」,社會我K哥,人狠話不多
Porsche Doppel Kupplung(保時捷雙離合變速箱),PDK為保時捷公司的獨創技術,近年來因為大眾汽車的大力推行,而在市場上獲得了極高的知名度。但事實上,保時捷在1983年便已經將PDK雙離合器變速箱用於956賽車上,並在1984年與1985年以962賽車在賽道上獲得了極大的成功極快的換擋速度,和發動機毫無瑕疵的配合,平順的換擋特性都成為了現代汽車變速箱的典範,雙離合變速箱在抬起剎車後的蠕動行為令人驚奇,有人說是全世界最棒的雙離合!
在經歷50次彈射這種慘無人道的蹂躪後,依舊穩定的一塌糊塗,如果對比其他品牌的彈射系統,要麼是有一台車一輩子只能彈射多少次,用一次少一次;要麼是彈射一次需要散熱多長時間,PDK的穩定性,這對於其他跑車製造商,無疑是一種碾壓和吊打!
通用宣稱在ZL1的路試當中測得,全新10AT變速箱1擋升2擋的換擋速度比PDK快了36%,而2擋升3擋、3擋升4擋的速度也分別比PDK快了27%和26%,通用這次壯士斷腕的技術革新,打了很多敲出「美系造不出好的變速箱」鍵盤俠們的臉,但通用能代表全部美國車嗎?
顯然不能,就像你既代表不了少先隊,也代表不了不了人民群眾一樣,一個品牌也代表不了一個國家的汽車工業水平。以偏概全的給某個國別的車下定論,顯然是有失偏頗的。所以,很多人說德國車毛病多,美國車變速箱差,僅僅是接觸身邊十到二十萬的家用車,甚至更低,而德系車被冠以「毛病多」的帽子,確實不妥
之所以有「日系如何,德系又如何」的論調,是因為有很長一部分受到不負責任又口吐蓮花的論調歪曲
一個卡尺測量下擺臂,厚就是良心,薄就是簡配;一塊吸鐵石,吸上就是落後又沉重的鑄鐵,吸不上就是先進又輕便的鋁合金,這種連結構、整套懸架的運動軌跡及車型定位都搞不清,對於車型的判斷純靠肉眼的判斷和大腦的意淫得出的結論,顯然是不負責任的!可惜的是,這種論調現在依舊在網絡內肆意的傳播著,很多人依然對這種論調仍堅信不疑
我一直秉承汽車是個有靈魂的機械,每台車的靈魂也獨一無二,對於不同國別的車,只有適合和不適合,沒有非黑即白,德日之爭是極致的細分市場,沒有所謂的好與壞,只是因為不同國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意識形態產出不同的造車理念而已
粉和黑也不一定是對立的,沒有一個品牌是完美的,反之亦然,也沒有哪個品牌一無是處,以更包容的心態去看待中國高速發展中的汽車行業,師夷長技,以饗後人!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